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怡然 (天津理工大學 藝術學院 300000)
動畫表演與創作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的探討與研究
孫怡然 (天津理工大學 藝術學院 300000)
動畫表演與創作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顧名思義,就是指在動畫專業教學中,將動畫表演與動畫創作的教學相結合。通過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動畫表演訓練,使學生能夠將生動的表演融入到動畫創作之中。動畫表演與創作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即將動畫表演藝術與動畫創作緊密結合,貫穿于整個動畫專業教學中。
在高校動畫專業學生的培養過程中,我們注重培養學生對動畫知識和技能的全面掌握,并不指向性特別明顯地去培養專門的動畫導演、動畫編劇、動畫師等等。而這種教學結構下的學生動畫創作也有著其獨特的特點,導演、編劇、動畫師等多個角色往往由一個或幾個人共同承擔,并不是分工絕對明確。所以這也就要求學生對動畫領域有一個全面的認知。而動畫表演作為動畫創作的靈魂,不僅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動畫專業必修課,更應該與動畫創作緊密結合,將動畫表演與創作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貫穿整個動畫專業教學。
動畫的世界是動畫創作者創作出來的,無論是動畫導演、編劇還是動畫師都在通過自己的智慧為動畫世界注入生命。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都是演員。動畫專業的學生無論自身對動畫的那些方面更改興趣,都需要不僅掌握動畫基礎知識,同時也要重視動畫表演的訓練、重視培養自己的動畫表演意識。
迪士尼動畫大師米爾特?卡爾曾說過:我們的動畫與別人的不同之處在于它是可信的。我們的物體有體有形,人物有血有肉,我們的幻想具有真實性。
動畫角色是動畫創作者創作出來的,我們需要讓這些虛構的角色被觀眾接受、讓觀眾信服,需要讓他們活起來。而動畫表演就是為動畫角色注入生命。
動畫表演幾乎在動畫創作誕生之初就一直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早期的迪士尼二維動畫創作中,對真人表演的臨摹是動畫創作常用的技巧。《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是迪士尼第一部動畫電影。在白雪公主角色的動畫創作過程中,為了使她的舞姿更加真實富有感染力,迪士尼邀請了著名舞蹈家瑪吉?錢皮恩擔任模特,為動畫師進行表演。《灰姑娘》《睡美人》《美女與野獸》這些家喻戶曉的迪士尼動畫電影,為世界觀眾們塑造了一個又一個個性鮮明、印象深刻的美麗公主的形象,而在這些角色的背后,都有真人演員為其擔任表演模特。如果說迪士尼電影中的公主的表演太過寫實,更多的是對演員表演的臨摹,那么《幻想曲》中動物舞蹈的表演則更好地將演員表演與動畫表演藝術結合在了一起。1940年的迪士尼動畫電影《幻想曲》被當作經典范本經常出現在動畫專業的教學中。其中《時光之舞》中動物們滑稽流暢的芭蕾舞表演十分出彩。動畫師們將優雅芭蕾舞動作賦予形態各異的動物身上,而這些舞蹈動作同樣來自于專業芭蕾舞演員的表演。動畫師將這些寫實的舞蹈表演加以自己的想象,對動作進行夸張和再設計,使動物們的舞蹈即流暢優美又滑稽可愛。
隨著三維技術的發展,動畫表演有了更多的可能。角色表演變得更加細膩,這也對動畫創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馴龍高手》《里約大冒險》的制作花絮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動畫師們全心投入地表演著。《瘋狂動物城》中成功塑造了許多生動的動物角色,聰明執著的朱迪、狡猾的尼克、末后黑手副市長綿陽、樹懶閃電、教父鼩鼱等等,他們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僅是因為他們的外形滑稽可愛,跟時因為他們個個個性鮮明,舉手投足都有有著自己的特色,深深吸引著觀眾的注意力。《瘋狂動物城》動畫師張少甫在采訪中說動畫師大部分工作其實是在當演員。拿到簡單地分鏡頭后,動畫師需要了解導演的意圖,動畫師會拿到這段鏡頭的基本動作表演,然后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個性化創作,將普通地運動規律升華為具有角色性格的動畫表演。他作為一名動畫師的追求是成為一名藝術家,而不是一味地借助動作捕捉技術。他認為動畫師的工作第一是演員第二才是動畫師。
動畫表演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全片的質量,決定著觀眾的情緒能否被動畫角色所牽動,能否夠融入到影片中。動畫表演是一門藝術,是一門動畫創作者重要的必修課,更是動畫創作的靈魂。
動畫表演并不受動畫表現形式的局限,無論是二維動畫、三維動畫、定格動畫中,動畫表演的重要性都不容忽視。同時動畫表演也不受動畫類型的局限,無論是商業動畫還是實驗動畫,在其創作過程中都離不開動畫表演。2012年我有幸拜訪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老人與海》的作者亞歷山大?彼德洛夫,他用油彩在玻璃上進行動畫創作,每一個鏡頭畫面都如同一副具有濃厚浪漫寫實主義風格的油畫。他的動畫作品有著強烈的個人風格。然而在創作過程中他同樣也采用和迪士尼相似的創作方法,即真人模特進行動作表演,動畫師對動作進行臨摹和再創作。無論一部動畫作品是多么風格化,創作技法是多么獨特,它的創作過程都離不開動畫表演。這種表演可以是具象的人物、動物表演,也可以是抽象的光影、圖形表演。無論是那種表演都需要動畫創作者細心觀察、精心設計。動畫表演就如同動畫的靈魂,沒有表演的動畫角色如同順勢走肉,沒有表演的動畫作品更是難以感染觀眾。
