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冬
[摘要] 目的 針對婦科手術合并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策略進行較深入地探討。方法 收集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間的46例婦科手術合并糖尿病患者有關資料,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23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案,觀察組患者基于常規護理方案進行全面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在血糖達標比例、術后并發癥及患者滿意度方面,觀察組患者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在住院時間上較短。對兩組患者有關數據進行統計分析,P<0.05表明存在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在護理婦科手術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全面護理效果相對較好,該護理方法全面不只可以提高護理療效,還能使患者提高滿意度,可在臨床中廣泛應用。
[關鍵詞] 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護理;護理策略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3(a)-0153-02
糖尿病是臨床中比較常見的慢性終身性疾病,主要有兩方面致病原因[1]:一方面是產生胰島素分泌問題;另一方面是胰島素功能缺陷。高血糖是糖尿病的實質,內分泌代謝紊亂是其主要病理特征。糖尿病不只是綜合性疾病,更容易在臨床中引發腦卒中、酮癥酸中毒、腎衰及循環衰竭等各種并發癥,對患者身體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甚至對患者生命構成極大威脅。婦科手術的危險性較高,而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婦科手術將使其病情加重,其危險系數遠高于非糖尿病患者[2]。為明顯提高糖尿病患者在臨床中實施婦科手術后的護理效果,收集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間的46例婦科手術合并糖尿病患者有關資料,對患者分別采取常規護理的全面護理,通過對比兩種護理方法的差異,以探討有效的護理方法,為合并糖尿病實施婦科手術后的護理提供重要參考依據,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間的46例婦科手術合并糖尿病患者有關資料,患者與婦科手術合并糖尿病患者具有一致病情,存在臨床典型特征,都能將其它疾病排除?;颊呖崭寡歉哂? mmol/L,葡萄糖口服2 h耐量試驗高于11.1 mmol/L,患者都具有清晰意識、能夠準確表達想法,并對知情同意書進行簽署。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23例。對照組患者只采用常規護理方案,觀察組患者基于常規護理方案進行全面護理干預。對照組患者糖尿病具有1.5~8年病程,平均病程(3.5±2.4)年,有4例患者子宮脫垂、3例患者卵巢囊腫、3例患者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5例患者子宮肌瘤、5例患者子宮內膜癌、3例患者宮頸癌,患者年齡在37~64歲之間,平均年齡(42.5±9.4)歲;觀察組具有1.4~7.8年病程,平均病程(3.6±2.3)年,有3例患者子宮脫垂、4例患者卵巢囊腫、5例患者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4例患者子宮肌瘤、4例患者子宮內膜癌、3例患者宮頸癌,患者年齡在36~62歲之間,平均年齡(41.5±9.2)歲。這些患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都表現出相似的癥狀,經臨床輔助檢查及患者癥狀表現能夠確定與診斷婦科手術合并糖尿病的標準是相符的。由此可見,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在年齡、患病程度、血壓心率、臨床檢查指標及癥狀、手術方式等方面的信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對患者進行比較。
2.2 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都因患有糖尿病并實施婦科手術進行治療,主要采取術前護理、術中護理和術后護理的常規護理方法進行護理[3]。術前護理主要是在患者手術前為其注射普通胰島素,降低血壓并保持正常水平,手術前3 d對患者每天分別測定3~4次血糖,患者空腹血糖應低于8.5 mmol/L、餐后2 h血糖應低于11.1 mmol/L、不存在電解質紊亂等癥狀;術中護理主要是在手術中采用非糖平衡液,為避免患者發生酮癥酸中毒與高滲性昏迷等情況,患者手術時間若超過2 h需檢測血糖指標,以便于對患者胰島素的輸入劑量進行及時調整;術后護理主要是對患者血糖指標檢測時為其補充鹽水,鹽水應采用適宜劑量,同時對胰島素用量進行相應調整。對照組患者只采用常規護理方法進行護理,觀察組患者基于常規護理方法在術前、術中和術后再采取全面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在患者術前實施的全面護理方法[4]主要有:一是心理護理。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容易使患者血糖升高、降低抵抗力,也容易產生失眠現象,進而對患者術后恢復及護理效果將產生不利影響。所以,對患者的心理進行相應調整對于其術后康復具有重要作用,需醫護人員結合患者心理變化,采取安慰開導措施,使患者提高戰勝疾病的自信心,對護理進行充分配合。二是胰島素的個體化調整。醫護人員應與患者具體癥狀表現相結合,調整應用胰島素劑量,在術前半小時,對患者采取防感染措施,也就是對患者輸入較好的抗厭氧菌藥物及廣譜抗生素。術中實施的全面護理[5]主要是盡可能避免患者切口發生不良愈合,使患者減少不必要的組織損傷、避免皮下脂肪發生液化等,醫護人員對電刀的使用也需要更加謹慎。
