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巖 (安徽藝術職業學院音樂系 230000)
視唱教學的拓展與實踐
——談藝術歌曲在高校視唱教學中的運用
江 巖 (安徽藝術職業學院音樂系 230000)
本文論述了如何將藝術歌曲運用到高校視唱教學中,以此來彌補視唱教學中的一些空缺和不足,旨在提高高校視唱練耳的教學效果,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音樂素質和修養。
視唱練耳;藝術歌曲
高校視唱教學旨在通過培養學生良好的讀譜能力,并在讀譜視唱的過程中建立良好的音高、節奏及調性感等等,以提高學生的音樂感覺和綜合素養。所以,視唱教學與學生音樂專業的學習以及音樂能力的提高關系緊密相聯,在高校音樂教學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當今的視唱教學還普遍存在一些問題:
1.教材選擇單一化
教師在視唱教材的選擇上較為單一,視唱曲目的風格與形式缺少多樣化,從而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并且,一般視唱教材選用的都是音樂作品的片段,很少能讓學生們接觸到完整的優秀音樂作品并深入地感知音樂作品的內涵。
2.缺少藝術實踐
視唱是一門藝術,要與實踐相結合才能展現出藝術的魅力。視唱課作為一門技術理論課,不僅要進行理論訓練,更要得以技術性地實踐。若缺乏實踐活動,光靠單一的訓練模式不僅會讓學生感到枯燥和乏味,還難以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
3.鋼琴伴奏的隨意性
現階段高校使用的教材由于其中的音樂片段多而短且無編配伴奏,即使有伴奏的教材也不是很多,內容不夠全面。所以教師在給學生進行視唱伴奏時一般只能即興彈奏,因此不能很好地展現音樂風格特征,也不能對學生的音樂感覺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高校視唱教學還有很需要改進和完善的地方。針對以上幾點,本人認為可以適當的在視唱教學中采用其他的視唱教材或作品(如藝術歌曲)作為視唱教學的輔助教材。藝術歌曲作為一種音樂體裁,在西方音樂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當今聲樂學習與表演重要的內容之一。由于藝術歌曲多篇幅較為短小,音樂較為抒情、流暢,其中不乏經典的音樂作品,我們可以把他們有選擇的運用到高校視唱教學中去,不僅能彌補視唱教學中的一些空缺與不足,更可作為對視唱教學的一種拓展和實踐。具體從以下幾點加以說明:
1.選擇曲目
藝術歌曲曲目眾多,各個時期各個國家作曲家都有創作過大量的藝術歌曲。如古典主義時期莫扎特的《紫羅蘭》、貝多芬的《我愛你》,浪漫主義時期的舒伯特創作了大量的藝術歌曲如《致音樂》《小夜曲》等等,在近現代的中國也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作曲家并且創作出了很多內容新穎、充滿時代氣息的藝術歌曲如《我住長江頭》《春思曲》《紅豆詞》等等。我們在視唱教學中既要選擇在聲樂技巧要求不高、適合大眾學生而非僅僅聲樂學生可以演唱的聲樂作品,還要根據視唱教學的內容進行合理選擇,要考慮調式調性、節奏型、變化音是否與現價段所學程度相適應。
2.曲目教學——以莫扎特的《渴望春天》為例
首先,在視唱藝術歌曲之前,教師應先給學生分析一下歌曲的創作背景,然后帶領大家朗誦歌詞。《渴望春天》的歌詞大意:“來吧,親愛的五月,給樹林穿上綠衣,讓我們在小河旁,看紫羅蘭開放……”歌詞描寫了大家歡聚在一起迎接春天的到來,表達了對春天來臨的喜悅之情。通過歌詞誦讀,學生們可以了解并感受充滿詩意的歌詞內容,從而能很快進入到音樂的意境之中。接下來的旋律視唱,教師還要先帶領學生對作品的調式調性、節拍節奏、曲式結構進行分析,比如《渴望春天》這首歌是D大調,學生要對D大調音階,調內音級,音程關系熟練掌握,在此基礎之上進行視唱。在視唱過程中要注意:此曲的曲式結構是四句一段式的分節歌,在視唱的時候要注意樂句的劃分和呼吸。在節拍方面,此曲建立在6/8拍上,在視唱時要明確拍點,注意把握好強弱弱次強弱弱的節拍韻律。在節奏上需讓學生注意的是每一樂句都是以弱起的形式出現的。除此以外,對于作品的難點要進行單獨訓練,比如這首作品中連線的節奏以及兩個變音的準確把握。若不能把這些難點進行單獨訓練,學生就不能準確而熟練的視唱出來,從而影響到整首作品的視唱效果。對于藝術歌曲的視唱,除了要能準確的唱對音高、節奏等基本音樂要素,更要在音樂的表現上下功夫,比如力度的變化以及情感的處理等等。對于《渴望春天》這首作品,同學們在視唱時應唱出愉悅的感覺,并讓音樂積極的流動起來,表達出一種對春天到來萬物復蘇的喜悅之情。
3.關于鋼琴伴奏
鋼琴伴奏在藝術歌曲中占有重要地位,因為它不是僅僅起到為聲樂伴奏的作用,而是和聲樂演唱相輔相成、擔負著共同演繹作品的任務。所以在藝術歌曲的視唱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指導學生視唱,還要注重鋼琴伴奏和視唱者的融合。具體來說,教師首先要具備較強的鋼琴伴奏能力,并在課前做好教學曲目的伴奏練習使其能在課上熟練彈奏作品,好的伴奏大大有助于演唱者的藝術表現。同時,要求學生在視唱課前也要先預習曲譜并熟悉一下鋼琴伴奏包括其前奏、間奏、和聲、節奏型等等,這樣會有利于在課堂上提高教學效率。在視唱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的聲樂視唱如何與鋼琴伴奏的很好地配合,使二者完美地融合成一首藝術作品。
4.音樂會實踐
音樂的理論學習與實踐密不可分。藝術歌曲的視唱教學還可以用音樂會的形式進行實踐性的拓展。把視唱練耳的教學訓練與舞臺實踐相結合,一方面是對自己上課所練習的作品的檢驗與展示,并提高和促進對視唱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通過舞臺實踐這種藝術形式,可以更進一步對作品進行藝術性的把握。通過此項活動,學生的音樂表現力與舞臺經驗得以大大提升。
綜上所述,把藝術歌曲運用到高校的視唱教學中,不僅可以彌補教學中的一些空缺和不足,還可以提高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把握能力、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及表現能力等等,進一步提升其音樂素質和修養。
[1]羅憲君,徐朗.聲樂曲選集[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1.
[2]陳雅先.視唱練耳教學論[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6.
[3]高為杰,陳丹布.曲式分析基礎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江巖,碩士,安徽藝術職業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