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光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陜西 楊凌 712100)
?
聲譽資本、互惠與農戶還款的自我執行機制
周慧光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陜西 楊凌 712100)
[摘 要]銀行在聯保貸款中通過農戶之間的擔保機制實現對小組成員的監督管理,但是僅依靠外部監管是不夠的,在聯保契約中建立農戶還款的自我管理機制可以減少銀行的監管成本。筆者對契約自我執行機制文獻分析后,采用激勵機制模型對農戶聯保貸款小組中聲譽資本和互惠行為進行分析,發現信貸員、聯保小組組長和組員之間通過規定互動頻率和信息交叉辨識等制度以及互惠和懲罰等行為建立了農戶債務契約的自我執行機制。這些非契約行為在農戶暗示履約還款中起到了積極作用。
[關鍵詞]聲譽資本;互惠;自我執行機制
“兩權”抵押貸款試點的展開,賦予“兩權”抵押融資的功能,豐富了農民財產權利的內涵。但是人們對于如何合理處置抵押物的問題有很多擔憂,這與我國農村土地的集體所有制的屬性有關,雖然允許債權人對被抵押土地采取處置措施,但是農地流轉如果仍然在集體經濟范圍內,那么抵押處置管理就很難得到落實。擔保和抵押都是銀行為了防范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采取的管理手段,要求借款人提供實物資本和聲譽資本。聯保契約具有提升貸款中篩選、監督、狀態鑒定和還款安排的效率的功能。擔保合同中,一方當事人替代違約者承擔還款責任的行為,是對銀行外部監督管理的重要補充。契約的履行除了依靠契約條款由法院的執行外,還可以通過自我執行機制來實現,并且自我執行的成本要低于法院執行成本。在契約條款中給予明示的條款屬于不可變更條款,契約條款還有較多的默示規則,這些規則在契約中雖然沒有明示,但是卻具有法律效力。不完全契約理論中,將這些默示規則稱作隱性契約,自我執行機制中的執行基礎需要依靠這些默示規則,比如:借款人的聲譽代表了借款人按時還款的可能性,交易者之間的互惠機制代表了交易者一旦打破彼此的互惠就會造成雙方更大的損失。
本文首先采用激勵機制模型對農戶債務契約中自我執行機制中的聲譽資本和互惠進行分析,以寧夏HM小貸公司對信貸員、聯保小組組長和組員的調查訪談,分析信貸員在實際業務操作過程中如何利用聲譽資本和互惠行為實現對貸款農戶還款行為的激勵約束。
本杰明·克萊因認為“敲竹杠”或“套牢”問題的根源在于不完全契約的缺口導致的結果,他認為是交易者對于專用性投資所蘊含的可占用性準租的獲取意愿,導致了“敲竹杠”或“套牢”問題。郭忠興 等認為農地的資產專用性是一種外生變量,由于農村土地使用性質不能進行變更,再加上受到地理位置專用性的制約,影響土地地權作為抵押物的價值,導致農戶從金融機構獲取貸款的可能性降低和獲取較少的貸款金額。在資產專用性對我國農戶履約行為影響的研究中,齊文娥和彭朵芬的研究認為在農業合作社內,提高實物資產專用性對于農戶履約沒有影響,而提高農戶人力資本專用性可以提高農戶的履約率。契約的執行依賴于第三方機構執行(比如:法院),以及合約的自我執行兩種方式,這兩種執行方式不是替代性關系而是互補性關系,都是為了補償雙方聲譽資本的不足所采取的手段。自我執行機制包括聲譽資本和垂直一體化,在不完全合約的自我執行中,重復交互機制是為了增加代理人的聲譽資本,而垂直一體化機制是為了加強合同中法院可執行的不完全條款。
按照威廉姆森對資產專用性的界定,聲譽資本屬于專用性的人力資本。農戶與貸款人之間雖然不可能像企業那樣通過垂直一體化來實現農戶的自主履約,但是在農戶和貸款人之間通過專用性投資也可以起到保證農戶自主履約的作用。這種專用性投資就是農戶的聲譽,另外農戶與信貸員之間的互惠關系也屬于專用性投資。克萊因在對契約中自我執行機制的研究中認為聲譽資本是有限的,而自我執行機制必須在聲譽資本的保證下才能進行。聲譽機制主要是通過約束違約者未來預期利潤流量,激勵交易者在當前遵守交易規則。
聲譽資本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它有時間的維度,所以時間對聲譽資本具有重要作用。為了獲得好名聲,交易者需要有專用性資產,但是交易者是否為資產專用性進行投資卻取決于市場回報的大小,所以聲譽資本大小也和交易者未來在市場上預期利潤有關。假設農戶不按合同的共識來履行義務所取得短期收益W1,但是由此被終止業務而失去的未來利潤流量的現值為W2,當W2>W1可以保證契約的自我執行,農戶的聲譽資本可以表示為:

