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華 (內蒙古藝術學院 010000)
動漫文本創意要因與實踐思考
肖 華 (內蒙古藝術學院 010000)
文本創意是動漫發展的基礎,論文從主題、題材、情節和角色入手分析文本創意的要因。在此基礎上,結合我國動漫文本創意實踐,提出文本創意實踐應端正創意態度、充分利用傳統文化資源、反映普適性價值和設計典型形象。
動漫;文本;創意
創意使得動漫作品在講故事的同時傳遞情感,滿足受眾精神層面的需求,從而,凸顯文化產品的特殊性。因此,有無創意、創意好壞成為區分動漫產品價值的重要標準。實踐中,美日等動漫強國已經形成了一套有效的運作機制保障創意水準。如,美國動畫公司決定制作一部影片之前需要進行大量的前期調研,在掌握市場和受眾特征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展開文本創意。在日本,創意階段需要吸取來自產業鏈上各相關方的意見,這種協作機制不但有利于文本的創意,同時對于產品的推廣發行也有幫助。我國的動漫創意還沒有達到專業化分工水平,仍處于粗放式的發展階段,進步和提升空間巨大。
動漫文本通過對動漫語言的運用直接刺激受眾的視聽神經,帶給他們感官刺激的同時,將作品的內涵傳遞給受眾,引人深思、發人深省。好的文本創意既要顧及到受眾的感官體驗,還需要通過深刻的主題、準確的題材、引人入勝的情節、鮮明的角色感染受眾,在這些元素中,主題、題材、情節和角色關乎作品的影響力、美譽度以及持續開發的潛力,構成文本創意的要因。
(一)主題
主題是動漫作品傳遞給受眾的價值觀念及核心思想,它一般蘊含于故事之中,是抽象的存在,文本創意的其他要素正是圍繞主題各自展開。在實際創作中,主題和作品的聯系形式多元,機動靈活。首先,不同的作品可以闡釋不同的主題。《人猿泰山》通過泰山成長并追求真愛的故事,展現溫暖的親情和感人的愛,觸及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的現實命題,反映信仰、希望和責任的重要意義;《老人Z》講述了日本厚生省兩方力量針對老人“Z”計劃的博弈,以揭示人際關系中情感交流的重要性,呼吁關注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其次,同一個主題可以通過不同的故事得以呈現?!侗邮兰o:消融》《幽靈公主》等作品蘊含著對生態文明、人與自然和諧相的思索,《汽車總動員》《馬達加斯加》等宣揚了理想、友誼、信任這樣溫馨的主題,《紅豬》《螢火蟲之墓》《蘋果核戰記》對戰爭進行了反思。此外,作品主題可以任意設定,同一部作品可以反映多個主題?!犊鞓返拇竽_》以企鵝曼波的冒險之旅為主線,凸顯了信念、環保和情義等主題。最后,內容創作既可以反映普適性的價值觀念,也可以獨辟蹊徑,從多種視角切入?!段以谝晾书L大》表達了流亡者的尷尬和身份不被認同的苦惱,《五歲庵》則以流浪兒的故事展現了童心大愛。可見,文本創作主題的設定極其靈活,通過發揮無盡的創意可以實現要素間的自由組合,展現豐富的主題。同時,主題的設定也有一定的規律性,這些內涵豐富、主題深刻的作品通常以普適性的價值理念關照人類社會,呼喚真誠、愛、信仰、友情、善良等這些人類美好的情感或體驗,同時對人性中的陰暗面及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的問題進行深刻的反思。
(二)題材
題材是為表現作品主題而采用的創作材料,題材的運用與作品的類型化以及傳統文化資源的豐富程度相關。
目前,動漫作品已經形成了多種固定類型,如,幻想類作品《火影忍者》《犬夜叉》,校園類作品《灌籃高手》《夏目友人帳》,幽默搞笑類作品《熊出沒》《蠟筆小新》,熱血格斗類作品《秦時明月》《浪客劍心》等,此外還有冒險類、偵探類、戀愛類、歷史類、競技類、恐怖類等多種類型。類型化將動漫作品歸類,便于創作者形成更加直觀的認知,有助于作品創作中素材的收集和加工。作品類型化還有助于定位目標受眾,進而有針對性的展開創作及營銷活動。
