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旅游業穩定發展的關鍵保障,良好的環境資源能夠將更加優質的旅游服務提供給廣大游客。要想推動我國旅游業向著更快、更好的方向發展,必須要從根本上提高對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視,通過加強環境保護力度的方式來帶動旅游業的進步。本研究主要結合我國旅游業及環境保護工作的發展現狀,闡述了二者間的關系,并分析了中國旅游業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環境問題,總結、歸納了實現中國旅游業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以期待更好地指導旅游業的發展、進步。
關鍵詞:環境保護;旅游業;可持續發展;對策
在社會和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國內旅游業也呈現出蓬勃的發展趨勢,但就旅游業的發展現狀來看,其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例如:環境保護工作不到位、污染現象嚴重等,極大的制約了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開展環境保護與我國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能夠利用長遠的眼光看待旅游業的發展,明確旅游業今后的發展方向,從而實現旅游業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一、環境保護與旅游業的關系分析
從基礎定義的角度來看,旅游業為第三產業,主要指的是集旅游景點、旅游景區、飯店和旅行社等主體為一體的綜合性行業的統稱。旅游業、環境二者相互影響和作用,資源導向是旅游業最顯著的特征,旅游資源依托于生態環境,如果無法保障生態環境的質量,必然也會對旅游業的發展造成一定干擾。就旅游景點的歷史發展狀況來看,其運行效果、吸引力強弱及景點質量均與環境保護工作質量直接相關。所以要想實現旅游業的穩步發展,必須要全面落實環境保護工作,改善環境質量,為旅游業提供堅實的基礎保障。提高環境保護工作質量一方面可以促進景區當地經濟發展,改善當地居住環境,另一方面還能夠使旅游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二、中國旅游業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環境問題
1.自然生態層面下的旅游資源環境問題
在旅游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旅游資源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在自然生態環境方面體現的尤為明顯。首先,水資源污染現象嚴重,水資源短缺成為一項嚴峻的問題。國內當前缺乏科學的水資源開發方案,存在嚴重開發不當的狀況,惡化了水資源短缺的狀況,一些含有水景的景區數量逐漸減少,使旅游生活用水的可利用量也明顯降低。此外,還存在較為嚴重的水資源污染現象,在旅游景區中很多生活污水、工業廢水肆意排放,使大量旅游水資源被污染。
其次,部分旅游地區中存在水土流失的狀況,在開發、利用旅游資源的過程中,只關注利益的最大化,并沒有注重對植被和地形地貌的保護,致使原有的地貌形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水土流失問題日益加劇。旅游景區的賓館、水庫、公路等周邊地區的水土流失狀況非常嚴峻,不僅破壞了該地區的生態環境,也給景區帶來極大的經濟損失。
然后,近年來旅游景區大氣污染問題也逐漸被提升議程,同其它環境污染問題不同,大氣污染可能會出現跨區域蔓延的狀況,影響范圍較大,對旅游業造成影響的同時,也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很大的威脅。大氣污染主要體現在氣候改變、酸雨及粉塵污染三個方面,人們排放的有毒氣體對臭氧層造成極大的破壞,氣候溫度呈現出不斷升高的趨勢,海平面也逐漸升高,甚至一些海邊旅游景點面臨湮沒的危險。大氣污染物還會通過酸雨的形式對水資源、土地造成污染,長期還會導致景點建筑文物被嚴重腐蝕和損壞。這與氣候和酸雨兩大環境污染不同,粉塵污染的危害在于降低旅游資源的整體質量,使粉塵顆粒在空氣中進行傳播,對旅游者的觀賞體驗造成極大的干擾。
之后,作為旅游環境問題的一種特殊表現,生物旅游資源的降低也對旅游業的發展造成了極大的阻礙。雖然我國在生物旅游資源方面擁有天然的優勢,然而因為人們缺乏正確的開發和保護理念,未將生物資源保護工作落實到實處,導致生物的種類和數量銳減。生物旅游資源的破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很多珍貴生物的種類快速減少,瀕臨滅絕,觀賞性較強的植物數量呈現出下降的趨勢;(2)森林資源明顯減少,我國當前的森林覆蓋率比全國水平要低,人們肆意的砍伐和占用林地面積,凈化空氣的樹木明顯不足,影響了旅游質量。
