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懷彤
(甘肅省靜寧縣人民醫院超聲科,甘肅 靜寧 743400)
?
超聲診斷膽石病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李懷彤
(甘肅省靜寧縣人民醫院超聲科,甘肅 靜寧 743400)
【摘要】目的 探討分析超聲診斷膽石病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136例膽石病患者的臨床資料予以回顧性研究,分析術前超聲診斷和術后病理診斷結果,同時總結分析手術中存在的困難因素。結果 136例患者中,術前超聲診斷結果和術后病理診斷結果相符率為98.5%;術中證實手術困難因素5種,總計13例,占有比例為9.6%;術中轉開腹共4例,占有比例為2.9%;膽管損傷1例,占有比例為0.7%;手術成功131例,成功率為96.3%。結論 超聲診斷膽石病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應用效果較好,具有很高的臨床診斷與指導價值,值得應用推廣。
【關鍵詞】膽石病;超聲診斷;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膽石病是一種臨床多發病,主要包括膽囊結石與膽管結石[1]。現階段,B超檢查是此病診斷的主要方法,在確診之后,采用外科手術方法進行綜合治療。在進行手術治療的時候,主要包括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剖腹手術等,當合并肝內、外膽管結石的時候,不可以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2]。本文主要對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136例膽石病患者的臨床資料予以回顧性研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136例膽石病患者的臨床資料予以回顧性研究。136例患者中,女性患者76例,男性患者60例;年齡在15~73歲,平均年齡為(45.3± 5.1)歲。所有患者術前均進行了常規超聲檢查,術后展開隨訪,都證實為膽石病。
1.2 方法:采用HP2410B型超聲診斷儀對患者進行檢查,探頭頻率為3.5 MHz,之后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予以治療。患者在檢查之前需要空腹8 h以上,對一些過度肥胖或者已經進行膽囊超聲檢查,腸氣干擾較多,膽囊周邊及肝外膽管無法清晰顯示的患者,需要素食1~3 d,之后禁食8 h以上,才可以展開超聲檢查。取患者仰臥位,經過上腹部進行常規縱、橫、斜切面的肝、膽、胰掃描檢查,并且對結石大小、回聲情況予以記錄。對膽道系統予以重點檢查,了解膽囊大小、位置、囊壁厚度、異常回聲數量、是否移動等。同時對膽管內徑、有無異常回聲、是否通暢進行觀察。所有患者經過超聲檢查之后,均符合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標準,予以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1.3 觀察指標:重點觀察膽囊腔內情況,可以看見恒定強光團,后方伴聲影,可以隨著患者體位的變化而移動,觀察指標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膽囊大小。膽囊長徑<90 mm,前后徑<30 mm;膽囊長徑≥90 mm,或者前后徑≥30 mm。②膽囊壁厚度。膽囊壁厚度在3~7 mm之間,囊壁回聲均勻,沒有靜脈曲張現象;膽囊壁厚度≥7 mm,囊壁回聲不均勻,或者可以發現靜脈曲張。③膽汁。呈夜暗區,透聲性良好;可見光點或者絮狀回聲,無膽汁回聲。④膽囊周圍。沒有低回聲;可見局部低回聲或者不規則低回聲。⑤肝動脈、膽總管、門靜脈及Cotot三角。其結構清晰,呼吸的時候,可以看見膽囊低、頸和周圍腸管、網膜存在錯位滑動情況;結構不清晰或者肝動脈、膽總管、門靜脈右移上升,呼吸過程中無錯位滑動情況。⑥肝內、外膽管。沒有結石,沒有擴張;可以看見結石或者擴張現象。
136例患者中,術前超聲診斷結果和術后病理診斷結果相符率為98.5%,見表1。術前預測手術困難因素5種,總計14例,術中證實手術困難因素為5種,總計13例,占有比例為9.6%,預測符合率為92.9%,見表2。136例患者在超聲診斷之后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其中4例術中轉開腹膽囊切除術,占有比例為2.9%;其中膽囊動脈出血1例,膽囊與十二指腸內痿1例,膽囊周邊三角區嚴重粘連2例。膽管損傷1例,占有比例為0.7%。手術成功131例,成功率為96.3%。

表1 術前超聲診斷和術后病理診斷的比較(例)
膽石病就是人們平常所說的“膽結石”,又常被稱作膽石癥。它是指膽囊、肝臟、膽總管等部位發生了結石[3]。根據發生結石的部位而言,可以將膽石病分為膽囊結石病、膽總管結石病、肝膽管結石病或上述多部位同時并發。膽石病其臨床表現取決于膽石動態、所在部位及并發癥,主要癥狀為膽絞痛(疼痛劇烈出汗,面色蒼白),惡心嘔吐,并可有程度不等的黃疸,發熱。膽絞痛一般短暫,但也有延續數小時的[4]。
因為膽石病的并發癥與合并癥較多,并且同時存在著膽管變異、膽管狹窄等現象,使B超檢查成為了膽石病診斷的重要方法。膽石病的臨床治療方法主要有非手術治療(如口服膽酸等藥物溶石、經PTC注入辛酸甘油單酯等藥物溶石、體內接觸碎石、體外沖擊波震波碎石等)、外科手術治療(如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小切口膽囊切除術、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等)、中醫治療[5]。目前,手術切除膽囊是療效最為確切的手段,可通過開腹、腹腔鏡等多種途徑實施,其中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應用最為廣泛,其具有創傷小、安全可靠、痛苦輕、恢復快等優勢。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適應證主要有[6]:①有癥狀的膽囊結石、慢性膽囊炎;②無結石膽囊外并發癥;③無嚴重膽囊萎縮性病變;④需要進行膽囊切除的膽囊息肉樣病變。隨著臨床實踐的不斷研究,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適應證越來越廣泛,如肝硬化、急性膽囊炎等。
