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美術人才“訂單式”培養模式探索"/>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曹睆俊 (湖南師范大學工程與設計學院 410083)
?
教產結合的新趨向
——工藝美術人才“訂單式”培養模式探索
曹睆俊(湖南師范大學工程與設計學院410083)
摘要:基于工藝美術人才培養的特點,本文闡釋了“訂單式”人才培養的優勢及其原則,同時分析了當前工藝美術人才在“訂單式”培養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確保“訂單式”培養得以順利實施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工藝美術人才;訂單式培養;校企結合
基金:湖南省教育廳2015年教學改革項目《高校工藝美術專業教產結合教學模式的研究及推廣》。編號:2015-77
訂單式培養也可理解為“人才定制”。是指作為人才供給方的高等職業教育院校,針對特定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以就業為導向,與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同時簽訂學生就業訂單,并在師資、技術、設備等辦學條件方面相互合作,利用校企的資源優勢,采取多種形式組織教學,學生畢業后直接入職企業對口崗位的一種產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一)可針對企業的人才需求進行“定向”培養
工藝美術領域的人才培養特別適合“訂單式”的定向培養,因其人才需求呈現“少”而“精”的特點:一是企業對人才需求的數量不大,二是工藝美術人才往往對特殊專業技能有較高要求。采用“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學校將依照企業的實際需求來制定具體的培養方案,力求使學生在學習階段掌握企業生產經營領域內必須的職業技能,使學生在走出校門進入企業后,能迅速適應工作崗位的要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專業所長為企業創造盡可能多的經濟利益。
(二)可降低企業人員流動頻率及人才流失帶來的損失
據相關機構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高職院校畢業生入職后的三年內跳槽或離職的比率高達60%-70%,工藝美術人才的流動性尤其突出。在傳統職業教育的形勢下,一方面學校每年都向社會、企業輸出大量人才,另一方面企業往往陷入無人可用的尷尬境地。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下,學生選擇專業的前提就是進入相關企業工作,學校和企業做到“無縫對接”1。對作為培養對象的學生而言,“招生即招聘,入學即就業”。這樣的人才培養方式將極大地解決企業人員流失的問題。
(三)可節省企業為專業人員培訓而投入的成本
傳統職業教育模式由于長期以學校為教學主體,一定程度上脫離了市場的實際需求,因而培養出來的畢業生雖然具有較好的理論基礎,但缺乏實踐,距離企業相應崗位的具體要求仍有較大差距,進入企業后無法直接勝任工作。這時,企業往往需要投入較大的精力對入職人員進行職業技能的繼續教育與再培訓,這無疑增加了企業的用人成本。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可以讓企業有機會參與專業教學的全過程,讓用人單位與學校共同制定人才培養的方案,使學生在專業學習的過程中對今后將在企業中從事的工作有深入透徹的認識。同時,“訂單式”人才培養可以促使教學內容與崗位需求趨向一致,從而讓畢業生可以入職即上崗,上崗即勝任,這將大大降低企業的用人成本。
(一)以市場為導向,適應企業需求的原則
學校必須具備市場意識。選擇“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首先要考慮用人單位對人才的實際需求狀況,也要考慮行業整體的就業形勢,還要考慮企業的生產特點,設備條件、工藝技術要求和管理水平,最后必須考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能否學到從事相關職業必須的知識與技能,能否實踐。總之,校企雙方需要在對市場情況進行充分考慮的基礎上,通過簽訂“訂單式”的人才培養協議,達成契約式的合作關系。
(二)校企雙方平等互利的原則
校企雙方在“訂單式”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必須堅持“平等互利”的原則。這即有利于企業發揮其實踐性教育資源的優勢為專業教學服務,也有利于學校發揚其專業特色和理論優勢,為企業有針對性地培養符合要求的人才。實施“訂單式”人才培養,必須充分考慮企業的用人需求目標和學校對學生的教學管理目標,必須確保校企雙方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是一種合作、互利的關系。
(三)課程設置以就業為導向的原則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下,學校專業課程的設置應考慮就業市場的實際需求,課程設置要直接與就業目標掛鉤,要瞄準特定行業或企業的具體職業需要并落實到具體崗位。就業方向要在課程方案中清晰體現。同時,課程設置應滿足實際工作需要,即應根據職業需要的知識、能力來設置課程,確定課程的性質和內容。此外,要權衡考慮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與即時就業的雙重需要,以專業技術學習為基礎,兼顧就業需要的靈活性和學生的選擇性來設置課程。
(四)教學的規范性原則
“訂單式”人才培養是專業人才培養的一種新形式,但在教學上同樣要遵守規范性原則。相關專業教學必須遵守高等職業教育教學的基本要求,要保證教學完整性、系統性和靈活性。教學計劃內集中實習、課程設計環節可與企業上崗培訓相結合,由用人單位給出實習成績。畢業環節可結合用人單位實際,由指定教師和企業相關人員共同指導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并參加答辯。
(一)傳統高校辦學思維的束縛
