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紅玲 韓利平
(大連市友誼醫院,遼寧 大連 116001)
?
探討循證護理在胃腸外科術后管道護理中的應用
邵紅玲 韓利平*
(大連市友誼醫院,遼寧 大連 116001)
【摘要】目的 探討循證護理在胃腸外科術后管道護理中的應用。方法 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行胃腸手術患者60例,隨機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對照組30例,采用普通護理干預,試驗組30例,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采用循證護理,觀察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非計劃拔管、意外脫管、有效率等。結果 試驗組各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胃腸手術患者采取循證護理,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循證護理;胃腸外科;術后;管道護理
循證護理(EBN)一種以科學研究為依據,為患者提供最有價值的護理干預措施[1]。胃腸外科的管道護理,是用管道吸出腸道中的氣體和液體來降低腸道內的液體。我院從2014年起依照循證護理原則,針對管道護理特點尋找科學依據、制定護理方法、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報道如下。
1.1 基本資料: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行胃腸手術患者60例,隨機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試驗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齡35~60歲,平均年齡(43±1.4)歲。對照組30例,男16歲,女14例,年齡34~59歲,平均年齡(44±1.3)歲。胃癌根治術15例,直腸癌25例,胃穿孔修補術20例。兩組患者經統計學分析年齡、性別、病情等沒有統計學差異(P>0.05),可以比較。
1.2 方法:對照組采取普通護理干預,試驗組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采用循證護理。循證護理具體措施:①提出問題,通過觀察判斷出患者非計劃性拔管發生是在白天還是夜間的發生率高,比較顯示夜間非計劃性拔管發生率高,通過討論可能與護士夜間巡查不夠細致或置管時操作不當有關以及患者對于胃管知識了解不足,護士對相關事項、相關知識告知不夠明確。通過檢索“萬方數據庫”、“中國知網”以及“維普數據庫”等數據庫,整理分析信息,給提出的問題提供理論依據。②護理措施,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對患者進行疾病的知識宣講,讓患者以及家屬了解疾病,多提出一些積極配合治療病愈后的案例給患者增加戰勝疾病的信心。重點強調胃管的重要性、作用以及胃管脫落或自己拔除胃管的危險,使患者和家屬積極配合并且重視對胃管的護理。同時在護理的過程中護士還應該認真觀察非計劃性拔管發生率高的患者,重點加強關注,特別標記,在床頭交接班時重點交班,降低非計劃性拔管的發生率。另外護理人員應該加強自身學習,提高護理質量,避免發生非計劃性拔管事件的發生。
1.3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非計劃拔管次數,意外脫管次數,治療有效率。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使用卡方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試驗組與對照組進行比較發現試驗組患者滿意度、非計劃拔管、意外脫管、有效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試驗組與對照組各指標比較[n(%)]
在胃腸外科管道護理過程中,管道意外脫落原因復雜,如患者不舒服自行拔管,患者睡時幅度過大管道脫落,鼻翼旁固定不穩[2]等。其主要原因是患者以及家屬對胃管的重視率低,對疾病知識掌握不足,不知道胃管與患者術后康復之間的密切關系[3]。通過本試驗可以看出,采用循證護理的試驗組非計劃拔管、意外脫管人數明顯低于采用普通護理的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循證護理還提高了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以及治療的有效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循證護理是一種以臨床經驗為基礎,科學研究結果為依據的臨床護理方法[4]。把護士的臨床經驗與患者的愿望與價值良好的結合,使臨床護士工作轉變成以臨床研究為依據的專業能力。有效的避免了護理的盲目性、主觀性,使護理據可依、有證可循。
綜上所述,試驗組采用循證護理,患者滿意度高,非計劃拔管、意外脫管發生率低,有效率高,值得在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俊娥.循證護理在胃腸外科管道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3):309-310.
[2] 肖海弟.循證護理在胃腸外科管道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3,8(6):222-223.
[3] 吳詠梅,王玉珍.循證護理在胃腸外科管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吉林醫學,2012,33(30):6658-6659.
[4] 張健.外科術后病人的管道護理[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9(6):73-74.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02-0026-02
*通訊作者
Explore the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the Applica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Pipeline Nursing
SHAO Gong-ling, HAN Li-ping*
(Dalian Friendship Hospital, Dalian 116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Evidence-based nursing of Pipeline care in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Methods 60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during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5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control group had 30 patients used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control group had 30 patients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used Evidence-based nursing. Observ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observ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o nursing satisfaction, unplanned extubation and outer pipe, efficient.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ake the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in pipeline care was well,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al.
[Key words]Evidence-based nursing;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Postoperative; Pipeline 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