動畫表演要可信,不能讓觀眾感覺到這些動作是動畫師強加與角色的。表演的可信度不在于動作是自然還是夸張,而是在于這個動作是否出自角色本身,動畫師是否全心投入地去體會角色,而不僅僅是扮演這個角色。例如,《了不起的狐貍爸爸》中,擬人化的狐貍爸爸,在吃早餐的時候,依然像野獸一樣,動作雖然夸張,但卻十分符合角色狐貍的特性,而且又增添了趣味性。狐貍爸爸的整個角色表演的設計,將人類和狐貍的動作相結合,使得這個角色的擬人化自然又真實。《了不起的狐貍爸爸》中不管是狐貍爸爸的動畫表演設計,其他動物的表演同樣十分出彩。它們的外形設計即保持了寫實的動物頭部造型、皮毛特征又融合了人類的身體形態、衣著習慣。它們的動作設計即進行了充分的擬人化,又保留了一些動物的原始習性。這使觀眾即相信它們是一幫和人類一樣有著高智慧的生物,能說英語、能讀報紙、能和可惡的農場主對決,又讓觀眾相信它們就是狐貍、負鼠、兔子……《了不起的狐貍爸爸》做到了真正讓動畫角色活了起來。
動畫表演在動畫創作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為動畫角色注入生命。小黃人、尼克、閃電、史瑞克……這些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動畫角色無一不是有著性格化的動畫表演,他們的動作設計細致入微,讓觀眾有一種真實感,同時又夸張富有個性化。這些成功的動畫角色給觀眾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超越影片本身。很多時候觀眾已經記不清故事的內容了,卻仍清晰的記住了這些角色,這就是動畫表演的魅力。
在傳統的動畫專業教育中,教師們似乎更著重于培養學生的動畫專業技能,無論是傳統的二維手繪技法、三維電腦軟件、后期合成等等。學生似乎也更能適應這種相對機械化的學習模式。他們所要學習的大多只是大自然中的規律、新的軟件、傳統的動畫技法、固有的鏡頭語言。而動畫表演往往只是一門獨立的課程,學完一次修完學分就結束了,沒有被更多地重視。可我認為作為一個高校動畫教育工作者我們所要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專業技能,更是一種動畫的思維方式、一種創作的思維方式。這需要學生們開放思維,解放天性,去用心創作。現在我們的學生在進行創作時,往往把經歷放在劇本創作、分鏡頭繪制、軟件的操作上,很少有學生花時間花精力去潛心研究角色表演。所以創作出來的很多作品,雖然在畫面的很美輪美奐,但角色動作生硬、故事空洞、情節生硬,更不用說將鏡頭語言和動畫表演結合起來了。整個動畫學習和動畫創作的過程都沒有很好地與動畫表演結合起來。
1.培養學生的動畫表演意識
培養學生的動畫表演意識,首先要帶領學生解放天性,鼓勵大膽地去表達自己。這其實也是對老師提出了跟高的要求,需要老師們用自身的投入和熱情去感染學生,讓學生享受淋漓盡致地表演。只有自己充分表達、充分發揮,才能讓自己的角色活起來。引導學生在動畫創作的過程中對角色作出充分的設計,把每一個角色都想象成有生命有性格有故事的。將動畫表演作為自己在真實世界和動畫世界間自由穿梭的“任意門”。
2.培養學生講故事的能力
《動畫師生存手冊》的作者理查德?威廉姆斯,曾在他的書中提到:人的性格各異,關鍵是要認識到這一點并用它來表情達意,即能夠深入到我們所描繪的角色、角色所處的處境、他們的所需和所想及其原因,并把這些通過我們的畫或者構想出來的畫面表達出來。這就是表演。
要想使創作的角色不空洞、動作表演即夸張又具有真實感,我們需要為他設計合理的環境、精彩的故事。會講故事使每個動畫創作著必備的素養。
3.增加學生的閱片量
從正反兩面為學生分析電影、動畫案例,讓學生理解電影語言。培養學生的審美眼光,知道什么是自然的動作設計,什么是不真實的僵硬的動作設計。讓學生對動畫表演藝術有更高的審美能力。審美的眼光高了,在創作過程中也就能更容易的發現自己的問題與差距。
4.將動畫表演里面融入到不同的動畫課程中
不只是動作設計、虛擬角色表演等相關課程與動畫表演有著密切的關系,動畫編劇課程在塑造角色的時候同樣離不開動畫表演,從前期的編劇開始,就像要創作角色小傳一樣,我們要為角色創作“表演小傳”,讓角色首先在我們心里就活起來。分鏡頭設計中景別、構圖、調度等等的不同設計都傳遞著不同的畫面信息,這些都需要與角色的表演相結合;角色設計中根據不同角色的背景、性格,我們對他們的形體、服飾做不同的美術設計,同時不同性格的角色對事務和環境作出的反應也不同,他們的動作表演都需要我們精心設計,幫助觀眾跟直觀的去認識我們的角色。動畫本是就是動起來的藝術,幾乎在所有的動畫課程中,都需要與動畫表演相結合。
動畫表演藝術是動畫創作的靈魂,動畫表演是每一個動畫創作者必備的專業素養。在動畫專業教學中,我們不應只強調讓學生熟練地使用各種軟件、扎實地掌握運動規律,就如同學習繪畫的學生不能只掌握用筆的技巧和只會臨摹一樣。在動畫創作的過程中,軟件只是工具,運動規律只是基礎,動畫表演才是角色創作的核心。通過動畫表演與創作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將動畫表演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創作的能力,這需要老師和學生們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