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芳

[摘要] 目的 探究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采用硫辛酸治療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4月—2015年7月收治的72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進行治療,隨機分組,實驗組40例患者選擇硫辛酸的治療,對照組32例患者選擇甲鈷胺的治療,比較患者的治療效果和身體改善情況。結果 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5.0%,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78.13%。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遠不如實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兩組患者正中神經的傳導速度治療前基本一致,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傳導速度明顯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采用硫辛酸治療,可改善身體癥狀和神經傳導的速度,效果顯著,可在臨床廣泛應用。[關鍵詞]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硫辛酸;甲鈷胺[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3(a)-0036-03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HE Li-fangPharmacy Department,the Geriatric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of Nantong City, Nantong, Jiangsu Province,226001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hod and effect of treating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by using the method and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Methods April 2015 July were 72 cases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were treated in 2014 to selecte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40 patients of lipoic acid treatment options, the control group of 32 cases of patients to choose the mecobalamin treatment, patient outcomes and health improve the situation.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5%,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8.13%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much less tha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The median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milar, 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 0.05).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 The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were treated with sulfur acid, can improve the body symptoms and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the effect is significant, can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Key words]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Lipoic acid; Mecobalamin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為糖尿病常見的并發癥,糖尿病的病程越長,發病率越高,還與患者血糖的控制情況有密切聯系,也是導致感染、足部潰瘍和壞疽主要的危險因素[1]。該疾病的發病機制沒有完全清楚,是多種因素共同造成的,包括血管損傷和代謝紊亂,細胞因子的異常、缺乏神經營養因子,氧化應激以及免疫因素等。該疾病包括自身精神的病變、周圍神經的病變,還會經常累及到坐骨神經、股神經正中神經等[2]。目前對該疾病在臨床治療中經常采用硫辛酸和甲鈷胺這兩種藥物。硫酸鋅屬于抗氧化劑,該藥物可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造成的感覺異常,在研究中表明,硫辛酸可阻止葡萄糖誘導大鼠血漿谷胱甘肽過氧化酶降低活性,該藥物還可改善神經營養血管血流量,提高神經的傳到速度,有保護血管內皮功能,我國對該藥物進行一系列的觀察和研究。為探究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采用硫辛酸治療的方法和效果,選取2014年4月—2015年7月收治的72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進行治療,采取不同藥物,觀察效果,現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取該院收治的72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進行治療,實驗組患者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最小年齡47歲,最大年齡84歲,平均年齡為(60.18±5.85)歲,病程范圍:2~19年,平均病程(8.7±2.4)年,文化程度,18例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10例大專及以上;基礎疾病:8例為高血壓,5例為高血脂癥,4例為冠心病。對照組患者32例,男性19例,女性12例,最小年齡48歲,最大年齡83歲,平均年齡為(60.23±5.24)歲,病程范圍:2~19年,平均病程:(8.5±2.6)年,文化程度,12例初中及以下,14例高中,6例大專及以上。7例為高血壓,5例為高血脂癥,3例為冠心病。1.2 方法1.2.1 實驗組 首先使患者的血糖保持在較好的范圍內,控制飲食,減少含糖量較高食物的攝取,避免動物內臟等脂肪含量高食物的食用,每天適當的運動,停止口服降糖藥的使用,選擇胰島素來降低血糖,并采取降脂降壓的方法處理,使患者的身體指標達到正常。叮囑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不可使用血管擴張藥、止痛藥和其他治療神經病變的藥物,每周都要接受糖尿病健康知識的教育,加強治療依從性,積極配合各項措施。