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國際貨物運輸保險》課程是普通高等學校國際貿易專業的主干課程。本文根據該課程的特點和創新創業教學要求,探索構建以“一個目標、一個引導、一個主體、兩個基地、教學方法和手段多樣化、管理監督制度化”為核心內容的《國際貨物運輸保險》課程教學模式,使學生更好更快地完成從理論到創新創業的過渡,從而實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關鍵詞:國際貨物運輸保險;創新創業;教學模式
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社會越來越關注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而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有賴于創新創業教學模式的建立?!秶H貨物運輸保險》(簡稱《國際貨運保險》)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極強的課程,學習《國際貨運保險》這門課的最終目的是在外貿工作中形成實踐能力,所以有必要構建《國際貨運保險》課程創新創業教學模式,使學生更快更好地完成從理論到實踐的過渡,從而適應社會的需求。
一、構建《國際貨運保險》創新創業教學模式
創新創業教學模式是根據創新創業教學的需要,建立起來的一種優化創新創業教學的方法論,它為創新創業教學的具體實施提供選擇路徑和操作方法,是為創新創業教學課程服務的平臺。
1.《國際貨運保險》課程創新創業教學模式的框架
《國際貨運保險》課程創新創業教學模式主要是指以《國際貨運保險》課程為核心進行專業訓練,以國際貨運保險基本理論與技能為依據,形成動態的課程結構和課程內容,在掌握適當專業理論基礎的同時培養學生基本技能、基本素質,為進一步培養學生專業應用能力奠定基礎,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保留適度空間。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國際貨運保險》課程的特點,探索構建以“一個目標、一個引導、一個主體、兩個基地、教學方法和手段多樣化、管理監督制度化”為核心內容的《國際貨運保險》課程創新創業教學模式。具體來說,一個目標指《國際貨運保險》課程創新創業教學模式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教學目標;一個引導指創新創業教學以教師為引導,通過建設一只“雙師型”師資隊伍,切實起到引導的作用;一個主體指創新創業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在創新創業中自我約束、自我培養;兩個基地指校內實訓基地與校外實訓基地的建立;教學方法和手段多樣化指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目標,不斷探索和嘗試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管理監督制度化指完善各種創新創業教學文件,加強創新創業教學管理,同時通過創新創業教學質量評價與監督體系,確保創新創業教學的質量。如下圖所示:
2.《國際貨運保險》創新創業教學模式的特點
(1)以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為支撐
《國際貨運保險》課程創新創業教學模式的重點是探索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和創新創業教學的結合,創建網上共享創新創業資源。根據《國際貨運保險》課程的特點,我們在實驗室進行網上創新創業教學平臺的建設,選用適合不同層次教學要求的教學軟件進行仿真在線教學。我們充分利用國際貿易中心配備的國際貿易模擬操作軟件的相關部分,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模擬操作環境,將國際貨運保險各環節在計算機實驗室的模擬環境中得以實現,使學生掌握投保、繕制投保單和保險單,申請損失檢驗、索賠等國際貨運保險操作技能。網上創新創業教學平臺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學生可通過互聯網登陸的方式完成實訓任務。實訓結束后,通過軟件管理系統,完成實訓成績的上交、查詢。教師在網上完成實訓成績的批閱和自動匯總,實現實訓成績的網絡化管理。該平臺準備于2017年應用于《國際貨運保險》的創新創業教學。
(2)確立學生主體地位
現代社會是終身學習的社會,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卻是階段性的,因此,創新創業教學除了為學生提供最前沿的專業引導,使學生能夠承受現代社會競爭的壓力,適應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要求,還要重視提高學生對專業發展的自我適應能力,以滿足學生畢業后自主學習的需要,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實際工作需要。因此,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創新創業教學精神的體現?!秶H貨運保險》課程創新創業教學的主體是學生,為充分發揮學生這一主體地位,使其在創新創業中自我約束、自我培養,在創新創業教學中要緊密圍繞《國際貨運保險》的理論知識體系,以學生的能力培養、素質教育為教學目標、以學生的行為為教學形式的中心開展創新創業教學。
國際貿易業務在工作實踐中分工較細,發展迅速,不同的崗位要求不同的知識技能。在具備相同的專業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知識專長,呈現多樣化、廣泛性的發展特征。我們必須根據創新創業教學內容為他們選配合適的創新創業項目,以滿足學生需要,使學生的知識結構呈現多元化發展。
(3)加強教師的引導作用
《國際貨運保險》課程創新創業教學模式強調教師在教學中的引導作用。教師設定幾個方向性題目,引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積極思維,自己確定題目,并在教師引導下創設實訓內容,充分發揮學生潛能,培養其創新能力。在實訓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完成實驗,并積極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既要有較強的理論水平,又要有較強的創新創業操作技能,即建立一只“雙師型”教師隊伍,才能達到創新創業教學的目標。為此我們組織教師開展社會調查、對教師進行特色培訓、聘請有豐富創新創業經驗的專家作為兼職教師等。
(4)改變單一的講授方式
