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碩發
[摘要] 糖尿病為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受環境和遺傳因素相互作用,造成胰島素分泌不足、胰島素對靶組織細胞的刺激作用減小,從而引發脂肪、蛋白質、水和電解質等代謝紊亂。糖尿病患者因個體差異而使臨床癥狀也不盡相同,為了最準確、全面地了解患者病情和心理,需要醫生加強與患者之間的交流溝通,踐行醫患共同決策原則,為糖尿病治療提供重要參考依據。當前,醫患共同決策這一醫療干預模式已經得到了臨床醫患的普遍認可和接受,其特點為:將嚴重不良后果發生率降至最低;綜合評價后確認效果好;兼顧醫療水平與患者經濟負擔。要有效推行此種模式,關鍵是加強醫患在診療過程中的決策共定,實現醫患共治。
[關鍵詞] 糖尿病俱樂部;醫患共同決策;溝通交流;心理疏導;醫患共治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3(a)-0197-02
Study on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abetes Club Patients with the Common Decision Model of Doctors and Patients
LIAO Shuo-fa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Longli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Baoshan,Yunnan Province,678300 China
[Abstract] Diabetes mellitus is a common chronic disease, which is caus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genetic factors, which causes the deficiency of insulin secretion and the stimulation of insulin on target tissue cells, which can lead to metabolic disorders such as fat, protein, water and electrolyte. Patients with diabetes due to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make clinical symptoms are not the same, in order to accurately and comprehensively understand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psychological, need to strengthen communication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practice the principle of common decision-making, to provid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At present, the medical intervention model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and accepted by clinical doctors and patients,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incidence of serious adverse consequences to the lowes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fter the confirmation effect is good; the medical level and the economic burden of patient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is model, the key is to strengthen the decision-making of the patient in the proces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Key words] Diabetes club; Joint decision making;Communicatio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Medical treatment
