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穎 董 騰(通訊作者) 許媛媛 (南華大學 421000)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校環境藝術專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究
張 穎 董 騰(通訊作者) 許媛媛 (南華大學 421000)
校企合作是環境藝術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引入進一步促進優質教學資源的開發。本文從實際操作、模式創新欠缺兩個層面闡述了高校現行翻轉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從課程管理、師資結構和評價體系方面對翻轉課堂教學的可行性進行了分析。本文探索了校企合作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并從課程體系、師資培養等方面進行了闡述,為高校培養環境藝術專業創新型人才提供策略借鑒。
翻轉課堂;環境藝術專業;校企合作;教學模式
文化創意產業的高速增長以及人們對居住環境營造的重視,對環境藝術專業人才的培養以及高校專業教育教學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環境藝術專業以培養應用型高級設計人才為實質目標,其專業特點造就了高校必須走學科專業與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路線1。在國家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的趨勢下,本文將探討校企合作背景下環境藝術專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起源于美國,其本質特征是通過教學流程的翻轉重新優化建構傳統教學過程2:學生在課后通過觀看教學視頻進行問題反饋,課堂則變成教師答疑、學生互動的場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已被國內眾多高校所接受并進行實踐推廣,但從實踐效果來看仍存在一些實際問題。
首先是實際操作層面:高校的教學資源重理論輕實踐,學生因理論知識過于抽象而喪失自主學習的興趣;翻轉課堂對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多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感覺力不從心;學生缺少自主性,是由于受傳統授課模式長期的影響。其次是由現行的教育體制帶來的模式創新層面欠缺:傳統單一、片面追求“市場化”的課程結構模式3使得多數教師未能開創教學新思路,教學能力難以提升;忽視不同教學情境和層次的無差別課程設置也導致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應用簡單化,對教學效果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基于對上述實際問題的分析,是為了對環境藝術專業教學模式的創新和完善進行深入探究。校企合作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團隊協作能力,這與翻轉課堂的培養目標也是完全一致,這就使本文的研究具備可行性。
1.企業自身的崗位優勢以及制度建設為翻轉課堂教學資源提供了保障。培養方案、實習大綱等由學校、教學院系、專業教研室以及企業管理人員共同制定,在課程的管理與組織上能解決翻轉課堂教學資源的不足。
2.企業與校方的合作為翻轉課堂教學的師資力量提供了保障。教學課程由學院教師以及企業管理者、設計師、工程師共同承擔,能彌補環境藝術專業教學中師資結構單一的不足。
3.校企合作為完善翻轉課堂教學評價體系提供了保障。翻轉課堂的評價體系通常包含“前期評價、相互評價、主觀評價、總結”4四個過程。企業主要涉及對實踐、討論、團隊協作等能力的評價,這些能力更能反映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造性。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翻轉課堂涉及學生、教師、企業和高校四大主體,教學變革應從課程體系、師資培養、教學資源、團隊構成這幾個核心層面來探討。
1.課程體系
專業課程體系分為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強調具有更多操作性、注重時效的知識傳授形式。其課程體系主要由校企合作共同開發,采取“根據項目確定知識點——設計教學活動——項目組問題研討——專家指導——業主評價及反饋——總結問題——深化與充實課件——動態更新課件”的流程進行。課程形式包括多媒體課件、網絡課程、在線開放課程、虛擬仿真實驗等,側重針對設計項目全過程進行訓練,目的是培養學生在企業的知識應用能力、設計創新能力和交流能力。
2.師資隊伍
完善的師資隊伍建設是保障翻轉課堂教學的必然舉措。高校與合作企業建立校企師資互動機制,采取培養和引進相結合的專業教學、科研團隊建設方案。一方面高校定期派遣缺乏實踐經驗的年輕教師到企業進行掛職鍛煉,主要是讓年輕教師增長設計實踐經驗、提升教學能力;另一方面由高校委派專職教師到企業中通過線下實體與在線授課、專題講座等方式為工程技術人員傳授系統的理論知識,提高企業人員的知識水平。
3.教學資源
以校企聯合培養為宗旨,企業也是高校教學資源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翻轉課堂教學資源建立在課前自主學習與項目實踐平臺上,由專業理論資源、工程項目創新實訓資源、學生管理資源三部分構成。專業理論資源主要由高校的環境藝術專業教師通過在線教學來實施翻轉課堂的建設;工程項目創新實訓資源是由高校先安排學生到企業實習,之后展開翻轉課堂的線上學習;學生管理資源包括優秀人才培養計劃與學習行為分析管理兩個方面,實現教學資源的最優化配置。
4.教學團隊
在教學團隊建設方面,根據實際情況并結合企業因素,建立起一個系統完善的翻轉課堂教學團隊。團隊建設包括行政決策者團隊:學院院長與企業管理者領導,有先進教學理念的專業年輕教師為設計者,教學、實習等各負責人參與,形成團隊總體框架;環境設計專業教師團隊:高校資深理論課與實訓課教師隊伍、企業資深工程技術人員等,形成團隊中堅力量;環境設計專業導學團隊:深入學生中發現與解決困難的學生團隊,為團隊溝通教師與學生的橋梁;環境設計專業學生:按小班、團隊化組織學習,為團隊的核心,以豐富的課堂成果進一步推動知識與實踐技能的深化。
校企合作與翻轉課堂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是培養環境藝術專業學生的實踐技能、促進學生素質全面協調發展的重要手段,推動了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建設與共享。盡管高校的信息化教學尚處在積極探索階段,但其對于深化信息化教學研究與改革、拓寬校企合作領域,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創業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谷曉龍.校企合作構建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綜合性崗位實踐課程體系的探索[J]. 大眾文藝,2015(6).
[2]楊曉宏,黨建寧.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本土化策略研究——基于中美教育文化差異比較的視角[J]. 中國電化教育,2014(11).
[3]夏燕靖. 對我國高校藝術設計本科專業課程結構的探討[D]. 南京藝術學院,2007.
[4]李成嚴,高峻,唐遠新,陳德運.翻轉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研究[J]. 計算機教育,2015(6).
本文系南華大學船山學院高等教育研究與改革課題“基于翻轉課堂的獨立學院環境設計專業項目式教學模式研究”(2016CY006)、南華大學校級培育課題“土木工程專業校企合作基地建設中培養方案的改革與實踐研究”(2014XJG-ZD01)的研究成果。
董騰,南華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建筑工程系,在讀博士,講師。
張穎,南華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環境設計系,碩士,講師。
許媛媛,南華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環境設計系,碩士,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