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紅 (烏魯木齊市工人文化宮 830000)
?
論群眾文化
——廣場文化
孫小紅(烏魯木齊市工人文化宮830000)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群眾文化活動的基本形態呈新的走向,人們的文化活動已從被動轉變為主動參與,組織帶動、基層聯動的現象層出不窮,自我表演、自我娛樂、已經成為當前群眾文化活動的主旋律,而廣場文化也就成為近年來的一個新名詞。
其實,很早就有了這種文化。在遠古時期,祖先們為了生存而努力,當時生存環境惡劣,人們除了繁衍后代和狩獵之外,并沒有時間來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祖先們在惡劣的環境中,依靠集體生存和發展了下來。后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們在勞作之余有了空余時間,便很自然的聚集到了廣闊的場地中去,廣闊的場地便是我們所說的廣場,開展一些文化活動來娛樂自己,這也是廣場文化的起源。直到今天,廣場文化還具備自娛性、兼容性以及親和力等方面的屬性。現在科學技術非常發達,我們有必要認真的探討廣場文化的各個方面,提出做好廣場文化建設的策略,從而更好的提高整個城市的文化品位。
廣場文化是群眾文化的重要部分,并且開展廣場文化活動主要是利用城市中的空地、體育場、公園等場所來進行群眾文化的開展。經過仔細的探究可以發現,廣場文化活動可以分成下面幾項重要形式。
1.固定式指的是合理的利用那些固定的空間和場地來開展廣場文化活動。比如烏魯木齊的市民可以在南湖廣場、文化宮等地方開展一些文化活動,也可以在百盛等商業中心來開展一些促銷活動,這些形式的活動數量開展也比較多。
2.流動式指的是在沒有固定的空間和活動場地中進行了各種活動,這也屬于廣場文化的一種延伸。比如民間特色的展演以及巡游等。
3.半固定半流動式指的是有固定場地來開展活動,但是其活動又不僅僅局限在主場地中的活動。比如趣味運動會,烏魯木齊市工人文化宮,每年都會和市體育局聯合進行群眾趣味運動會的舉辦,人民群眾非常喜歡這種運動,并且很多單位也會接到邀請參與到活動開展中去。
4.自由式指的是比較松散沒有組織的文化活動。
5.自發式指的是人們利用公園等場地來開展的文化活動。比如露天進行的各種活動舞蹈。
6.盲從式指的是人們由于好奇,盲目的參與到活動中去。比如,有幾個人在空地上指指點點某一處,不久后,便會有一些人去看他們指的什么,最后聚集了很多人,這些人都不知道發生了什么,而一開始指指點點的人已經不見了,這便是盲從式的活動。
7.開放式指的是在遵守游戲規則的情況下,自由進行的各種活動。
8.半開放式是指為保障活動的順利進行而設定一定的限制區域,安排或指定一定的參與個體,而限制區域以外則可自由參與的活動。
9.臨時式是指根據一定的事件而舉行的群眾性集會等。
10.定期式是指圍繞一定的主題,固定于某一時間舉行的活動。例如,烏市工人文化宮每年6月舉行的全市乒乓球比賽。
11.不定期式是指根據一定的主題按需隨時舉行的活動。例如烏市工人文化宮會不定期的進行送圖書下鄉活動。
廣場文化的基礎是群眾文化,引導則是專業文化、主體是人民群眾,目的是為了滿足群眾自身的精神需求。廣場文化的內容比較多。我們都指導,廣場文化能夠很好的將其所處時代的本質精神反映出來。隨著社會時代發展的進行,時代精神也會發生變化,廣場文化也會隨著其變化而更新。在我國成立初期,人民群眾經濟方面比較落后,廣場的作用也是慶典和集會。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物質文化發展速度不斷的加快,無論是國家還是人民群眾都更加重視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設,特別是現在,群眾自發組織的相關文化活動開展的如火如荼。廣場文化內容豐富程度遠遠超過了以往的時代。廣場文化的載體主要是審美和文化意味都比較豐富的藝術性活動。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比較多,其不但可以包含通俗和業余的藝術,還可以包含專業和高雅的藝術;不但可以包含舞臺演出,還可以包含民間藝術和像風民俗等表演。有戲劇舞會、書畫攝影、卡拉OK,又有文藝比賽、音樂欣賞、民間絕活,廣場文化老少皆宜,真正的做到了雅俗共賞。如廣場交誼舞會、廣場流動式的各種展覽、節日慶典、集會及演出等活動。城市的廣場文化活動和農村的廣場文化活動也存在一定的差別,比如每到節日和慶典的時候,城市中都有一些集會和文藝演出等類型的活動。而農村的條件比較差,往往只會有地攤戲、游行等一些規模比較小的文藝活動。但是無論在城市中還是在農村中,廣場都給人民群眾提供了良好的氛圍和空間,各種藝術都匯集在廣場中,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進步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我國城市文化中,廣場文化也廣受人民群眾的喜愛。并且廣場文化的豐富也增加了城市的動感,讓其更具色彩,能夠很好的展示城市文化的個性。并且廣場文化把體育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商業文化很好的融為一體,能夠方便民間政府互動的進行,廣場文化在城市文化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廣場文化,指的便是,城市廣場中的一些文化現象和廣場中展示的相關文化。其包含了廣場配套設施,也包含了各種展示的民間藝術以及人民群眾在廣場中進行的各種活動。
