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佳音?。ㄋ拇ㄒ魳穼W院 610000)
?
從國外管樂團的發展看中國管樂團進校園
陸佳音(四川音樂學院610000)
摘要:隨著管樂團這種藝術形式在國內的火熱發展,本文將簡述國外管樂團的起源和發展,為更多人了解管樂團提供一定參考。同時對我國學校管樂團提出個人拙見,以期促進管樂藝術更好發展。
關鍵詞:國內外;發展;管樂團;進校園
管樂團這種表演形式是在軍樂隊的基礎上建立的。最早的軍樂隊出現在19世紀初,由拿破侖在軍隊中組建。隨后德國、英國、美國先后也成立了自己軍樂隊。這種以管樂器和打擊樂器組成的樂團功能性單一,沒有太多的藝術表現力。19世界末20世紀初,美國開始發展和改進這種表演形式,出現了兩位重要人物。一位是軍樂隊指揮派Patrick S.Gilmore,他將軍樂隊帶進了音樂廳,另一位是著名的指揮家兼作曲家John P.Sousa,他不但建立了一支編制合理、音響效果豐富的交響管樂團,還創作了大量的管樂合奏作品。此后軍樂團開始向交響化發展。出現了交響管樂團、行進樂管樂團等多種多樣的形式。
在美國,管樂教學從19世紀末開始在學校出現。1920年美國成立了全美器樂委員會,負責制定曲目選擇、樂隊編制、器樂演奏和教學的技術問題,以及器樂教學大綱?,F在美國已經成為管樂團發展最先進的國家,各所中、小學幾乎都有自己的管樂團,大學不但有管樂團,更有管樂教育專業。管樂團已經和交響樂團一樣成為最受歡迎的音樂表演形式。
在歐洲,管樂團走了一條相對傳統的發展道路。以法國為例,法國的音樂學院數量眾多,等級從國家級、地區級到省級。每一所音樂學院都對本地區中小學生免費提供音樂教育,這也是全歐洲音樂學院的基本模式。在歐洲學習管樂的中小學生大部分都參加本地音樂學院的管樂團,而音樂學院也會根據學生的年齡、水平等基本因素來建立相應級別的交響樂團或管樂團,這樣的方式不但整合了學生資源,還形成了樂團梯隊建設模式。使學生在學習管樂演奏的過程中能體會音樂的魅力,潛移默化的促進了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從而形成了自覺性的練習模式主動參與樂團排練。
上世紀90年代,中國經濟進入了飛速發展期,學習樂器的熱潮也在這一時期開始出現。管樂器相對鋼琴、弦樂器等有著入門簡單、投資小、演出成本低、室外音響效果好等優點,有條件的許多城市都在大、中、小學校組織建立自己的管樂團,隨后各種形式的管樂交流、演出、比賽相繼開展,使這種音樂藝術形式在國內迎來了春天。進入新世紀之后,以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地為代表的大中城市學校管樂團的發展更為快速,很多學校管樂團的演奏水平得到大大的提高,到國內外參加各種比賽和演出活動。與此同時,國內其他城市的學校管樂團如雨后春筍般地成長起來,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比如成都市近年來就有多個小學、中學以及高校的管樂團相繼成立,并取得了極大的發展。四川音樂學院更是在2010年開設了中國第一個管樂教育專業,為校園管樂團及管樂教育的發展作出了具有前瞻性的鋪墊和準備。
雖然我國學校管樂團正在快速發展和普及,但與歐美及亞洲一些其他國家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許多大中小學的管樂團都在低水平下徘徊,這其中自然有社會大環境原因,但更有學校管樂師資匱乏、教師專業技能不足、管樂教育盲區的問題。 同時由于我國的音樂教育過去一直都是以聲樂、鋼琴、視唱練耳、教育心理學等課程為主,所以目前在基層學校的音樂老師多數都沒有或缺少管樂方面的基礎訓練和專業學習,給他們指導管樂教學特別是組織訓練管樂團帶來極大的困難和不可行性。盡管有的學校外聘了管樂老師,條件好的甚至還請了專業院校的教師,但畢竟多數學校只能就地取材。
“沒辦法,趕鴨子上架?!币晃恢袑W管樂團的指導老師說。以成都市為例,目前大部分學校管樂團的指導教師都是由本校音樂教師兼任的,這就導致了一些學校管樂團樂器基礎教育課不系統、排練指揮不專業、樂團訓練方法有偏差、學生積極性不高等問題。有的學校管樂團青黃不接,有的時有時無,有的甚至已經解散。
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年我國學校音樂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美育教育事業獲得了飛速的發展。國家在2015年9月30日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中提到:“美育是審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靈教育,不僅能提升人的審美素養,還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情感、趣味、氣質、胸襟,激勵人的精神?!惫軜方逃鳛橐魳方逃姆种В瑯邮菄覍嵤┟烙挠行緩健W校組建管樂團,不僅是豐富學生的課外音樂活動,更是通過作為音樂的參與者在學習樂器和演奏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音樂表現力、集體協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等,在各種音樂體裁形式與風格流派的音樂作品中,擴展自己的音樂文化視野和音樂審美能力。
如此,培養專業的高水平的管樂指導老師,對于管樂團進校園這種時代催生的音樂教育模式,是非常必要和緊迫的,這是學校管樂團蓬勃興起的需要,是音樂教育大趨勢的訴求,也是音樂教育領域面臨的新課題。如我們的鄰國日本,幾乎每所學校都有管樂團。他們的訓練和演出水平之高,令世界許多管樂專家贊嘆。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每個學校的管樂團都配有管樂教育水平高、管樂技能強、樂隊指揮專業的音樂老師。
目前,四川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的管樂教育專業的學生,除了平時跟隨管樂專業教師學習管樂團中的所有的樂器外,還會學習到作為一名合格的中小學管樂老師所需要學習的心理學、教育心理學、課堂及樂隊管理、指揮、排練技術與技巧、選曲、讀譜、管樂團基礎教學等等內容,并且在課余時間還會去到全國各地的中小學進行教學實習,力求將理論與實踐高度結合。這個專業正在摸索管樂教育在音樂教育領域中的定位,探求管樂教育在中國發展的新途徑,力求培養和輸出更多管樂團的管理、教育人才,為中國管樂團的發展貢獻力量。
總而言之,中國的管樂團除少數專業團體之外,絕大多數存在于全國各地的大中小學之中,它們的音樂教育功能顯而易見。足球進校園,體育回歸教育;管樂團進校園,音樂回歸教育;因此,打造具有專業水準的管樂老師、管樂教育人才,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 (美) 弗蘭克·L·巴蒂斯蒂著.孫衛東編譯.美國學校管樂團發展概要[J].管樂世界,2006(2).
[2]趙瑞林.歐洲銅管樂在中國的發展[J].演藝設備與科技,2005(02).
[3]戴中暉.美國音樂院校的管樂教育和訓練方法[J].Musical Instrument,2003 (05).
[4]朱漢成.美國學校管樂音樂的發展[J].中國音樂教育,2005(07).
作者簡介:
陸佳音,碩士,現就職于四川音樂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音樂(器樂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