對于學生來講,創新創業教學是國際貨運保險知識的應用過程,培養的是其應用國際貨運保險知識的基本能力和專項技能。因此,對于教師來講,要根據既定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積極采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整合知識和經驗,并通過解決創新創業問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創新意識和獨立人格。同時,要加強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不斷探索和創新。
二、《國際貨運保險》創新創業教學模式的實施
在《國際貨運保險》課程創新創業教學模式框架下,我們具體制定了創新創業教學實施方案。一方面,在課堂教學中理論與實踐并重,創新教學方法,使學生在理論基礎上,具有較強的創新創業能力;另一方面,校內、校外實訓共進,按照應用性大學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操作技能,使其在社會中更具競爭力。
1.教學方法不斷創新
(1)研究性教學方式
在創新創業教學過程中我們致力于創設一種類似研究的情境,使學生在學習中具有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行積極的探索,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最終能獨立思考、判斷、評價、選擇、創造,視野開闊,即所謂的“研究性教學”。研究性學習使學生自覺端正學習態度,在探索求知的學習過程中,將外在知識轉化為內在經驗,從而增進學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動手能力。研究性教學突破了單一的理論知識傳授,通過問題意識的形成把學生引向社會創新創業。問題意識的形成、累積與擴展,這就是研究性教學的根本所在。具體操作采用布置創新創業作業、安排社會調查、論文或實習等方式。
(2)案例教學方式
案例教學是一種對未來工作和社會實踐的體驗方式,通過案例創設一個真實的環境,將學生置身于國際貨運保險實務中,處理各種復雜的創新創業問題。學生將接觸各式各樣、各種類型的案例,以當局者的身份解決問題。這是一種在教學過程中以實際發生的各類國際貨運保險案例作為資料,要求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對其進行理解、分析、提出解決方案,并在師生之間、同學之間進行探討、交流的教學形式。案例教學法一改學生被動、消極地接受知識的狀況,通過讓學生嘗試解決問題的方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內化知識、獨立思考、綜合分析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用案例解釋某一知識點,也可以播放國際貨運保險綜合案例,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3)合作學習方式
合作學習是以目標設計為先導,以小組活動為基本教學形式,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而進行的創新創業教學形式。例如,在《國際貨運保險》課堂上讓學生扮演國際貨運保險實務中的角色,模擬實務流程,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一組學生扮演投保人選擇保險公司和險種,填制投保單,申請損失檢驗、保險索賠等創新創業模擬,另一組學生扮演保險人進行承保、理賠等創新創業模擬。合作學習方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專業成績,改善班內的社會心理氣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社會技能。
(4)課堂演示方式
課堂演示方式是通過一定的教學媒介演示和解說實務操作過程的創新創業教學形式。如通過展示真實的投保單、保險單等演示講解各種保險單據的填制;通過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軟件的演示;觀看國際貨運保險業務教學錄像片等。演示方式一方面有利于學生建立感性認識,提高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和可理解性,另一方面有利于集中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注意力,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
2.整合校內外創新創業教學資源,建立了國際貨運保險實訓基地
(1)校內實訓基地
校內實訓基地主要設在實驗室,為學生校內實習提供了良好的軟、硬件配套設施。我們準備在國際貿易實驗室進行國際貨運保險業務模擬實訓;在商品交易中心進行國際貨運保險條款的擬訂實訓;在語言培訓中心和語言環境模擬中心強化訓練學生的國際貨運保險商務英語。通過校內模擬實訓,讓學生在仿真環境中進行崗位模擬訓練,業務能力明顯提高。
(2)校外實訓基地
建立校外實訓基地是實現創新創業教學作用的重要途徑。目前學院正積極聯絡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準備建立穩定的協議式的校外實訓基地,為學生和企業架起了一座共同發展的橋梁。組織學生實踐教學、現場訓練、就業實習,積極開展諸如投保、索賠等業務,讓學生比較深入地了解和熟悉國際貨運保險業務的工作環節、流程等實際情況,達到理論與創新創業的融會貫通,并滿足了崗位技能的訓練以及企業對國際貨運保險業務知識的要求。走向社會,了解本行業的發展狀況和發展方向,鼓勵學生為社會、企業服務,鍛煉并提高學生的工作能力。
總之,選擇一種課程創新創業教學模式,意味著選擇了相應的課程理念、課程目標和課程開發方法,意味著帶來新的學習和施教取向。它不僅影響著實習設備的配置和布局,而且直接影響著創新創業教學效果,進而影響著教育質量和特色的形成以及改革和發展的走向。我們將構建并進一步完善《國際貨物運輸保險》課程創新創業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吳樂.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課程的教學實踐與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2,(35):26.
[2]任冉.高職高專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課程教學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3,(7):60-61.
作者簡介:王雅楠(1976- ),女,遼寧綏中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