由于未來的市場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因素,并且違約的預期收益也是不確定的,通過比較W1和W2只能做到概率統計上的估計,所以聲譽機制對自我執行機制存在相應的適用范圍。市場形勢變化對于自我執行機制起到施加壓力的作用,如果壓力足夠大,契約關系將不在自我執行的范圍中,聲譽機制要在一個穩定的市場形勢下才能發揮作用。
在正規金融機構農戶貸款中,銀行與信貸員之間雖然是雇主與雇員的關系,但是信貸員的工作區域和服務對象是不同的,每個信貸員按照地理區域分別管理若干自然村,在工作區域上不重合,這種銀行與信貸員之間的安排更像一種廠商和分銷商之間的特許契約。契約的參與者確信如果自己不按照契約行動,他們從合約關系中的得到的利益是有風險的。特許契約中的激勵主要來自與持續上漲的預期收益,這種預期收益離開特許經營契約就不存在。自我執行機制的設計就是要實現激勵當事人繼續遵守契約的收益高于冒險違背契約的收益。在信貸員和銀行之間除了業務地理區域的特定劃分,信貸員的工資都是按照效率工資發放,銀行通過效率工資激勵信貸員。信貸員與農戶之間的互惠則是特許合同與激勵工資的結果,通過信貸員的效率工資促使信貸員關注農戶的還款情況,在特定地理區域分享貸款農戶與信貸員之間的私人信息,農戶可以從中減少了信息的搜尋成本。
假定Wt1代表被授權人偏離授權人要求的行為時獲得收益,Wt2代表授權人因為特許權契約而獲得持續上漲的預期收益。在任意時間t,僅當Wt2>Wt1時,特許契約就會被自我執行。信貸員在特許契約下獲得預期收入比沒有特許契約下的收入要多出rnt,假設信貸員的效率工資S(q)隨信貸員開展業務量q的多少而變化,業務開展的越多信貸員的工資越高。但是業務量達到一定規模后,貸款農戶數量越多,農戶違約的可能就越多,假設違約率是f(q),f '<0,f ">0,f 是q的凸函數。q與農戶與信貸員關系的好壞有關,客戶數量少的時候,信貸員有時間和精力與農戶之間保持良好互動,但是客戶數量過多時,信貸員無法維持與每位農戶的良好關系。銀行對于信貸員服務的農戶的違約行為采取扣信貸員工資的辦法,則信貸員的實際工資收入為:

其中l代表農戶的借款額。所以只有減低農戶的違約率,信貸員才能獲取預期工資的最大值,而降低農戶違約率的目標也是銀行的目標,無論農戶違約率有多高,信貸員始終能獲得一個最低收入保證rnt。并且當df/dq>1以后,信貸員在開展業務過程中就不再以追求客戶數量的最大化為目標。銀行通過與信貸員之間的特許協議,以及信貸員的效率工資規則,激勵信貸員與農戶之間建立起的互惠的自我執行機制。
筆者在對HM小貸公司調研期間,對于聲譽機制和互惠機制在實際業務開展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認知。從2000年在該地開展小貸業務以來,HM小貸公司的業務發展得很快。該公司的聯保小組制度與格萊珉銀行的聯保制度基本一致,每個聯保小組人數為4~5人,每個小組有一個小組長,小組中的組長在小組貸款戶和信貸員之間起到聯結作用。公司向信貸員支付工資,但是不向小組組長支付工資。該公司貸款對象主要是農村婦女,貸款金額最初為2 000元,現在多達50 000元。筆者在調研中發現,聯保貸款的收回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信貸員與聯保小組組長之間的長期互動建立起來的聲譽資本和互惠關系,這些互動行為具體表現出以下特點。
4.1互動頻率高
除了公司對每月信貸員的下鄉聯系工作制度規定外,聯保貸款采取按月償還利息的方式,利息先由小組組長收取,每月固定的時間,信貸員去小組組長家收取。另外,每個小組組長要保持手機通暢,公司對信貸員和小組組長通過微信、互聯網等進行培訓,并建立微信群和QQ群等溝通渠道。公司每年組織小組組長參加公司培訓活動,并給予部分小組長去外地的學習機會。信貸員與小組組長互動頻率高使信貸員能夠及時了解聯保小組成員的情況。如果出現違約農戶,信貸員會受到扣減工資的處罰,比如:信貸員的某位客戶有貸款逾期行為,該客戶未還的貸款將從該信貸員的工資中扣除,但是不論客戶逾期貸款數額是多少,扣款最多只有信貸員工資的一半。如果逾期農戶經過溝通,在后續還上欠款,信貸員原本扣罰的工資會補發,在這期間預期追回工作由信貸員負責。
4.2信息辨識采用交叉方式
雖然信貸員在下鄉開展業務的過程中,對于貸款農戶的信息了解不僅限于農戶的生產經營情況,但由于農村的人際交往帶有一定的封閉性,所以在A村的貸款戶可能就是B村貸款人的朋友、熟人甚至親戚。信貸員在與農戶溝通中往往先從共同熟知的某農戶開始,對于農戶的生產經營情況,不僅從有貸款需求的農戶中了解,也采取從與貸款人相熟的其他農戶中了解,信貸員要根據信息的一致性來對借款農戶實際生產和家庭情況作出更準確的判斷。