2.人文社會層面下的旅游資源環境問題
旅游資源環境問題在人文社會方面也有著充分的體現,不利于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首先,旅游景區的很多文物破壞、污染狀況非常嚴重。隨著游客的不斷增多,景區的接客量越來越多,亂寫、亂吐痰、亂扔垃圾、違規捕魚、違規照相等游客不文明的旅游行為都危害了文物古跡。
其次,在一些充滿神秘感和少數民族特色風情、文化的旅游景區中,游客并沒有遵循當地的風俗習慣,褻瀆了當地民俗文化,給當地景區民俗帶來了很大的沖擊。一些商業人員利用景區民俗文化來賺取利潤,使民俗文化的本質和內涵發生了改變,均嚴重危害著旅游業的持續發展。
最后,旅游景點的民族文化藝術逐漸消退,很多藝術文化朝著低俗的方向發展,無法體現出旅游景點的優秀傳統文化。旅游景點在向游客銷售禮品的過程中,過分重視禮物的外觀和新奇性,禮品所蘊含和代表的優秀民族藝術文化根本得不到體現和展示,旅游市場中充斥著大量劣質的產品。
三、實現中國旅游業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
針對上述問題,為了更好的促進我國旅游業的發展,應進一步強化環境保護力度,協調處理環境保護工作與旅游業的關系,通過良好和充足的環境資源來推動旅游業的發展。實現中國旅游業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對策如下:
1.基于旅游資源開發的可持續發展對策
旅游業發展的核心基礎就是旅游資源的質量,而旅游資源的關鍵在于環境,只有確保景點環境才能夠吸引更多的游客,充分發揮旅游資源的價值,提升旅游景觀的效益。自然旅游資源是在長期的積累和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具有不可再生的特點,所以實施旅游景點的保護工作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要制定出健全、完善的自然旅游資源開發規劃,按照一定的流程循序漸進的開展旅游資源保護和利用工作,構建出高質量的旅游設施和旅游景點。
應將建設旅游設施與開發、利用旅游資源兩項工作整合起來,秉承科學性、計劃性的原則和理念,全面貫徹和落實旅游業和環境保護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在制定旅游資源開發工作的過程中,必須要考慮旅游資源開發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確保規劃制定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按照一定的順序和步驟來開發旅游資源。還應盡量于自然保護區外實施旅游設施建設工作,最大限度的保護自然景觀,理性的開發和規劃自然旅游資源的開發和使用力度,保持環境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復能力,避免出現盲目開發的狀況,降低對生態自然環境造成的破壞和影響。
2.基于旅游企業經營的旅游業可持續發展對策
在實現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旅游企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旅游企業必須要認識到自身承擔的職責,有效落實環境保護工作,減少資源的浪費,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對環境的污染,以發展和動態的視角來開展旅游業務。承運、組織旅游活動的主體就是旅游企業,其在執行旅游業可持續發展規劃時,需要從以下幾個角度入手:一要開拓全新的環保型旅游業務,研發設計出農業、森林及生態等生產環保型的旅游產品,并對旅游目的地進行科學的挑選和設計,以免脆弱的生態地區再次遭受破壞和污染,在確保旅游景點具有較強恢復能力;二要對旅游時間、人數進行科學的管控和限制,對游客的消費行為進行積極的引導,提升游客的環境保護意識,使游客能夠自主約束旅游和消費行為;三是增強導游的生態旅游理念和理論知識,將生態環保內容更加有效的傳輸給廣大游客。