確定作品類型后的工作便是進行創作材料的搜集,實踐中,可以通過對傳統文化資源進行改編或原創兩種方式獲得創作材料。當文化資源比較豐富并且適合進行動漫化處理時,可以采取改編的方式獲取題材;當文化資源有限或不適合進行動漫化處理時,可以采取原創的方式獲取題材。優秀的文化資源可以經由不同的藝術形式進行改編處理,充分發揮其多元價值?!豆防滋亍肥巧勘葋喿钬撌⒚膽騽∽髌罚谑澜绶秶鷵碛袕V泛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并被多次改編。1948年,《哈姆雷特》被改編為同名的電影作品,電影忠實于原作,體現了莎劇的古典韻味。1994年,迪斯尼出品的動畫《獅子王》亦是以該作品為創作原型,并對故事背景、主題等做了改編,以適應動畫的藝術特征和受眾需求,滿足迪斯尼闔家觀賞的傳統。2006年上映的國產電影《夜宴》同樣以其為題材,在基本遵照原作劇情的基礎上對敘事線索、人物矛盾等故事核心做了根本性變動,對原作進行了顛覆性改編。通過一次次被不同藝術形式所詮釋,《哈姆雷特》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中國的文化資源、尤其是優秀的文學作品被國外動漫改編的現象也極為普遍,《三國演義》《西游記》《水滸傳》《紅樓夢》等名著都被改編為日本動漫作品,中國的戲曲、飲食、武術、周易、圍棋等傳統文化也被日本動漫創作所借鑒,可見,豐富的文化資源可以為動漫創作提供不竭的題材。此外,動漫是一種天馬行空的藝術,當傳統文化資源無法滿足主題需求時,可以采用原創的方式,通過對動漫語言的運用創造出一個幻想世界,從而打破現實世界的規則和定律,給受眾帶來與眾不同的審美體驗。
(三)情節
情節反映出敘事性藝術作品中事件的演變過程,并通過具體事件和矛盾沖突展現人物關系、推動故事發展。在動漫作品創作中已經形成了多種程序化的敘事結構,以推動情節發展。如,《汽車總動員》《冰河世紀2》遵循了好萊塢“建置——對抗——結局”1這樣傳統的直線型敘事結構,《辛普森一家》《功夫熊貓》則采用好萊塢動畫長片普遍采用的“從A(開始)到B(中期)到C(結局)”2的線性三幕式敘事結構。除了好萊塢常見的敘事結構外,還有一些特殊的敘事結構也被運用于情節發展中。日本動畫電影《紅辣椒》以意識的流動推動故事發展?!睹胨?厘米》的導演新海誠摒棄了傳統的敘事結構,采用自由的結構將故事娓娓道來??梢?,敘事結構沒有成規,通常比較成熟的敘事結構是經過時間和市場檢驗而形成的,更能滿足受眾的收視期待,降低風險,因此,在商業影視作品中常被應用;而特殊的敘事結構突破窠臼,更有利于創作者進行新的探索和嘗試。
實踐中,很多動漫作品在遵照特定敘事結構基礎上,可通過精彩而引人入勝的場景推進劇情。如,《翡翠森林狼與羊》中的雨夜邂逅、約定密語、河邊抉擇、尋找翡翠森林,《汽車總動員》中的夜鬧麥場,《冰河世紀2》中的生態危機全面爆發,《功夫熊貓》中的阿寶戰太郎等情節為作品增色不少。
(四)角色
角色是藝術作品中虛構的人、動物以及其他個體,角色具有虛擬性和獨創性的特征,好的角色應該個性鮮明、形象突出。在動漫文本創意中,角色的設置影響故事主題的呈現、題材的取舍和情節的推進,而行為、對白、形象(輪廓、圖形、色彩)成為塑造角色的重要手段。
行為是人們一切有目的的活動,外在因素和內在因素成為影響行為的重點,外在刺激下的行為更多源于人類生存本能、是人類生物性的體現,內在刺激下的行為則更為復雜,往往是人類認知、興趣、需要、情感、理想、信念等情緒或心理活動的外在體現。對白則是作品中角色的語言,是動漫作品重要的表現手段之一,對白的作用與行為類似,有助于對作品角色的塑造。動漫角色的行為、對白不但可以表現人物豐富的心理活動及個性,還可以將人物的喜怒哀樂傳遞給受眾,震撼受眾的心靈。很多情況下受眾對于動漫作品的記憶已經模糊,但是動漫作品中精心設計的角色行為或對白卻可以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成為他們記憶中的經典。形象是人們對角色的視覺認知,由輪廓、圖形、色彩等構成,形象在行為和對白塑造角色的基礎上,深化角色的識別度,增強角色的吸引力。形象不僅是可視物,還可以寄托人們對角色的感情,有利于動漫衍生產品的開發,獲取經濟收益。經典的動畫角色在行為、對白、形象方面能夠找到可圈可點之處?!稒C器貓》中的叮當貓,《變形金剛》里的擎天柱、威震天,《寵物小精靈》里的皮卡丘,等等,都成為動漫作品中的經典形象。《名偵探柯南》中的“真相永遠只有一個”、《美少女戰士》中的“我要代表月亮消滅你”等經典對白給人們留下美好的回憶。
無論從經濟角度,還是從社會、文化等角度看,創作優秀的動漫作品都十分必要,為此,要求在文本創意實踐中明確以下幾點:
(一)端正創意態度
受眾是創意產品最終的消費者,他們的需求是創意過程中需要思考的因素。從發展實踐看,創意者對于受眾需求的差異化意識不足,受眾定位與創作嚴重脫節。為此,動漫創意要以尊重的心態對待受眾,了解他們的習慣、需求、特征和心理,創作出供需平衡的動漫作品。