4.3對聯保小組組長以精神激勵為主
聯保小組組長沒有工資,小組長的通訊費都不計入公司的費用成本。對小組組長的激勵主要體現在精神激勵上。小組組長雖然都是農村婦女,但并不是留守婦女,她們都與自己丈夫一起從事生產勞動,在家庭中擁有較高的話語權。這些小組長們通過培訓活動學習到很多新的知識,并且在培訓中擴大了人際關系。每年公司都組織小組組長參與歌唱比賽和其他團體性的競賽項目,提升這些小組長參與感。
4.4小組成員間有限互惠
聯保小組成員都為同一自然村的村民,聯保小組在成立時就對小組成員進行過信息的識別與篩選。信譽不好或者被認為還款能力低的農戶已經被自動排除小組,但是實際貸款償還中,小組成員間仍然會出現不能按時還款的農戶。由于HM小貸公司采取貸款期限為一年、利息按月支付的方式,所以在貸款到期前,農戶不能按時支付利息就是農戶發生違約可能的信號,小組成員會根據與可能違約農戶關系遠近,對關系好的成員采取墊付利息的方式,保證可能違約農戶按時還息,這部分墊付的利息轉為成員之間的私人借貸。這種墊付方式不僅為違約可能的農戶緩和了還款的壓力,同時也能保證小組成員有共同良好的還款記錄,方便其他成員以后繼續貸款。
4.5小組違約成員被迫退出
小組成員中如果有一位連續不能按時還利息,小組成員之間就會產生利益沖突,這時小組長會代表其他組員督促延期付息的成員。小組其他成員會以他們所固有的價值標準判斷這個延期付息的農戶值不值得幫助,如果認為值得幫組,小組成員會對利息平均墊付,但是在聯保到期后,小組組長會婉言拒絕他繼續留在小組。如果小組其他成員認為不值得為該組員墊付利息,會在聯保貸款到期后,將這名小組成員排除,違約成員不能強求留在小組,而違約行為也讓她無法再加入其他聯保小組。在聯保貸款到期前需要支付利息,由于金額不高,為了自己以后貸款不受影響,小組成員一般接受墊付。墊付的行為雖然存在,但是數量不多,而且大多數被墊付利息的農戶都能及時向小組成員償還。
聲譽資本和互惠行為作為自我執行機制的手段,是對法院等第三方執行的重要補充。專用性的投資都與時間有關,交易者之間長期的良性互動是聲譽資本和互惠行為的基礎。增加農戶的聲譽資本和互惠關系有助于提高契約中農戶對債務契約的履約率,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和農業保險體系,農戶在遭受自然災害、疾病等意外損失時,自我執行機制的適用性就無法發揮。
主要參考文獻
[1]B Klein,KB Leffler. The Role of Market Forces in Assuring Contractual Performanc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1(4).
[2]郭忠興,汪險生,曲福田.產權管制下的農地抵押貸款機制設計研究——基于制度環境與治理結構的二層次分析[J].管理世界,2014(9).
[3]齊文娥,彭朵芬.資產專用性、交易規模及外部環境對社員履約行為的影響研究[J].南方農村,2014(7).
[4]B Klein. The Role of Incomplete Contracts in Self-Enforcing Relationships[J].Revue D économie Industrielle,2000(1).
[5]OE Williamson. Assessing Contract[J].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 Organization,1985(1).
[6]Benjamin K.Why Hold-ups Occur: The Self-enforcing Range of Contractual Relationships[J]. Economic Inquiry,2010(3).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0.089
[中圖分類號]F832.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6)12-0132-02
[收稿日期]2016-05-02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1BJL033);陜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項目(2013Z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