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貽康
大量的精華古詩詞被選入小學語文課本中。它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是學生近距離接觸、感受中華文化的一個窗口。如果學生能有效地積累古詩,不僅能啟迪他們的心智,豐富人生內涵,更是對培養他們熱愛祖國古代文化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我們現在的古詩教學中學生興致不高,積累少,缺乏基本的審美和想象能力。在近幾年的故事教學中,我總結了以下幾點方法。
1. 激發興趣,主動參與。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某件事有了興趣,就會主動去做好它。所以,教師應該培養學生對古詩的興趣。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其思維處于正在發展的階段,而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記憶力也處在最強的階段。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加強對于古詩詞的背誦和朗讀。讓學生在朗誦古詩詞的同時注入自己的感情,理解作者寫作的心態,這能夠使得學生在古詩詞學習過程中對古詩詞的理解更加深刻,并真正了解古詩詞的文化。從小,許多家長就讓孩子誦讀《草》《絕句》《鵝》等詩句,為孩子打開了一道進入古詩學習的大門。進入小學之后,學生接受了一系列教材規定的古詩學習,但光靠這些遠遠不能讓學生領略到古詩的神韻,愛上這一優秀的傳統文化。對此,教師應采取一些措施讓學生愛上古詩。教師可以在上課鈴響了以后,安排學生背一到兩首古詩。課后,讓學生無論在校園的何處都手捧著一本古詩文集,靜心朗讀,體會古詩在校園環境熏陶下的魅力。這樣日積月累,學生不僅可以積累到很多古詩,而且還會對它們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習古詩,其難度也會大大減輕,愛上古詩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
2. 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教師在課堂中運用如多媒體教學等方法,讓學生感受除了字體以外的畫面感,聆聽古樸典雅的音樂詩詞,營造出濃郁的課堂氛圍,也是很好的激勵興趣方式,更是傳統教學無法做到的。如杜甫的《絕句》,學生從中感受有山、有水、有雪、有黃鸝、有小船的美景,這些都是通過多媒體傳達出來的,以美的氛圍,為學習古詩做好鋪墊。再加上老師對這首詩背景的介紹,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更容易融入古詩的學習。
3. 聯合想象,深入理解。古詩詞之所以流傳百世。是因為其運用了金蓮的語言而達到了生動的意向,營造出作者當時的氛圍,讓讀者進入遐想。在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對于古詩詞意境的重現,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教師還可以通過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如在古詩《游園不值》的教學中,是一首描繪春色的詩詞。在“一枝紅杏出墻來”一句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這句詩詞進行詩詞外的遐想,院子為什么只有一枝紅杏出來?院子里還有什么景色?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觀察和閱歷,對院子里的景色進行想象。這種方法就是由點到面,逐步深入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并且在交流的過程中,還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4. 注重教師隊伍的培養。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占據著重要作用。因此,有一批優秀的小學語文教師是提高古詩詞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小學生正處在開始明白事理的起步階段,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的成長產生極大的影響。在學生的學習道路上,小學是一個關鍵的階段。小學語文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尤其對于古詩詞教學來說,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可以直接提高學生對于古詩詞學習的積極性,并使得學生的小學語文成績得到提升。但仍有些教師偏離古詩詞教學的目標,完全為完成任務而教學,只是淺顯的說明,不講解詩詞的意境,學生很難對古詩詞產生興趣。因此,為了達到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目標,提高古詩詞的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是重中之重。
總之,古詩詞教學在小學階段占有很大的比重,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我們應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改正不足,完善教學體制。小學語文的古詩詞教學工作十分重要,而古詩詞又是漢語言文化的魅力之所在,因此,提高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質量非常必要。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探索,努力找出更好的古詩詞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