廣場文化具有明顯的公共性。在城市中,廣場是公共生活的集中區域,能夠很好的體現政府的公益性,能夠展示城市公共文化。廣場是城市中的重要公共空間,也是市民休閑、社交的重要場所。由于其公共性的存在也直接決定了廣場文化的路線必須是平民化路線,不但需要提高文藝演出的質量,也必須保證內容能夠做到雅俗共賞。與此同時,公共性也直接決定了廣場文化的主體是人民群眾,若是人民群眾沒有很好的參與進來,那么廣場文化也就沒有什么意義。
節慶性是廣場文化的另一個重要特點。廣場本身便是為了公眾集會方便而產生的,這也直接決定了廣場文化應該具有節慶色彩。現在的廣場也進行了各種節慶的舉辦,其中包含了文化藝術節。廣場文化的這個特點也決定其應該有比較熱鬧的氛圍和比較宏達的氣勢,若是沒有節慶的氛圍,那么便很難吸引更多的人民群眾,廣場文化氛圍也很難形成。
各種體育和文藝活動時廣場文化的重要載體,節慶活動的開展也需要藝術活動來配合和支持,這也導致了其具有審美性特點。文化體育活動對于人民群眾而言,是比較高壓的活動,比如專業的文藝晚會和廣場交響樂等,其審美性比較強。即便是有些活動的目的是為了自娛自樂,比如健身和跳舞等,其中也包含了審美的因素。廣場文化所具備的審美性本身便具有寓教于樂的作用,其對公共文化素質的提高有著重要作用。這也導致了廣場文化又稱為了公眾開展審美教育的場所。
此外,廣場文化的特點還有:
1.自娛性。對于廣場文化而言,自娛性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征。廣場是一個露天場所,除了有一些演出外,需要群眾組織的活動更多,其活動組織也是為了群眾自娛自樂,人們會選擇自己的方式來娛樂,讓自己更加的放松。
2.時代性。廣場文化能夠體現人們追求真善美、文明、和諧以及高尚,這也是否定和地址封建迷信以及低俗文化的一種重要手段。廣場文化和時代發展相適應,能夠將時代特征以及群眾的文化品位很好的體現出來。
3.親和性。廣場文化活動本身便是開放的,這也讓觀眾能夠很好的和表演者互動,親和力比較強。
4.兼容性。廣場本身便是沒有限制的,所有人都可以進入到廣場中,大家一起活動。在廣場中,人們可以表演也可以觀看,并且人們的身份地位都是一樣的,能夠更加自由自在的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接受文化熏陶,找到屬于自身的樂趣,展示自我的特點和優勢。并且廣場文化可以包含各種文化形式,各種文化形式也能夠在廣場文化中發揮出自己的作用。
由此我們能夠發現,廣場文化存在其獨有的特性,并且其影響力和生命力都非常強大,這便要求我們必須認識到廣場文化的重要性,并研究和引導廣場文化,將其積極作用發揮出來,利用廣場文化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水平,并以此為基礎來提高整個城市的品位。
我們需要將廣場文化的功能發揮出來,特別是其文化維系和文化承載的功能。想要提高市民的精神生活質量,做好廣場文化活動時一個重要手段。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以及文化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對精神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所以必須探索提高人民群眾精神文化水平的措施。而廣場能夠給人們提供一個廣闊的空間和舞臺,在廣場中會有各種文化活動和藝術形式。承載功能非常的明顯,所以,我們必須重視起承載功能的發揮,更好的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需求,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層次。
隨著現代社會的組織化和技術化,勞動過程的自動化和人類管理系統化的加強,很多人更加重視人和人之間的親密、接觸和歸屬,廣場文化能夠很好的滿足人民群眾這方面的愿望,將人們的疏離感和孤獨感消除掉。并且,在社會團結和穩定方面廣場文化也有著重要作用。人們能夠通過參與廣場文化,走出自己封閉的小生活空間,能夠更好的和社會接觸,人和人之間也能夠更好的了解,互相關心。由此可見,廣場文化也是人和人接觸的重要紐帶。
同時,我們還需要認識并發揮廣場文化的教化作用。通過城市的廣場文化情況,能夠對其進步、文明程度進行判斷,展示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氣質。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上,廣場文化都非常多樣,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傳遞先進文明的思想,通過寓教于樂的形式,真正做到了潤物細無聲,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了人民群眾的思想觀念,對人民群眾文化素養提高和道德水平提高有著重要作用。
為社會經濟文化的長遠發展,政府有關部分應該在加強廣場文化建設上加大力度和資金投放,完善組織機構和健全管理制度。加大對廣場設施的建設,保證廣場文化活動的需要。加強對廣場文化工作的組織協調和對廣場文化活動的宏觀指導與規范管理,加強對廣場文化的正確引導,用健康、優秀的文化占領思想文化陣地,確保廣場文化健康無菌,促進廣場文化活動的長遠發展。不斷提高廣場文化品位,從而使廣場文化在全面提高廣大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上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