術后實施的全面護理[6]主要有:一是避免患處發生感染。醫護人員操作應采用無菌技術嚴格執行,對患者輸液及注射部位進行更換,對患者采用的導尿管及引流管加強護理。并確?;颊咂つw等部位的清潔,應適量應用抗生素進行治療。為使患者切口加速愈合,可采用紅外線照射方式,每天照射兩次,每次照射30 min。二是出院指導。對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項加強必要的指導,主要有:出院休息1~2個月、拆線7 d后才可淋浴、1個月后才能盆浴及過性生活,1個月后應進行復診,患者應了解糖尿病基礎知識、藥物劑量、飲食等方面要點,并對患者定期回訪,對用藥劑量進行及時調整,以免發生低血糖反應及糖尿病并發癥。
1.3 臨床指標觀察
按照臨床對患者的護理效果在出院時向其發放調查問卷,由患者主觀對有關情況進行評價,復查時將調查問卷收回。調查問卷主要內容涉及患者對護理工作、醫生技術水平及護理效果3方面的滿意度,評定標準分為滿意、一般和不滿意3種。按照患者控制血糖的具體情況、病程制定相應的觀察指標情況調查表,評定內容主要分為術前、術中、術后控制血糖合格情況3種。而這時也制定患者術后發生并發癥的具體情況表,評定內容主要是酮癥酸中毒、下肢靜脈炎、泌尿系感染、呼吸道感染和切口感染五種,對患者發生各種并發癥的情況進行分析研究。
1.4 統計方法
對收集的患者有關資料主要采用SPSS 17.0 統計軟件進行分析研究,采用(x±s)方法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方法比較組間數據,采用百分率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方法進行組間比較,P<0.05表明存在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的滿意度
對有關數據進行分析研究可發現,觀察組患者中有92.6%對手術護理滿意,7.4%的患者認為術后護理效果一般,沒有不滿意的患者;觀察組患者中有48.2%對手術護理滿意,35.7%的患者認為術后護理效果一般,16.1%患者對術后護理效果不滿意。觀察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之間存在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對比兩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
在控制血糖符合正常程度方面,觀察組患者中有95.7%術前控制血糖達到正常值,對照組患者中有82.6%術前控制血糖達到正常值,觀察組患者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之間存在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對比兩組患者發生術后并發癥的情況
術后并發癥主要有酮癥酸中毒、下肢靜脈炎、泌尿系感染、呼吸道感染和切口感染五種,觀察組患者發生這五種并發癥的患者分別有3例、2例、4例、2例、3例,對照組患者發生這五種并發癥的患者分別有2例、1例、2例、1例、1例,兩組患者術后產生并發癥的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在手術治療方面,婦科手術合并糖尿病患者具有較大的風險[7],糖尿病作為易引發多種嚴重并發癥的一種疾病,患者不具有較強的抵抗力,傷口容易產生感染,如在手術期不能妥善處理,就會對患者生命構成嚴重威脅。因此關鍵在于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護理人員應具備專業護理知識及熟練操作技能,才能與醫師密切配合獲得理想療效[8]。該研究對患者采用全面護理方案獲得了顯著效果,也使患者提高了護理滿意度。
4 結語
總之,通過該研究對比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婦科手術后采用的護理方法,全面護理方法的效果遠高于常規護理方法,全面護理方法不僅能夠明顯提高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婦科手術后的護理效果,還能使患者提高對護理的滿意度,可廣泛應用于臨床護理中。
[參考文獻]
[1] 李莉,王燕,王梅新.循證護理在婦科惡性腫瘤合并糖尿病病人化療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3,3(12):91-95.
[2] 譚榮芬.老年婦科惡性腫瘤合并糖尿病的圍手術期護理[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3(16):19-22.
[3] 伍文,王小蘭.老年Ⅱ型糖尿病合并婦科腫瘤患者的圍術期護理[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15(6):27-31.
[4] 金婷婷,卞榮娣.婦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圍手術期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14(11):79-81.
[5] 林梅,章彤華.老年婦科腫瘤合并糖尿病圍術期護理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13,5(10):28-31.
[6] 梁以明. 合并糖尿病的婦科手術病人的術前護理和術中配合[J].全科護理,2014,8(12):10-13.
[7] 賈芳,商清賢,宋利萃.合并糖尿病的婦科患者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中國民康醫學,2012,6(9):41-43.
[8] 程瑾璇.新式護理在老年婦科腫瘤合并糖尿病圍手術期中的護理效果探討[J].中國現代醫生,2014,5(11):32-36.
(收稿日期:2015-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