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一丹,王 嵩,劉 政
(中國人民大學,北京 100872)
?
從效用函數看企業技術創新及案例分析
邵一丹,王 嵩,劉 政
(中國人民大學,北京 100872)
[摘 要]當今社會,一些品牌企業在新時期逐漸失去了以往的創新能力和優勢地位,這既有領先企業自身的原因,也與時代的變化密切相關。本文通過構建成本收益函數,從成本、價格、需求三個角度,分析影響企業產品總效用的因素。并以索尼困境為例進行案例分析,提出對品牌企業進行調整的建議。
[關鍵詞]效用函數;技術創新;索尼案例;品牌戰略
如果一個企業具備領先的技術實力、擁有優秀的研發人員、良好的研發條件、豐富的技術積累,就可以為技術創新提供良好的條件,也有利于企業在市場上獲得成功。因此,很多研發能力很強而且抗風險能力強的企業在技術開發上執著追求,希望通過率先開發出最新技術領先于其他競爭者,以獲得“先入為主”的優勢,甚至在一定時期內獨占市場。但是,近幾十年來,越來越多的技術領先企業開始遭遇挫折。
索尼公司是世界上民用與專業視聽產品、游戲產品、通信產品和信息技術等領域的先導之一。索尼公司開創了便攜式數碼產品的時代,是世界電子產品行業的領頭企業,但是經過時代的變遷索尼公司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本文基于索尼公司的生存現狀,運用企業盈利的效用函數,深入分析索尼公司陷入經濟瓶頸的問題,并提出一些必要的對策。
自2000年以來,索尼公司的領先優勢逐步被削弱。越來越多的廠商擁有了先進的技術,每當索尼推出一種新的產品,他們很快就能跟上,產品的性能沒有很大的差別。索尼能獨占市場的時間越來越短。以前的技術創新在現在已經不能給索尼帶來太多的競爭優勢。同時,這些廠商產品的定價往往比索尼的產品要低。因此,索尼的市場占有率很快被這些產品所瓜分,利潤率連年下降,導致索尼全球70個制造基地中的15個被關閉,裁員1.7萬人。
索尼中國工廠2005年出口和國內的銷售額為52.91億元,中國國內銷售額占銷售總額的80%,而2006年1~10月份銷售總額為32.69億元,只達到了2005年銷售總額的60%,國內銷售額更是大幅度下降,僅為2005年銷售總額的30%。索尼全球的銷售情況更是不容樂觀,2003年一季度索尼公司虧損10億美元,導致股價下跌25%。雖然這之后索尼采取了很多措施想要挽回虧損局面,但是索尼的營業利潤率始終徘徊在2%左右。而在十年前,索尼的營業利潤率是10%。
在激烈競爭的經濟環境下,成本收益分析成為每個企業關注的焦點問題。科學分析企業的各項成本構成及影響利潤的關鍵要素,讓企業的管理者全面、清晰地掌握影響公司業績的核心環節,全面了解企業的成本構架、盈利情況,從而把握正確的決策方向,從根本上改善企業成本狀況,幫助企業克服盲目性減少浪費,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下面,通過建立企業經營的效用函數來逐一分析影響索尼產品陷入困境的因素。

其中,Ui表示企業產品所獲得的總效用;Pi表示企業生產的產品的市場價格;Qi表示企業產品的市場需求量。(1)式滿足:

由(2)式可知,企業產品的總效用由產品在銷售市場的總收入與企業的投入成本決定。并與前者呈正比關系,與后者稱反比關系。即產品的收入越高,企業的總效用越大,產品的投入成本提高,將會降低企業的總效用。
2.1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企業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徑,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降低成本都可以增加利潤。企業成本控制絕不僅僅是單純的壓縮成本,還要運用科學合理的成本控制程序和方法,從根本上改善企業成本狀況,真正實現有效的成本控制直接關系到企業經濟效益的好壞。
目前,一些企業對于成本控制的理念落后,使得成本預算流于形式。首先,大多數企業對自身延續性技術的過度投入造成性能過度供給,無法保證技術的先進性和成本的經濟性之間的合理權衡,使客戶不愿為這項屬性的后續性能提升支付較高的溢價。其次,企業控制思想仍處于生產成本控制的范圍內,制約了成本控制與企業戰略管理、質量管理、產品工藝設計、物資采購、人力資源等的接軌,無法把握企業成功控制的節約性和經濟性原則。
