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學東 (安徽省滁州演藝集團 239000)
我心中的一種“英雄”情結
——扮演“楊子榮”的心得
宋學東 (安徽省滁州演藝集團 239000)
京劇《智取威虎山》是上海京劇院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創(chuàng)作排演的一出經典革命現代戲,號稱八大樣板戲之一。2008年我們單位復排了這出經典大戲,我有幸在劇中扮演男主角——楊子榮。我出生在七十年代,從小生活在梨園的氛圍內,父親是原六十軍文工團的演員,抗美援朝后,集體轉業(yè)至安徽省滁縣地區(qū)京劇團,正因如此所以我從小就有一種“英雄”的情結,我被劇中主人公楊子榮一身正氣敢于犧牲的可貴精神深深的吸引住了,激起我強烈的塑造欲望,也使我迫不及待地要去體會他,感受他,表現他。
在塑造角色的最初階段,我更多的是憑借著自己的感覺去塑造人物,用自己的激情去表現他,而對角色內心世界則缺乏進一步的認識。記得小時候在藝校學戲接觸的基本上都是傳統(tǒng)戲居多,而現代戲很少接觸,傳統(tǒng)戲里唱、做、念、打、表都是有著固定的程式性,再加上有老師手把手的教,因此,在老師的口傳心授之下演員可以逐步掌握表演的技巧,而現代戲則不然,他對演員的要求很高,從你的外形條件,嗓音條件,舞臺藝術技能等各方面都要具備的很全面,要想塑造出令觀眾和自己都滿意的人物形象,首先要讀懂吃透劇本,深刻理解把握人物內心情感,努力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角色里,達到一種心靈的契合。因此,我仔細的閱讀劇本,又反復觀看了《智取威虎山》的影像資料,仔細研究人物內心世界。眾所周知《智取威虎山》是集多少京劇前輩藝術大家們嘔心瀝血,千錘百煉的經典之作,童祥苓先生的楊子榮形象已然深入人心,劇中的“小常寶”“共產黨員”“穿林海”等許多膾炙人口唱段,大家至今都耳熟能詳,唱腔之復雜這對我來說真可謂是難上加難,因為,關于現代戲尤其是樣板戲,觀眾都有一種對比的心態(tài)來觀看,在欣賞的同時總會拿你和原版做比較,所以可想我當時壓力之大,加上《智》劇是一出集唱、念、做、打、表并重的戲,也是一出非常吃功夫的戲,我本身學的是老生,而劇中的楊子榮是集老生和武生之間,這本身對我來說就是一次極大的挑戰(zhàn),身段及體能就是我面臨的最大屏障,因為現代戲不像傳統(tǒng)戲能遮能擋,而現代戲一點不遮丑,與傳統(tǒng)戲相比《智》劇這出戲舞蹈性很強,要全程邊唱邊舞,要求演員要有超強的體力,此外楊子榮的唱腔非常吃重,從頭至尾旋律高亢激昂,包含激情,這又要求演員要有一副好嗓子,另外還有大量組合身段,這就要求演員有好身段,動作要邊式,要好看,要美 ,這些對我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zhàn)。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我每天除了觀看當年的影像資料,及鉆研童祥苓先生的唱腔與表演外,每天還要加強基本功訓練,另外,團里一些退休的老師也主動來團里給我做輔導,也使我對人物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在《智》劇的排練中,我深深體會到,不能照搬硬套,戲曲演員在創(chuàng)作人物時要從自我出發(fā),找準自己身上與所飾演的角色相接近的形象和相似的氣質,加以放大并設法抑制與角色相反的東西,通過自己的唱、念、做、表、舞去塑造一個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完美形象。演員要把劇中人物演得真實,演得鮮活,演得有真情實感和個性鮮明,那就需要用心去感悟去揣摩,從人物內心出發(fā)。
《智》劇中的楊子榮,在全劇中有兩種表演風格,如何把握這兩種亦正亦邪的人物轉換去貫穿全場,這就需要我把自己個人的心,腦,眼,手真正的融入到角色中去。如;前半場楊子榮是以解放軍的身份出現,是一種軍人的一身正氣,不懼艱難險阻用自己的智慧與謀略設計出假扮土匪胡彪,打入匪窟消滅座山雕的計劃,我在表演中著重表現軍人的果敢和無悔的擔當,來體現出楊子榮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后半場是打進匪窟以山寨土匪胡彪出現的,假借獻圖之名,騙得座山雕的信任,聰明機智的與敵人周旋。我在表演中運用眼神的表現力,來體現楊子榮的睿智與機敏,膽識與智慧突出胡彪的張狂,講義氣,形體動作比較張揚。
記得在《智》劇初排階段,在排練中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的不足,看到影像資料中童祥苓先生唱做全面,做工細致,一件大衣“舞”得風聲水起,出神入化,成了刻畫人物的重要道具。而我的確是“相型見拙”樣板戲難演,難就難在他是樣板,不能走樣標桿立在那兒,是后人無法超越得了的,當時的我心里是越來越沒底,這時候導演和老師發(fā)現我的問題所在,及時的給我做了心里疏導,他們對我說不要有“對比”性,按自己的戲路走,只有這樣你才能演好這出戲,經過他們耐心細致的疏導,我又重新調整了心態(tài)投入到排練中。《智取威虎山》全劇中的唱腔設計都是按人物身份和性格特征來設計的,楊子榮的唱腔以明快挺拔(西皮)聲腔為主,其中包含了(余叔言)余派的高亢激昂,(馬連良)馬派的瀟灑流水,同時在表演上還融入了武生和花臉豪放的英武之氣,他突破了京劇音樂的傳統(tǒng)程式,豐富了現代京劇音樂的藝術表現力,也豐富了現代人物的可塑性,適應性,使之更加貼近廣大觀眾。
《智》劇我們共排練歷時3個月,通過這幾個月排練,使我在心里更加的敬佩那些老一輩的藝術家們,沒有他們精心創(chuàng)作,沒有他們的辛勤汗水,就沒有這出經久不衰,家喻戶曉的經典之作,我作為一名京劇演員,應該把他們這種精神發(fā)揚及傳承下去這也是我一生所追求的,長路漫漫,藝無止境,我將在以后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虛心求教,不斷積累,感受不同的角色給我?guī)淼牟灰粯拥纳睿?/p>
宋學東,安徽省滁州演藝集團,戲劇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