在膽石病手術治療中,術前超聲檢查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僅能夠確定膽囊及其腔內異常回聲狀況,還可以對肝內、外膽管的梗阻或者回聲情況予以確定。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前進行超聲檢查的重點為:①膽囊位置。確定膽囊和肝臟的解剖關系,如果膽囊處在肝裂隙中,盡管膽囊三角解剖較為清晰,也會加大膽囊切除難度,非常容易出現肝損傷出血的現象。②膽囊大小。膽囊太大說明結石嵌頓在膽囊壺腹部或者膽囊管中,膽囊中存在著一些積液,張力明顯提升,導致術中難以露出膽囊三角區;膽囊太小說明膽囊萎縮,大部分均是由充填型結石導致,此時膽囊壁失去了正常的層次,造成膽囊周邊緊密粘連,在剝離的時候,非常容易出現出血現象,極大的增加了手術風險[7]。③膽囊壁厚度。膽囊壁增厚超過5 mm,尤其是膽囊三角區炎性水腫增厚,粘連顯著加重,解剖層次不清晰,剝離難度較大,非常容易出現出血現象,加大手術危險性。④膽囊管長度。膽囊管短于3 mm時,手術難度非常大,主要為充填型膽囊結石。⑤膽囊和周邊組織界面是否清晰。如果膽囊及三角區和周邊組織界面較為清晰,就可以較好的剝離膽囊;如果膽囊及三角區和周邊組織界面不清晰,尤其是萎縮性膽囊炎伴有結石,并且粘連嚴重,非常容易出現出血、膽管損傷等現象,極大的增加了手術難度。在本文研究中,術前預測手術困難因素5種,總計14例,術中證實手術困難因素為5種,總計13例,占有比例為9.6%,預測符合率為92.9%。
超聲檢查主要是以膽囊壁是否光滑、膽囊及三角區和周邊組織界面是否清晰為判斷依據[8]。本文通過對136例患者臨床資料的研究可知,超聲檢查顯示膽囊位置正常、大小符合常規、膽囊壁增厚在2~3 mm、膽囊和周邊組織界面清晰的患者,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難度較低。在膽囊急性炎癥發作期,伴有顯著的水腫癥狀,發病均在72 h內,粘連情況并不嚴重,非常容易分離,并且出血情況減少。當發病超過72 h,粘連狀況明顯加重,特別是膽囊三角區解剖關系,辨認難度非常大。所以,針對發病低于72 h的患者來說,當超聲檢查顯示膽囊三角區和周邊組織界面清晰時,術中容易露出膽囊,可以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針對發病超過72 h的患者來說,需要予以慎重考慮,征求患者及其家屬的意見,從而得到患者及其家屬的理解與配合,確保手術順利完成;同時,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手術的詳細情況,并且術中轉開腹的可能性,讓患者及其家屬做好充分的準備,為患者早日康復提供可靠保障。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136例患者中,術前超聲診斷結果和術后病理診斷結果相符率為98.5%;術中證實手術困難因素5種,總計13例,占有比例為9.6%;術中轉開腹共4例,占有比例為2.9%;膽管損傷1例,占有比例為0.7%;手術成功131例,成功率為96.3%。
綜上所述,超聲診斷膽石病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應用效果較好,具有很高的臨床診斷與指導價值,值得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片紅,黃小云.超聲診斷膽石病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預測與評估[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12(20):168-169.
[2] 蔣兆彥,韓天權,乙芳,等.改良的B超三維膽囊功能檢測與判斷標準[J].肝膽胰外科雜志,2013,25(3):229-231.
[3] 陳言,桑玉順,姥義,等.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術前超聲診斷臨床分析[J].陜西醫學雜志,2015,44(1):60-67.
[4] 崔惠娟,趙文鵬,王新燕,等.超聲下膽囊功能分級在微創保膽取石術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34):466-467.
[5] 彭啟慧,熊奕,徐金鋒,等.超聲診斷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前膽囊周圍粘連的價值[J].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2011,22(6):423-425.
[6] 刁其先,王廷剛,劉泳,等.397例膽囊息肉樣病變超聲的診斷價值及隨訪結果[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0,10(6):530-532.
[7] 陳翠華,裘毓雯,陳思瑾,等.超聲對胎兒膽囊結石的診斷價值[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12,14(5):352-353.
[8] 張霞,蘇海慶.超聲檢查華支睪吸蟲病與膽石病的關系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0,18(11):1585-1586.
中圖分類號:R445.1;R65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02-0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