糖尿病俱樂部的宗旨是以糖尿病病友為中心,加強對病友防治知識的宣傳。鼓勵和指導其規范配合治療;營造互助互勉的良好氛圍,使患者感受到溫暖和關懷,消除患者負性情緒,提高生活質量。以這些宗旨為向導,需要強化醫患共同決策這一概念。這樣才能有效推行。共同決策主要特征有3個:醫患共同參與;信息雙方分享;治療措施以雙方達成共識為前提。在糖尿病患者診療過程中,加強醫患之間的溝通交流,推行共同決策,可有效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提高患者治療的信心和治療依從性,為成功治療奠定了重要基礎[1]。對此,下文筆者針對共同決策在糖尿病臨床治療中的實際應用作一綜述。
1 共同決策在臨床治療中的應用
1.1 保證患者知情權和決策權
一直以來,患者家屬的決定最大程度地影響著共同決策。例如,患者患有惡性腫瘤時,家屬一般對患者隱瞞病情,未通過較為委婉合適的方式告知患者,致使患者對自身情況不了解,疑慮重重,不能很好地配合醫生治療,共同決策也就成了空談[2]。因此,要切實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關鍵是充分尊重患者的患者知情權和決策權,實現信息共享。
1.2 化醫學專業術語為通俗易懂語言
要確保溝通交流的有效性,關鍵是保證患者對醫生表達意思理解的準確性、完整性。專業術語固然是一個醫生專業素質的生動表現,但未必適用于醫患交流與共同決策。醫生在向患者介紹糖尿發病機理等相關知識時,表述過于專業,患者因缺乏醫學知識背景,難以參透醫生表達的意思,致使一番交流之后,患者仍對自身病情一頭霧水。對此,醫生應該提煉出表達的重點、邏輯關系,將話語較為通俗易懂地傳達給患者,讓患者準確地抓住談話重點,提高醫患溝通交流的有效性,利于推進共同決策[3]。
1.3 保證醫患之間的交流時間
醫患之間缺乏足夠的時間去交流病因、病情,直接導致醫患關系的疏遠、冷淡,無疑不利于治療方案的有效推行。醫生對患者的病情、心理健康狀況及心理需求沒有一個全面的把握,患者也對醫生實行的治療方案缺乏科學的認識與了解,自然難以實現醫患之間的共同決策,患者也缺乏與醫生一起承擔責任的意愿。因此,醫患之間的交流絕不是形式上的交流,而是將心比心,深入、全面的交流,醫生要準確全面地把握患者身心方面的變化情況,而患者又能從醫生身上加深對疾病、對治療的了解和認識,醫患雙方達成協議,真正實現醫患共治。
1.4 加強患者心理疏導
患病住院無疑給患者的身心帶去一定的痛苦和打擊,且家庭經濟負擔加重,在這種情況下,患者極易出現緊張、不安、憂郁甚至輕生等負性情緒,不利于治療和護理工作的有效推行。這時候,醫生擔當的不再僅僅是醫學者這一角色,還是患者的知心朋友、心理師以及精神支持。醫生要加強對患者的心理疏導,耐心、認真地傾聽患者心聲,找到其心理問題的癥結所在,再根據患者的個體差異,如思維方式、性格特點的不同,針對性進行心理疏導,緩解患者負性情緒,鼓勵患者以頑強的精神、自信的心態去面對疾病和治療,堅定治療的信心,積極配合醫生和護理人員的工作,爭取早日出院。醫患共同決策,不能僅僅靠醫方共識去完成,還應該積極調動患者能動性。因此,很有必要加強對共同決策的宣傳,提高患者參與意識。醫生在問診過程中,應該注意探究性引出患者的疑問、關注點,并針對性解決疑點,積極找尋血糖控制、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的有效策略,保證決策的科學性、準確性。
1.5 完善循證機制
完善共享決策,前提是循證醫學證據。因此,衛生決策部門必須對循證診療體系進行重構與完善,確保證據評估指標的完整性,這樣才能保證治療方案的有效性、合理性。
2 前景展望
在日益提升的社會期望值這一社會背景下,醫患共同決策的推行刻不容緩。為了這種醫療文化的繼承和發揚,需要整個衛生系統各部門齊心協力,多管齊下,將先進的經驗整理總結成體系,以促進其更深層次、更大范圍地落實在實施醫患共同決策的過程。例如,要確保投入資金的充足,可推行社會醫療保險這一措施。此外,作為一名醫生,應該突破固有思想的局限,堅持與時俱進的理念,積極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緊跟時代步伐。這種思想要在醫生整個成長過程中貫穿落實。醫務人員協助患者的能力和達成共同醫療決策的能力是需要具備的重要素質,及時轉變心理角色,從患者治療的“主宰者”轉變為支持、幫助患者做出科學決策的“引路者”。
為保證臨床真正大力推廣和應用醫患共同決策,不同國家對此推出了不同的扶助政策。如英國醫療政策決策者呼吁在醫療決策環節應該結合患者的意見和決策,英國國民醫療保健體系章程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國內醫療體系規劃者和管理者應該制定且執行相關的激勵措施,切實掃除實施醫患共同決策過程中的障礙,爭取有效、及時地爭取到高質量循證依據,為醫患共同決策提供扎實的實施基礎及良好的實踐氛圍,確保此種醫療模式的有效、常規。目前情況主要是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參與到實際治療中去。然而,在傳統的醫療文化中,患者的自主權和知情權往往被家屬所主導,治療決策未充分滿足患者的主觀意愿,因此,推行醫患共同決策尚有時日,仍需醫患之間,患者與家屬之間加強溝通交流。
[參考文獻]
[1] 龐博. 施今墨學派名老中醫診治糖尿病學術思想與經驗傳承研究[D].北京中醫藥大學,2012.
[2] 劉穎.糖尿病患者社區規范化管理模式初探[D].浙江大學,2011.
[3] 劉麗英.醫患人際交往的和諧路徑研究[D].廣西醫科大學,2014.
(收稿日期:2015-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