楊洪一
摘要 以農林類高校畢業生就業調查為切入點,對農林類高校畢業生就業調查問卷設計進行了說明。說明調查問卷既要覆蓋人力資本相關因子,又要覆蓋社會資本相關因子。在不同調查模式的選擇中,主張開展基于Web模式或以手機掃描二維碼進行調查。此外,還對問卷結構、問答部分設計等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了說明。
關鍵詞 農林類高校;就業;調查問卷
中圖分類號 S-0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6)05-334-02
Abstract With employment conditions survey of graduates from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as the entry point, we introduced the questionnaire design of the employment conditions survey,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questionnaire should conclude human capital related factors and social capital related factors. During the selection of different investigation modes, investigation modes based on Web mode and Scan QR Codes of mobile phone were most popular among students. Besides, problems were illustrated in the design of questionnaire structure and the question and answer session.
Key words Employment; Investigation; Questionnaire
農林類高校畢業生在高校畢業生總體中占有較大比重,在就業率、就業質量方面,農林類畢業生遠遠落后于其他領域學生。農業生產周期較長,而課堂實驗僅能集中于某些特定時間點進行。盡管畢業論文投入時間較長,但相對于農業生產周期來講仍然很短。受時間所限,學生一般僅針對少數作物關鍵生長周期進行學習,難以達到用人單位要求的“全能型人才”的標準。此外,農業類公司利潤率相對較低,公司發展較慢,人員需求較少,因而當前農林類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狀況較差。基于此,一些新的教學思想,如重實踐、重創新實驗及參加科研團隊等思想被提出,并開始嘗試在一些高校開展,但其能否改進農林類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狀況尚缺少系統的調查及分析。
問卷調查是獲知學生就業狀況的基礎,在就業狀況調查工作中具有重要意義。隨著學生就業狀況調查工作的逐步開展,問卷調查的重要性日益顯現。如何設計一份優質高效的問卷,既能滿足調查研究需要,節省成本,又不會包含過多冗余信息,是所有學生就業狀況調查工作人員的共同課題。筆者從開展針對農林類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狀況調查入手,就調查問卷設計中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探討,旨在有效獲得更多的就業信息。
1 明確調查目的
調查問卷要緊緊圍繞調查目的進行設計。調查前需系統考慮學生的個人特征、學業特征等信息,重點選定其中可能與學生就業狀況密切相關的因子進行問卷設計,要特別考慮到學生是否參加農業生產實踐、覆蓋的農業生產環節及農業生產實踐課每年總學時、是否參加創新實驗及參加科研團隊等因素、就業單位是否涉農、專業是否對口等信息。此外,問卷既要覆蓋人力資本相關因子,如畢業生性別、學業變量(即所學專業、第一學歷、學習成績、政治面貌、學生干部經歷、有無全職工作經驗、社會實踐情況、培養學制、是否畢業于“211”院校、英語水平、計算機水平、發表論文情況、資格證書獲取情況、社團活動參與情況、政治面貌等),又要覆蓋社會資本相關因子,如父母職業及其與農業相關性、父母教育程度等。
2 問卷結構
問卷結構分為卷首語、問答部分、編碼和結束語4個部分[1]。其中,卷首語是對本次調查的項目名稱及來源、目的、內容、意義、填表說明及保密原則加以說明,使被調查者盡可能配合,確保調查信息質量,盡量避免虛假信息。首先需要強調該問卷是農林類高校畢業生的調查問卷,其他高校學生請勿填寫。此外,需指導被調查者如何填寫調查問卷,并對問卷中一些可能產生歧義的地方進行解釋。
問答部分是問卷的核心,包括開放式問題(由被調查者自由回答)和封閉式問題(在一定范圍內選擇)兩類。基于大批量數據自動化分析的發展趨勢,當前傾向于以封閉式問題為主。此外,可將各項問題及其答案進行編碼,利于后續進行統計分析及數據挖掘[2]。最后是結束語,提示調查結束并對被調查者表示感謝。可留下調查人的聯系方式,供被調查者提出意見和建議。此外,非匿名問卷調查也需在此處或問卷開始處設置被調查者簽名、聯系方式等信息,以便于后期審核和追蹤調查。
3 問答部分設計
問答部分需注意問句表述的科學性及簡潔性。一般來說,對問句的表述要通俗易懂、簡單明確、標準規范。問句的內容要具體、單一,避免歧義。此外,問句的內容要客觀,特別不能帶有誘導性、傾向性。問句應適當避免使用否定句。
