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同勝+朱丹
摘 要: 為提高航空裝備維修教學效率,結合航空裝備維修課程教學特點,積極開展教學組訓方式的研究。本文在分析課程特點的基礎上,主要探討精細化教學組織過程、模擬化實習組織方式、模擬+實裝等組訓方式。
關鍵詞: 航空裝備 任職教育 組訓方式
航空裝備維修課程是培養(yǎng)學員航空兵部隊機械技師崗位的實際工作需要的實踐課程,是任職院校實現(xiàn)院校人才培養(yǎng)體系與部隊崗位需求的“無縫對接”的重點課程。近年來,為培養(yǎng)“工程實踐能力見長”的航空裝備技術保障人才,狠抓實踐性教學與模擬任職培訓,積極探索緊貼教學對象特點的組訓方式,提高實習效能、增強學員崗位任職能力。
1.航空裝備維修教學主要特點
航空裝備維修課程教學的特點突出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教學環(huán)境復雜。它與理論教學存在較大的區(qū)別,不像在教室內在一個較封閉獨立的環(huán)境中,相對安靜、適宜,教學課堂是開放的,受干擾因素較多,如相鄰教學班之間相互的影響,保障車輛和設備的噪音較大等。同時教學過程中受到裝備狀況的制約,經常會遇到課前準備時飛機和保障設備完好,講解示范或實習時出現(xiàn)意想不到的故障,影響教學進度。二是教學組織要求高。教學中,教員除了對教學內容、教學設備的掌控外,還必須掌握教學組織與實施,同時具備較強的實際操作及應急處理能力。實習組織必須強調學員的組織與管理,嚴格控制實習進度和質量,嚴把安全關。三是安全問題十分突出。安全是航空裝備維修的永恒的課題,作為培養(yǎng)新師新員的航空裝備維修教學面臨的安全問題尤為突出,一方面教學設備老舊,故障率高,存在很多安全隱患,另一方面學員是新手,操作生疏容易出現(xiàn)差錯。為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實習效率,近年來一直開展教學組訓研究,取得較高的成效。
2.精細化教學實施過程
落實“緊貼崗位需求,緊貼裝備型號,緊貼保障實際”要求,運用精細化管理理念,按照“全過程推進、全要素精細、全人員參與”的思路,堅持邊研究、邊實踐、邊完善的原則,在航空裝備維修課程外場教學中,對外場教學實施精細化組織管理,研究外場精細化教學訓練方式,形成“精細、高效、優(yōu)質”的外場裝備教學組訓方式。
2.1細化教學實施過程
規(guī)范化設計航空裝備教學外場實施過程,將外場教學實施過程劃分為進場、接收學員、準備場地、復問、講解示范、實習指導、隨堂考核、恢復場地、實習講評、退場等十個環(huán)節(jié)。對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實施內容及組織方法進行細化,使教員、學員明確標準,建立正規(guī)有序的外場秩序,規(guī)范化和正規(guī)化外場教學。
2.2加強實習過程指導
學員實習時,教員要加強對學員實習過程的指導,隨時了解情況,掌握實習進度,解決學員實習中存在的問題。認真細致觀察學員的操作動作,及時發(fā)現(xiàn)操作中的錯誤和不足,分析產生的原因及其癥結,采取正確的方法加以糾正,并解答學員的疑難問題,以保證實習質量。
2.3重視維護作風培養(yǎng)
優(yōu)良的維護作風是做好飛機與發(fā)動機維護工作的重要保證。在外場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應始終貫穿維護作風的培養(yǎng),認真落實“三想、四到、四個一樣”的工作作風,重點培養(yǎng)“按章操作、依法維護”的法規(guī)意識,使學員努力樹立“認真負責、準確迅速、團結協(xié)作、刻苦耐勞”的優(yōu)良維護作風。
3.模擬化實習組織方式
在實習過程中,開展模擬“三職”訓練,就是在外場的實習過程中模擬飛機維修管理中隊長、分隊長、機械師三種職務的技術組織管理形式,它是技術管理的結構,重在技術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實現(xiàn)人才培養(yǎng)模式從技術型向“技—指—管”型人才培養(yǎng)的轉變。
3.1模擬管理結構
每個教學班級為一個中隊,根據班級人數,確定2~4個分隊,每個分隊分3個機組。這樣一個實習班級有1個模擬中隊長、2~4個模擬分隊長,6~12個模擬機械師。
3.2模擬任職職責
根據部隊實際情況,制定模擬“三職”訓練的職責要求,使模擬骨干知道自己的任務和要求,做到有的放矢。模擬中隊長的職責主要是:外場的組織實施與管理,實習秩序和實效控制和講評、教員與學員之間溝通的橋梁。模擬分隊長的主要職責:負責本分隊的上課秩序,管理分配實習過程,控制實習進度和質量。模擬機械師的主要職責:對本機組的實習負責,安排指導機組人員實習,嚴把實習安全關,調控重點部位重點人員的實習進程,確保實習按要求實施。
3.3組織管理程序
模擬中隊長、分隊長、機械師輪流擔任,輪流順序由行政班區(qū)隊長負責排出計劃,并報任課教員審批。第一步提前下達任務:教員至少提前一天與模擬任職的學員進行溝通,明確實習科目,布置預習內容,介紹實習重點。第二步指導帶教:教員根據不同學員的實際有針對性地進行幫帶,有的要解決思想上的顧慮,有的要指導具體方法步驟,有的要提示管理重點。第三步學員課堂參與:從場地布置、實習組織到結束講評,學員在教員的監(jiān)督和指導下完成。第四步教員講評對模擬骨干的工作進行講評,肯定好的做法,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要求等。
4.模擬+實裝的組訓方式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仿真技術廣泛應用,結合課程內容特點,對于綜合性較強的復雜科目,采用“模擬+實裝”的“三級跳”的組訓方法。第一級是網絡+虛擬,用網絡課程和程序訓練器,學習理論知識、熟悉操作程序;第二級是模擬,用1:1的模擬仿真教學設備,在近乎真實的環(huán)境中進行實習操作;第三級是實裝訓練,運用實裝飛機,將操作過程、角色分工、組織實施等納入其中,實現(xiàn)現(xiàn)場感知與操作活動的有機融合。
4.1“網絡+虛擬”訓練階段
通過網絡課程在課前完成相關知識的學習、熟悉相關理論知識,預知故障現(xiàn)象及處置方法。針對預習問題,利用網絡課程平臺,在線答疑。
4.2模擬訓練階段
通過模擬訓練設備,使學員感知實裝環(huán)境,熟悉儀表、電門、開關位置與操作手感,練習操作程序。
4.3實裝訓練階段
通過外場實裝訓練,讓學員親歷實裝操作及協(xié)同工作的整個過程,體會真實現(xiàn)場情景和各個環(huán)節(jié),并培養(yǎng)學員的實際操作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崗位任職能力,以及優(yōu)良維護作風和安全意識,樹立“極端負責,精心維修”的職業(yè)道德精神。
參考文獻:
[1]吳曉義.《教學模式》[J].1995年12月.
[2]劉同勝.基于能力本位的裝備維護教學實踐[J].考試周刊,20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