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曉雨
俗語講:立春天氣晴,百事好收成。立春過后,天氣轉暖,春耕即將開始。放眼田間地頭,到處呈現出一番人勤春早的景象。年初以來,鶴崗市農村信用社認真貫徹落實省聯社年初工作會議精神,積極響應黑龍江省政府落實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傾力支持現代化大農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支農、惠農、富農”政策,深入推進金融服務進村入社區、陽光信貸和富民惠農創新“三大工程”和“十領域百千萬”工程建設,把支持備耕春耕生產作為重要任務。
多策并舉,早謀劃、早部署、早落實、早見效,大力籌措資金,強化信貸營銷,改善金融服務,推行便民措施,為全市備耕春耕提供強大的資金支持,給廣大農民朋友送去了“及時雨”,彰顯了支農主力軍作用,真正做到了資金“取之于農,用之于農”。截至目前,全市涉農貸款余額274,211萬元,較年初增加47,111萬元,占各項貸款余額的54.29%,極大地緩解了農民備春耕生產的燃眉之急,為今年農民增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是行動“快”。為爭取工作主動,鶴崗市農村信用社在春節前就召開會議進行專項部署,所有網點迅速采取劃片包村、預約辦貸、上門調查等形式細化客戶群體和資金支持額度,深入農戶家中做好“三個調查”、“四個優先”,即農戶基本情況調查、生產經營情況調查、資金需求調查,做到心中有數;對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優先發放,對傳統糧食種植戶貸款優先支持,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特色種植的農戶優先辦理,對購買種子、化肥、農膜、農藥等農資的農戶和個體工商戶優先滿足,受到了各級領導的高度贊譽及廣大農民的歡迎,有力地保障了備春耕生產的順利開展。截至目前,發放備春耕生產貸款7.82億元,支持水稻種植157萬畝、玉米種植105萬畝、特色種植0.2萬畝。
二是工作“實”。為保證支農資金的充足,鶴崗農信社發揮點多面廣優勢,不斷加大吸存攬儲力度,大力組織籌措支農資金,年初以來新增存款61,313萬元,從而進一步滿足了支農資金需求。轄內縣級聯社緊緊圍繞地方政府提出的農業發展戰略,大力支持現代化大農業,重點向龍頭企業、合作社、種糧大戶等涉農領域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截至目前,全市支持龍頭企業20戶,貸款金額21,893萬元;支持專業合作社16戶,金額3,311萬元;支持種糧大戶16戶,金額457萬元;支持設施農業10戶,金額2,790萬元;支持土地規模經營貸款3,304戶,金額29,201萬元。同時,開展送技術、送信息下鄉活動,主動幫助農戶預測市場、選準項目,并積極聘請農業技術專家,走進村屯,因地制宜地舉辦各種種養殖及農業科普知識宣傳、講座等,提供“送信息、送技術”等一體化“金融套餐”服務。
三是渠道“廣”。鶴崗農信社積極構建便捷的農村金融支付服務體系,打造普惠金融。鶴崗農信社60個營業網點,實現了鄉鎮物理網點和現代化支付系統全覆蓋。加大電子銀行業務建設,擴大ATM和POS等電子機具的布設覆蓋面,實現了“鄉鎮有網點、村屯有服務、手中有鶴卡”的服務格局。農信社銀行卡省內免收手續費,企業網銀、個人網銀、手機銀行和電話銀行全部開通,初步形成“物理網點+自助設備+農村金融服務站+網絡金融”四位一體的農村金融服務渠道。在村屯布設農民自助服務終端,使農村地區特別是偏遠地區農民享受到了“足不出村存取款,田間地頭能轉賬”的零距離服務,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全市農信社布放各類電子機具870臺,布設農民自助服務終端73臺。發行銀行卡53.5萬張,業務辦理惠及219個村屯及310個連隊、17.5萬戶農村人口。
四是服務“優”。鶴崗農信社全面推行優質服務,開辟農戶信貸“綠色通道”,狠抓三個關鍵環節,即完善貸款流程,安排放貸順序,提高辦貸效率;增加放貸窗口,延長工作時間,充實工作人員;班子成員深入一線,靠前指揮,督導檢查。出臺多項惠農政策,實行農戶貸款公開承諾制度。年初以來,農信社調整貸款方式,變三五戶聯保為兩戶互保,延長貸款期限,降低貸款利率,靈活定價,多項惠農政策得到廣大農民認可。實行農戶貸款公開承諾制度,限時服務,公平廉潔辦貸,提高服務質量。為防止坑農害農事件,農信社開展“從嚴治社”活動,設置高壓線和底線,公開省、市、縣三級監督舉報電話9部,從嚴懲處借貸款之機吃、拿、卡、要等行為,切實保障農民權益,樹立農信社良好的社會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