問答部分需包含學生的個人特征和學業特征。個人特征包括性別、籍貫、政治面貌、普通話水平、是否簽約等因子。學業特征包括所學專業、學習成績、學生干部經歷、兼職工作情況(即社會實踐情況)、英語水平、技能證書情況、榮譽獎、獎學金、院校是否“211”、是否雙學位、計算機水平、是否參加農業生產實踐、覆蓋的農業生產環節及農業生產實踐課每年總學時、參與創新實驗及科研團隊情況、社團活動參與情況等。
基于當前農林類畢業生就業情況的復雜性及困難性,其他因子,如原戶口所在地、畢業的去向、家庭的經濟狀況、工作所在地及家庭所在地類型、就業途徑、期望選擇的就業單位、求職中勝出因素、父母的職業及其與農業相關性、父母教育程度、期望及實際薪酬、單位是否涉農、是否專業對口等因子也需考慮加至問卷中。
當前國內問卷的調查指標總體上較少,主要圍繞就業率進行調查。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問卷調查較頻繁,民眾對調查的配合度較高,因而問卷的調查內容較多。如美國的就業狀況調查除包括就業率外,還包括薪金水平(起始薪水、薪水浮動范圍)、全兼職率、工作滿意度(壓力、晉升機會、附加福利、工作條件)、工作單位性質(私人公司、政府及公共服務部門、教育部門等)、工作性質、工作條件、工作穩定性、工作地點、工作與專業相關度、就業渠道、獲得工作的時間、用人單位滿意度等。其優勢在于不僅了解了不同學校、不同專業學生的就業率的高低,通過細化就業指標,能夠更加全面地體現就業的質量。
2001年教育部對就業率統計相關問題進行了系統說明,指出統計指標主要是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又稱“初次就業率”),主要是對每年6月末學生的就業率進行調查。在設計調查問卷過程中,也要考慮到調查的時間,當前主要調查的是初次就業率。
2004年6月,教育部重新修訂了畢業生就業狀況統計辦法。在統計畢業生就業率時,己就業人數除原先統計包括的有明確接收單位并拿到正式報到證的,攻讀碩士、博士研究生的,準備出國并在學校備案的畢業生外,將靈活就業納入畢業生就業統計范疇[3]。因而在設計問卷時,要考慮到對靈活就業群體的就業情況進行統計。
4 調查模式
傳統調查模式主要是印制紙質問卷并進行分發,該調查較耗費人力及物力資源,且選擇的發放人、接收人、發放地點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觀因素。此外,農林類較多畢業生工作地點位于較偏僻的農場、林場,不利于進行紙質問卷調查。在就業狀況調查問卷發放過程中,一些就業形勢不好的學生可能不是特別愿意配合進行問卷調查,因而受調查群體、調查結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差。
近年來國外主要開展基于Web模式的數據調查,如美國的就業調查以在線調查或Email調查為主。為了確保回收率,一般多次發放問卷,輔以在線調查或者進行電話訪談。通過委托專業網絡公司制作調查網頁,可在短期內同時對大量人員進行調查。此外,近來也有較多基于手機掃描二維碼進行調查的模式,有利于在不同地點提交調查結果,更受年輕人歡迎。盡管一些畢業生工作地點位于較偏僻的農場、林場,光纖上網較困難,但仍可通過移動網絡進行問卷調查。基于Web的模式或手機掃描二維碼模式的調查結果最終都可直接形成數據庫,避免了傳統的紙質問卷、編碼、數據輸入的繁瑣工作。
5 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問卷調查作為學生就業狀況調查工作的基礎,主要起摸底作用,需要明確調查范圍,緊緊圍繞調查目的開展設計。由于調查對象總體素質較高,可考慮增加開放式問題的比例。由于農林類畢業生就業率較低,問答部分中每一項都應為最小信息單元,即調查對象無需過多考慮就能直接回答。若答題需要耗費過多時間和精力,往往會使調查對象產生厭煩情緒,甚至應付了事。
要控制問題數量,必須要有所側重,突出調查重點,做到主次分明,最終獲得可覆蓋調查目的的各項信息,而非收集到所有相關信息。問卷設計要緊扣調查目的,內容上有所取舍,確保文字精煉,應去除與調查目的關系不大的問題。此外,問卷信息量不宜過大,總體上1份問卷作答時間控制在5~10 min。
問卷設計好之后首先應在小范圍內進行試調查,對結果進行初步統計分析。綜合分析主要問題是否已被包含在問卷當中,所獲得的信息是否已覆蓋調查目的。此外,也要分析被調查者對問卷問題的理解是否有歧義。在此基礎上,根據試調查結果對問卷進行修改,最終定稿。
6 結語
在就業狀況調查工作中,問卷調查是獲知學生就業狀況的基礎。調查問卷要緊緊圍繞調查目的進行設計,明確問卷的組成結構與各部分的作用,并注意問答部分問句表述的科學性與簡潔性。結合調查主體的特征,可以開展基于Web模式的數據調查和以手機掃描二維碼模式的調查,提高問卷調查的效率。通過設計一份優質的調查問卷獲得學生就業信息,分析不同高校及專業學生的就業狀況,有助于為學生報考、高校調整專業設置等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張海平,劉巍申.獸醫流行病學調查問卷設計[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3(29):6.
[2]王宇良,戚敏.科普調查問卷及其設計技巧的探析[J].科普研究,2010(5):37-42.
[3]李文霞,張玲.高校就業率統計中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中國成人教育,2008(6):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