2.2價格競爭
價格會直接影響產品或服務的需求量及市場競爭力。價格確定是否合理,價格調整是否適當直接關系到企業營銷目標的實現。
網絡時代,電子產品不僅是技術的競爭而且也是價格的競爭,追求技術領先造成產品高端定位,高端定位造就高價格,高價格造就高端目標群體。一個新產品剛推出時價格可能較高,但是隨著同類產品的推出,產品的價格也不斷的下降。如今,索尼的技術優勢隨著其他廠商對技術研發的大量投入正越來越弱。而其他廠商往往集中精力對某一個或幾個方面的技術進行研究,生產的產品技術水平較高而且價格比索尼的同類產品低,從而獲得了原先屬于索尼的市場份額。而索尼公司沒有意識到其價格優勢正在減弱,加大投入研發的力量與其他公司的產品相競爭,使其利潤額逐年下降。
2.3需求分析
產品的市場需求由其市場份額來反映,市場份額越大,消費人群越大,表明該產品的市場需求量越多。市場變化和消費者需求日益重要,使技術領先企業必須加倍重視非技術部門的作用,才能順利地把技術轉化為市場能夠接受的新產品。而如今,人們處在互聯網時代,各企業都要和網絡有或多或少的聯系。作為傳統電子設備制造商的索尼并沒有轉型為互聯網企業,其業務核心仍然是實體產品,這注定了它難以立于這個時代的風口浪尖。雖然索尼公司仍能不斷推出優秀的硬件產品,創造一個個世界最輕、最薄的紀錄,但并沒有引領潮流的產品。因此,相對于與網絡脫節的索尼產品來說,人們更愿意選擇能夠搭載網絡技術的產品。而索尼公司為了保護自己的技術優勢,采取保守封閉的研發方式,脫離了目標顧客的消費需要,使得消費群體數量驟減,市場份額下降,最終走向失敗。
索尼公司目前的生存現狀,引發人們對于技術創新型企業的思考。本文通過引入成本收入函數,針對函數的每個變量分析索尼公司逐漸步入衰落的原因,并對日后品牌企業應該如何轉變經營策略,提高市場占有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3.1目標聚集戰略
產品的多元化使得索尼公司的資源分散化,導致在專業領域被其他企業所趕超。索尼公司應分析產品的銷售收入和成本情況,停止生產虧損或是利潤率低的產品,以集中資源生產利潤率高的產品。同時,可以購買其他企業研發的新技術或是和其他企業進行合作,使資源達到最優配置。
3.2迎合目標顧客需求
如今市場和消費者的喜好對企業日益重要,產品開發的重心已從提供新功能,開始轉向提供消費者真正需要的功能;工業設計的重心也從設計“好看”的產品,開始轉向設計“易用”的產品。而索尼一直都在堅持自己的技術,強調技術引導市場,沒有從顧客的角度出發去選擇技術和確定設計方案,也就很難生產出為市場所歡迎的產品。因此,索尼應及時調整創新戰略,以迎合目標顧客的需求為重心,緊跟時代潮流,生產出更多符合大眾口味的產品,吸引廣大消費者,擴大市場份額,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獲得高額的利潤。
3.3成本領先戰略
通過品類創新并采取精確的品牌策略,完全能避開價格戰。在本文的前半部分提到索尼公司產品較高的價格不能適應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與其被動的等待降價,不如采用成本領先的戰略,利用索尼的跨國公司的優勢,以及大規模采購的優勢,降低生產經營中的成本。也可以利用索尼的技術優勢,研發較低成本的產品,提高產品競爭力。
主要參考文獻
[1]郭計川.淺談企業成本控制的現狀和途徑[J].財經界,2010(5).
[2]鄧長才.企業成本控制的探討[J].工業審計與會計,2008(5).
[3]陳卉,柳卸林.為什么技術領先企業會缺失創新能力——以索尼公司為例[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6(6).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060
[中圖分類號]F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6)12-0092-02
[收稿日期]2016-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