作為旅游接待設施的一大主體,旅游飯店在落實旅游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工作中也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飯店要將“綠色、生態”作為經營的主要理念。具體對策如下:(1)對飯店生活廢舊物品進行分類回收和利用,降低垃圾的排放量,并在旅游飯店內推廣使用節能環保型的設施和清潔能源,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減少空氣中有害氣體的含量;(2)減少水資源的浪費現象,通過有效的節水措施來實現水資源效益的最大化,緩解資源短缺的問題;(3)向游客提供可再生旅游產品,避免使用一次性、污染性較大的產品。
3.基于旅游消費行為的可持續發展對策
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游客的消費行為有著緊密的聯系,只有保障消費行為的規范化和理性化,才能夠有效的推動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基于旅游消費行為的可持續發展對策如下:(1)明確當地旅游景點的風俗文化,將旅游目的調整為感受民俗文化藝術魅力,遵守當地風俗習慣,在觀賞旅游景觀的過程中,不要做有損文物的行為;(2)約束自身的旅游和消費行為,將垃圾存放到規定地點,并收集好旅游過程中產生的垃圾,避免垃圾對景觀環境造成破壞,爭做文明旅游者。在收集和處理旅游垃圾的過程中,要按照不同的類型來處理垃圾,對具有利用價值的垃圾進行進一步的使用,優化旅游景點的生態環境質量,提升游客的旅游體驗和感受;(3)游客要減少一次性消費產品的使用,例如: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碗筷等,這些一次性餐具在較長的時間內很難被降解掉,還會對土壤資源造成嚴重的破壞,使用一些可降解的綠色和環保型餐具。游客要主動參與到有益的生態環境保護活動中,為旅游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貢獻自身的力量,推動旅游業和環境保護工作的均衡發展。
4.基于旅游管理機構和政府部門的可持續發展對策
旅游管理機構和政府部門在實現中國旅游業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必須要充分發揮政府部門和管理機構的主導作用,針對不同地區旅游區的實際狀況,制定出配套的旅游業可持續發展政策,并出臺一系列的環境保護制度。在健全的法規體制的保障下,要基于責任、義務相統一的原則來規范和約束旅游資源開發者的行為,嚴厲的懲治破壞旅游景區環境的行為。
政府機構和旅游管理部門加大對環境保護與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宣傳和推廣力度,將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深入到旅游企業、游客心中,從而使旅游業向著更加科學化、規范化和綠色生態化的方向發展。除此之外,旅游管理機構和政府部門還要構建一套可行性和實用性較強的可持續發展規劃,綜合性的分析環境的適應性,創建出全新的生態型旅游區,對旅游區的污水處理、生物保護和地形地貌保護工作內容進行細化。開發旅游資源時,一定要全面貫徹落實適度性的原則,把握好生態旅游資源開發和保護工作的重難點,避免對資源和環境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壞。
四、結語
綜上所述,從我國當前旅游業的發展狀況來看,將旅游業與環境保護工作整合起來,實現旅游業與環境保護工作的協調發展已經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通過有效的環境保護措施一方面能夠優化生態環境,另一方面還能夠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充足的資源保障。應基于整體性的角度,統籌性地把握各方面的要素,將旅游資源開發、旅游企業經營、旅游消費行為、旅游管理機構和政府部門作為切入點,使旅游業與環境保護協調起來,從而推動旅游業的穩定、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薇薇.生態旅游的環境問題及可持續發展探析[J].現代園藝,2016(10).
[2]劉文彬.論我國國內旅游消費的現狀與趨勢[J].湖南社會科學報,2007(2):118-1201.
[3]張小利.大眾旅游、生態旅游與可持續旅游發展[J].廣西社會科學,2007(01).
[4]李敏.論我國旅游發展中的環境問題及保護策略[J].科技信息,2008(11):2061.
[5]毋茜,楊哲,張子儼.生態旅游相關理論基礎[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6(01).
[6]韓莎莎.從環境法角度反思旅游景區生態環境保護[J].學理論,2012(06).
作者簡介:楊婷婷(1993.09- ),女,漢族,重慶市渝北區人,長江師范學院管理學院在讀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