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強 (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平南中學 741000)
試論樂感培養在中學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
楊小強 (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平南中學 741000)
在進行中學生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為了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就必須提高對音樂學科的重視程度。因此,為了提高學生對音樂知識的掌握能力,做好學生樂感的培養教育就顯得十分重要。本文將針對中學音樂教育中樂感的培養工作進行研究。
樂感;音樂作品;音樂想象力;音樂表現力
通過對中學生進行音樂的樂感培養,將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創造力與創新力,幫助學生拓展思維模式,提高學生的問題分析及理解能力。因此,在中學音樂教育中做好音樂樂感的培養,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很大的影響。
引導學生對所學的音樂進行深入的理解與感知,能夠幫助學生有效訓練聽覺,使學生得到情操上的陶冶,讓學生的情感經歷變得更加豐富,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修養與綜合能力。教師通過幫助學生掌握樂感,將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層次的對音樂作品進行賞析、理解,然后借助日常的訓練便可以讓學生的賞析音樂作品的能力得到不斷的提升,這些對于學生藝術素養的進一步提高將是極具重要性的。另一方面,當學生掌握樂感,實現音樂鑒賞能力的提高后,便可以通過賞析優秀音樂作品的方式對自己的精神生活進行豐富,從而讓學生站在音樂藝術的視角上發現日常生活中的真善美。因此,做好中學學生音樂樂感的培養,對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是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的。
音樂可以將人類內心的情感變化表現的淋漓盡致,除了用傾聽的方式感受音樂藝術的魅力之外,人類還應該通過感官、感知的能力去掌握正確的音樂旋律及情感。樂感內容實際上是十分復雜的,他是由節奏感、音色感、對音樂作品的天馬行空的想象等組成的。因此,在樂感的培養中需要從諸多方面入手,同時教師對學生所產生的主觀性影響也十分巨大。在當前的音樂教學中,樂感培養一直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他困擾著學生對音樂知識的掌握與運用能力的提升,長此下去,必然會影響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在音樂教學中雖然有一些學生具有與生俱來的樂感,可以清晰的掌握音的高低長短,感受到音樂內容所傳遞的情感變化。但是,絕大多數學生對樂感的感受還是比較遲緩的,在學習中基本抓不到頭緒,也找不到音樂的旋律及節拍,最終使得學生逐漸的喪失了學習音樂的信心。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培養樂感天賦,為學生打開音樂的大門,幫助學生提升音樂修養。
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基本能力。傳統的音樂教學主要依托課本,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中不應被課本內容禁錮,要在全面解析課本樂理知識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培養音樂感知力與藝術修養。在課堂進行樂理講解的時候,教師要采取先易后難、由淺入深的方式,幫助學生循序漸進的掌握音樂知識。在教學中,教師要重點運用視唱練耳教學法培養學生樂感。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第一步要從低年級就開始對學生進行聽覺訓練,幫助學生培養樂感,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第二步應該注重模唱的訓練,由于視唱是視唱練耳中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與聽覺訓練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并不是獨立的。通過科學有效的、專業化的視唱訓練,育斷良好地促進和發展聽覺能力。視唱訓練教學必須按部就班的進行,切忌拔苗助長,只有讓學生循序漸進的進行訓練,才能夠提高學生的樂感能力。
其次,要實現音樂作品的多樣化選擇。音樂的種類、特點與風格繁多,存在各種各樣的曲風曲調。鑒于不同音樂種類表達的情感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實現音樂作品的多樣化選擇教學,從而幫助學生拓展視野。不過,若學生尚未形成正確的分辨能力,此時教師應該選擇優秀的音樂作品為課堂賞析的主要內容。在授課中,教師還要通過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培養樂感。除此之外,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接受現代流行音樂,多去傾聽感興趣的現代流行樂,增加學生的音樂儲備量,從而讓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掌握音樂的內涵,實現學生樂感能力的培養。
再次,要重視學生音樂想象力的培養。音樂藝術具有較強的表現力,音樂表現力主要是利用恰當的節奏、優美的旋律、豐富多彩的感情等進行展示的。因此,在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基于音樂作品自身所具有的表現力,做好音樂作品具體形象的正確展示,通過實現音樂教學內容正確展示的形式,激發學生的拓展思維,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只有引導學生在賞析音樂作品時開放自我想象空間,才能夠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樂感,提高學生對音樂藝術的理解及樂感的掌握能力。
最后,要對學生自主進行音樂表現進行引導。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就必須對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進行重視。因此教師在進行音樂教育教學的時候,要積極的引導、鼓勵學生主動的進行音樂表現,第一步是要鼓勵學生積極的、主動的參加社會音樂實踐活動;第二步是要求學生做音樂的主角去自主進行音樂表演,甚至是音樂創造。加強有關音樂的社會實踐,要求同學盡量去觀看音樂會或者學習一門感興趣的樂器,這是對學生進行樂感培養的有效途徑。學生自主進行音樂表演是要求學生把自己對于音樂的理解、感受與想象通過表演的形式展現出來,這是一種提高音樂素養的有效形式。另外,教師要給予學生表演演唱的效果進行正確的評價及指導,從而讓學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音樂作品,掌握音樂作品的本質與內涵,通過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培養學生樂感。
音樂已經成為中學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教師要不斷地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音樂樂感。而學生在日常學習中也要勤學苦練,深入發掘音樂藝術存在的樂感,提高自身的樂感能力。
[1]潘朝霞.合理引入流行音樂,優化初中音樂課堂[J].求知導刊,2014(6).
[2]盧明星.淺談如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滲透樂感培養[J].教育,2016(6).
[3]李愛鋒.探索音樂教學中培養“樂感”的途徑[J].教育:文摘版,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