當前國內不少工藝美術類高職院校在辦學上陷入了一些誤區,一個突出的表象就是有與普通高等教育同化的傾向。普通高等教育主要是為了培養研究性和探索性學術人才,而高等職業教育則是為了培養高級技能型的實務人才,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但一些職業教育學校仍采用傳統的研究性教育模式,過分強調并加大基礎課比重,不斷削減對學生職業技能的實訓課程。不顧自身特點和市場實際需求,當面對企業的“人才”訂單,學校將無法培養出適應企業實際需求的專業人才。
(二)教師自身實踐能力的局限性難使人才“訂單”合格
“貼近職業需求,符合市場規律”本應是高職院校的核心價值,但目前國內相當多工藝美術類職業學校的教師本身缺乏職業經歷和實踐經驗,“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通常都成為口號2。很多校內承擔職業技能教學任務的教師從來沒有進入企業,缺乏對相關職業領域應有的全面、客觀認識,實踐經驗和體會更是無從談起。學校管理層也沒有將提高教師的實踐技能放在首位,很少在這方面對教師提供相應支持和保障。在這樣的環境下,學校將無力按企業的實際要求來完成“訂單”人才的培養。
(三)有“訂單”之形,無“訂單”之實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對校企聯動的要求很高,以企業參與的程度大體可分三個階段:參與合作階段、協助性的介入合作階段、互動性的產學合作階段。目前國內多數工藝美術類高職院校仍處于第一或第二階段,能進入第三階段開展校企間深層次合作的很少。顯然,如果校企之間僅僅停留在淺嘗即止的關系上,那么所謂的人才“訂單”培養必將流于形式,終將無法滿足企業的實際需求。
(一)在充分市場調研的基礎上確立“訂單”
學校在與企業簽訂“訂單式”人才培養協議之前,有必要對企業的具體環境、行業背景、職位設置、技術條件和人才需求量等相關信息進行詳細的市場調研,并在此基礎上與用人單位簽訂人才培養“訂單”。這是最終順利完成訂單人才培養計劃的必要前提。湖南工藝美術職院就在進行了周密的調研后,與沙坪金球湘繡等知名湘繡企業合作開展了人才訂單培養計劃,這無疑為相關專業學生將來的職業發展構建了美好的前景。
(二)依照相關法規與企業簽訂用人協議
在校企雙方進行充分的市場評估與協商后,必須簽訂正式的人才培養協議。訂單協議中必須明確企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明確教學中雙方的師資配備以及各自提供的教學資源,同時還應明確校企雙方在訂單培養過程中對應的責任與義務。校企間簽訂用人協議是從法律上保障“訂單式”人才培養計劃的順利實施。前例中的湖南工藝美術職院就通過法律渠道與有關合作企業簽訂了正式的人才培養協議。在協議的保障下,校企雙方的利益都得到了充分維護。
(三)校企聯合制定具體人才培養方案
“訂單式”培養可以采取“2+2”的培養方式3,即在校內系統地學習專業理論知識2年,然后進入企業現場實踐學習2年。在此過程中,校企雙方應共同制定具體培養方案,包括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計劃和教學方式等。培養方案可由校方專業教師與企業的行業專家聯合完成。理論教學任務由學校教師擔任,實踐教學則由企業承擔。
(四)課程與教材的開發
為確保訂單人才的順利培養,應針對性的設置具有行業特點與企業特色的特殊課程,學生所用專業教材也應單獨開發4。開發過程必須有企業技術人員或相關行業領域的專家共同參與。教材的內容應明確培養對象應具備的知識、技能、職業道德、綜合能力等。校方在設置課程和開發教材的過程中,應發揚理論優勢,確保課程與教材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避免過度狹隘的實用主義,從而給學生將來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五)確保實踐教學環節的飽滿
實踐教學是“訂單式”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校企雙方要確保實踐教學的內容和時間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需要。尤其是企業,要按照協議積極提供實踐教學必須的資源,包括實踐教學場地和設施的提供,實踐教學的師資也應由企業中具有豐富工作經驗和工藝技能水平較高的專家擔當。總之,實踐教學必須盡可能地符合企業生產的實際情況,滿足今后工作崗位的實際需求。
(六)對教學質量嚴格監控
“訂單”人才的培養質量是校企合作成功與否的關鍵,因此校企雙方均應按照培養協議對學生進行嚴格的專業考核與評價5。學校應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跟蹤,企業應將學生在實踐環節的工作表現、技能水平作為考核的重點。
總之,“訂單式”人才培養是高等職業教育的新趨勢,在提倡產教結合的當下,“訂單式”人才培養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校企雙方的優勢資源,最合理的考慮企業的實際需求,最充分的保障學生的就業權益,是能夠實現學校、企業和專業技能人才三方“共贏”6的,切實可行的職業教育模式。
注釋:
1.王靜.新形勢下高職院校“訂單式”模式培養新思考[J].河南科技,2014(02):278.
2.蔣萌,蔣旋新.中國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創新[J].教育與職業,2015(02):5-8.
3.徐敏.“訂單式”定向人才培養“1+2”模式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4(52):207-208.
4.張命華.職業教育“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中國教育學刊,2014(07):43-44.
5.張欽宇.職業教育推進教產結合與校企合作機制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5(03):71-73.
6.李桂霞,康思琦,黃保德.訂單式培養—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3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