選擇硫辛酸藥物(國家準字H20059737)的使用。在250 mL的生理鹽水中加入600 mg硫辛酸,靜脈滴注,1次/d,共堅持4周的治療,治療過程中對患者身體癥狀的變化都要給予詳細記錄,并對正中神經和腓總神經傳導的速度進行測定。1.2.2 對照組 該組患者采取甲鈷胺的治療,首先控制血糖,控制飲食,減少含糖量較高食物的攝取,避免動物內臟等脂肪含量高食物的食用,每天適當的運動,停止口服降糖藥的使用,選擇胰島素來降低血糖,并采取降脂降壓的祥光處理,使患者的身體指標達到正常。叮囑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不可使用血管擴張藥、止痛藥和其他治療神經病變的藥物,每周都要接受糖尿病健康知識的教育,加強治療依從性,積極配合各項措施。劑量為1 mg,3次/,連續治療4周,治療過程中對患者身體癥狀的變化都要給予詳細記錄,并對正中神經和腓總神經傳導的速度進行測定。1.3 療效標準顯效:患者肢端麻木、疼痛、乏力的癥狀消失,且自覺癥狀小時,肌電圖的神經傳導速度每秒鐘增加5 m,或者恢復正常,腱反射也恢復到基本正常狀態;有效:患者肢端麻木、疼痛、乏力的癥狀得到明顯緩解,自覺癥狀和腱反射都有所好轉,肌電圖的神經傳導速度增加<4.9 m/s;有效:患者患者肢端麻木、疼痛、乏力的癥狀沒有改善甚至惡化,肌電圖和腱反射沒有變化。治療的總有效率為有效率和顯效率的相加之和。1.4 統計方法 該文數據均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2 結果2.1 治療效果實驗組40例患者,治療顯效22例,治療有效16例,治療無效2例,治療總有效率95.0%。對照組32例患者,治療顯效9例,治療有效16例,治療無效7例,治療總有效率78.13%。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遠不如實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n(%)]2.2 兩組患者正中神經傳導速度對比實驗組患者治療前正中神經的傳導速度為(40.0±5.0)m/s,治療后正中神經的傳導速度為(48.0±5.0)m/s,治療前后的正中神經傳導速度差值為(8.0±5.0)m/s。對照組患者治療前正中神經的傳導速度為(40.0±4.0)m/s,治療后正中神經的傳導速度為(44.0±4.0)m/s,治療前后的正中神經傳導速度差值為(4.0±4.0)m/s。兩組患者正中神經的傳導速度治療前基本一致,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傳導速度明顯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3 討論糖尿病患者若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且病程較長就容易出現并發癥,其中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以及糖尿病腎病屬于3種常見的并發癥,而糖尿病的周圍神經病變發病率更高,且癥狀的出現使其也較早[3]。患者早期一般有感覺障礙,還有蟻走、麻木、觸電樣的感覺,最初為遠端腳趾開始感應到,會因為病情加重膝上也會有這種不適感,到了晚期會有鉆鑿痛、刺痛。肌力減退和營養不良性的肌肉萎縮[4]。病情嚴重者會對生活造成嚴重影響。該疾病沒有特異性的治療藥物和方法,主要選擇內科治療,采取糾正高血壓、高血糖和血脂紊亂的情況。針對該疾病臨床較為常見的藥物有硫辛酸和甲鈷胺。硫辛酸為線粒體酵素,為生物體自行合成雙硫化合物,有明顯的氧化作用,該藥物還可保存再生其他的氧化劑,包括維生素C和維生素B[5]。該藥物可增加神經營養血管血流量,組織神經外膜細動脈形成超氧化物,可恢復血管的舒張功能。該類患者會出現節段性脫髓殼和患軸索變性的情況,硫辛酸有助于形成神經髓鞘,以及軸突的再生,使受損神經得到修復,促使神經傳導速度的提高,有助于神經病變癥狀的改善[6]。硫酸銀可抑制核因子KB活化,下調血管細胞的粘附分子,減少內皮素和內皮細胞的因子表達,使內皮功能的紊亂情況得到緩解。糖尿病患者經常出現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為主的大血管并發癥,在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的過程中粘附分子起到關鍵作用,硫辛酸可抑制細胞中黏附分子的表達,對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有良好的保護作用。患者采用該藥物治療后身體麻木等癥狀得到明顯改善和緩解,且正中神經的傳導速度也明顯增加。對照組患者選擇甲鈷胺這種藥物的治療,其為內源性輔酶B12,促進合成卵磷脂,形成神經炎髓鞘,但在治療研究中發現,患者使用該藥物后,并不能使肢體刺痛、麻木的癥狀得到改善,療效一般[7]。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5.0%,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78.13%。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遠不如實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兩組患者正中神經的傳導速度治療前基本一致,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傳導速度明顯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為促進患者血糖指標的有效降低,不僅采取藥物治療,還在生活上給予指導,控制患者的飲食,對高脂肪、高含糖量食物要禁止食用或者減少攝取,增加蔬菜等粗纖維食物的食用,還可將精細糧換成粗糧等。針對患者的身體健康情況來制定每天的運動計劃,要選擇運動幅度較小的項目,包括慢走、太極拳、健身操等,保持適當的有氧運動,在降糖的同時還可提高身體素質,定期為患者講解相關的健康知識,提高患者對各項治療措施的依從性。綜上所述,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采用硫辛酸治療,可改善身體癥狀和神經傳導的速度,效果顯著,可在臨床廣泛應用。[參考文獻][1] 鐘錦均,關文強,鐘燦坤,等.硫辛酸與甲鈷銨分別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對比觀察[J]. 當代醫學,2012,18(3):22-23. [2] 凌振南,朱豐,李瓊. α-硫辛酸與甲鈷胺治療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效果對比分析[J]. 當代醫學,2012,18(7):3-5.[3] 楊彩彩. 甲鈷胺聯合硫辛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觀察[D].延安:延安大學,2014. [4] 孫心怡. α-硫辛酸與疏血通治療國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Meta分析[D].南京:南京中醫藥大學,2014. [5] 李凘純. α-硫辛酸、甲鈷胺、貝前列腺素鈉口服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及衛生經濟學分析[D].石家莊:河北醫科大學,2013. [6] 董樹兵,張玲霞. 法舒地爾聯合硫辛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觀察[J].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34(13):62-63. [7] 張穎,彭永德. 硫辛酸和彌可保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研究[J]. 中國醫藥導報,2010,17(5):58-60.(收稿日期:2015-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