此外,作為高利潤領域,動漫容易被投機分子利用,他們將動漫視為快速生財的工具,或者以發展動漫產業的名義跑馬圈地,或者不惜破壞市場規則以拼湊、甚至侵權的方式炮制出動漫內容,并極力促成播放以賺取獎勵,干擾市場秩序、破壞產業生態。因此,要求創意主體自身,要多些社會責任感,認清創作的價值所在,尊重行業規則,避免急功近利的短視行為,以更加負責任的態度參與文本創意。這方面,國際同行的行為值得肯定。比如,迪斯尼在動畫創作中會盡量避免以牛作為形象出現,重要的原因便是顧及到作品全球傳播過程中印度教信眾的心理感受;《阿凡達》在創作過程中邀請語言學家創造外星土著語,邀請植物學家設計外星植物,利用心理學的面部動作編碼系統模擬角色表情,等等,這些都是創意態度的體現。
(二)充分利用傳統文化資源
目前,我國動漫創意對自身傳統文化資源利用嚴重不足,且創意水平有限。我國動漫文本創意具有先天的資源優勢,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給我們留下不竭的資源寶庫,充分挖掘這些資源,可以為動漫創作提供豐富的素材,同時有助于現代人了解傳統文化。利用傳統文化資源,要求創意人員加強對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熱愛,真正體會中華文化的精神內涵,此外,需要明確傳統文化并不意味著要用傳統的表現手段,而要注重采用符合現代人審美習慣的敘事手段和情節來表現主題,使得優秀的傳統文化能夠與現代社會需求接軌,綻放新的活力。相比較,日本以我國傳統文化為題材的動漫作品數量眾多,并且在敘事、情節設置方面參照受眾需求,符合時代特征,獲得受眾喜愛。1991年,橫山光輝的漫畫《三國志》在《希望生活雜志》連載,該漫畫在遵照《三國演義》原著基礎上,添加了諸葛亮年輕時代的故事,更容易吸引受眾群體。此外,他們還經常將本民族的文化進行符合現代審美的再創作,使其以更易被受眾接受的形式得以傳承。美國的動漫創作則注重吸取各民族的優秀文化為創作題材,《埃及王子》取材于《圣經》,《阿拉丁》改編自《天方夜譚》等,創意大獲成功。
(三)反映普適性價值
在文本創意上,國產動漫往往故事立意不深,內涵不足,缺乏普適性的價值感念,難以吸引國外受眾,逞論“走出去”。文化具有地域差異,價值觀念也并不總是被普遍認可,因此,在動漫文本創意過程中應當盡力傳遞普適的價值觀念,使得作品能夠在更廣的范圍獲得傳播。美國動漫經常以普適性的價值觀念征服受眾,自然理念、生命意識、浪漫愛情、宗教信仰等等人類普遍接受的主題常常被應用于動漫作品之中。日本動漫作品中也經常呈現堅韌、執著、自尊、信念等人類廣泛認可的精神品質。普適性的價值觀念容易被受眾接受,同時避免了文化折扣現象,將動漫作品價值發揮至最大。
(四)設計典型形象
目前,國產動漫已經創作出喜羊羊、張小盒等一些惹人喜愛、衍生能力強的動漫形象,然而,更多的動漫形象由于初期設計欠缺遠見無法被衍生開發。衍生產品對文化產業發展貢獻非常大,在美國文化產業的獲利比例中,作品直接收入和衍生產品收入的比例可以達到1:4。對于動漫產業而言,衍生產品開發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對動漫形象的授權,被授權方以生產與動漫形象相關的玩具、服裝、文具等用品獲利。因此,作品在設計之初就應當充分考慮形象衍生的可能,盡量設計出那些適合衍生開發的角色形象。日本的動漫形象機器貓,典型的圓眼睛、圓腦袋、圓手圓腳形象,可愛而簡單,可以應用于多種類型的產品中,獲取可觀的經濟收益。在國內,也有部分作品在創意之初便考慮到衍生的可能,配合衍生開發設計角色形象,例如,喜羊羊形象在設定時就充分考慮到衍生模具生產的便利性而將顏色限制為少數幾種。此外,即便是不適合進行衍生開發的故事角色,也可以通過適當的加入配角或在畫面中加入利于衍生的道具,為后期開發奠定基礎。
動漫產業價值網絡復雜、開發周期漫長,短期內往往難見收益。作為產業鏈源頭的文本創意耗時費力、且需要大量前期資金投入,創意階段面臨諸多壓力,容易出現半途而廢、虎頭蛇尾的現象。盡管如此,在動漫產業業態逐漸成熟、主題規模實力逐漸強化的背景下,動漫文本創意應當且必須獲得足夠的重視,只有從主題、題材等要因著手打造精品,才抓住動漫產業的“根本”,國漫打動人心將指日可待。
注釋:
1.楊曉林主編.世界動畫電影名片分析[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38.
2.楊曉林主編.世界動畫電影名片分析[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101.
肖華,博士、講師、內蒙古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