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春東于秀芹賴永新柴景偉劉立虎
(1 阜新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醫院呼吸內科,遼寧 阜新 123000;2 阜新第三人民醫院,遼寧 阜新 123000)
?
某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認知和診療現狀的分析
紀春東1于秀芹1賴永新1柴景偉1劉立虎2
(1 阜新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醫院呼吸內科,遼寧 阜新 123000;2 阜新第三人民醫院,遼寧 阜新 123000)
【摘要】目的 分析遼寧阜新地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和診療情況,加強慢阻肺高危人群對疾病的認識,提高慢阻肺疾病的篩查、診斷、治療率。方法 對遼寧阜新地區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5個社區的3289例居民進行慢阻肺疾病篩查,并對每例受試者進行慢阻肺相關知識的認知調查,統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例數,總調查受試者對慢阻肺相關知識的認知情況,對篩查或者醫院確診的慢阻肺患者進行診斷、治療方面認知情況進行調查。結果 本次慢阻肺疾病發生率為8.79%;普通民眾對于COPD的認知率較差,認知率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穩定期應用正規藥物治療、對疾病的控制滿意等方面占比均顯著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結論 普通民眾對發病率高企的慢阻肺認知情況堪憂,慢阻肺患者對自身疾病、診斷、治療的認知情況更不容樂觀,加強對民眾關于慢阻肺疾病的認知水平,降低慢阻肺的發病率、提升診斷治療質量,減輕家庭及社會的負擔,刻不容緩。
【關鍵詞】慢阻肺疾病;認知調查;診治現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典型特征是氣流受限,發展到一定程度具有不完全可逆性,并可伴氣道高反應性,并呈進行性發展[1]。與肺部對有害氣體或有害顆粒的異常炎性反應有關。COPD是可預防、可治療的疾病,但在我國該病卻是患病率高、民眾知曉率差、正規治療率低,對民眾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2]。本文分析了遼寧阜新地區5個社區的3289例受訪者,對其進行慢阻肺篩查,及慢阻肺疾病相關知識的認知調查,慢阻肺患者的治療情況調查,旨在了解該地區民眾對慢阻肺的認知情況,為醫療單位、政府預防慢阻肺發病率、提高慢阻肺治療水平,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對遼寧阜新地區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5個社區的3289例居民進行慢阻肺疾病篩查,其中男1932例,女1357例,年齡35~69歲,平均(56.4±3.7)歲;漢族2281例,朝鮮族564例,其他民族444例;身高152~184 cm,平均身高(165.7±6.8)cm,體質量52~106 kg,(61.2±4.5)kg;在職1872例,離職481例,退休936例;大專及以上學歷1021例,大專以下學歷2268例;有醫療保障者2017例,無保障者1272例;2011例有正在吸煙或有吸煙史。
1.2 診斷標準:依據合2007年中華醫學關于慢阻肺疾病的診斷標準,對每例受試者進行慢阻肺篩查,詢問受試者的吸煙史、職業、環境有害物質情況等COPD高危史,詢問患者的呼吸系統臨床癥狀,如:慢性咳嗽、咳痰、氣短或呼吸困難,喘息和胸悶等,對患者的肺功能進行檢測,不完全可逆性氣流受限(及支氣管舒張試驗FEV1<80%預計值和FEV/FVC<70%),排除其他心肺疾病,可確診為COPD[3]。
1.3 方法:統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例數,計算慢阻肺疾病發生率。采用COPD認知調查表對所有受試者COPD相關知識的認知情況進行調查。采用COPD診斷、治療的認知調查表對篩查或者醫院確診的慢阻肺患者進行診斷、治療方面認知情況進行調查。
1.4 統計分析:對文中所得數據采用SPSS1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數據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代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COPD發病率:3289例受訪者中有289例慢阻肺疾病患者,慢阻肺疾病發生率為8.79%。
2.2 受試者對慢阻肺疾病認知情況調查結果:普通民眾對于COPD的認知率較差,認知率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尤其是對于COPD的高危因素的了解最低,嚴重阻礙了民眾預防COPD的發生,見表1。

表1 普通民眾對于COPD相關知識的認知情況調查結果[n(%)]
2.3 COPD患者對診斷、治療的認知情況:對于289例篩查或者醫院確診為慢阻肺的患者進行診斷、治療方面的調查,結果顯示,患者穩定期應用正規藥物治療、對疾病的控制滿意、明確治療藥物的不良反應的觀察及處理方法、知道聯合用藥的益處、接受肺康復鍛煉、參加過醫院組織的慢阻肺相關知識講座、能準確說出慢阻肺的治療目標的患者占比均顯著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相信慢阻肺民間偏方的患者和不相信的占比相差無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COPD患者對疾病診斷、治療的認知情況[n(%)]
COPD不僅是一個肺部疾病,還是一個全身性疾病,即所謂的系統影響,包括體質量減輕,骨骼肌障礙,心血管風險,骨質疏松和抑郁癥等。在全世界范圍內,COPD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并且呈上升趨勢,不僅對患者家庭造成嚴重的影響,對社會也是極大的負擔。我國COPD急性發作患者住院費用人均是2.2萬元,每年COPD及相關疾病帶來的經濟負擔達到50億美元。因此,提高患者對慢阻肺的認知情況,喚醒民眾預防慢阻肺的意識,降低慢阻肺的發生率,提高慢阻肺患者正規治療率,應該提升到國家干預層面來[4-5]。
COPD是可以預防、治療的疾病,病情呈持續發展。治療的目標主要是減輕癥狀,阻止病情發展。緩解或阻止肺功能下降。改善活動能力,提高生活質量,降低病死率。控制病情反復發作,延緩病情惡化,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有調查結果表明,對COPD患者單獨進行教育雖不能改善他們的活動耐量和肺功能,但是切合實際地系統、規范、合理的健康教育可以改善其用藥方法,提高患者自身處理疾病的能力,提高生活質量[6]。
本文對遼寧阜新地區的5個社區民眾進行COPD篩查,并對民眾對COPD的認知情況,及COPD患者對疾病診斷治療方面的認知情況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普通民眾對于COPD的認知率較低,尤其是對COPD的高危因素的了解最低,造成民眾預防COPD發生的意識很弱。同時COPD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識遠遠不夠。在執行正規藥物治療方不力,能明確了解治療藥物的不良反應觀察及處理方法較差,對藥物單用還是聯合用藥的差異了解較少,接受肺康復鍛煉、參加過醫院組織的慢阻肺相關知識講座、能準確說出慢阻肺的治療目標的患者占比均較低。上述結果表明,遼寧阜新地區普通民眾對于COPD疾病的認知水平較差,COPD患者對自身疾病的治療規范化意識低,這些都造成本地區民眾COPD高發、提前診斷率低,同時患者復制率高的現狀,給本地區民眾的健康帶來嚴重威脅。社區及相關醫療單位、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應對此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提高民眾對COPD的認知水平,提高COPD的診斷率,提升COPD患者的治療質量,確實提升民眾體質。
綜上所述,普通民眾對發病率高企的慢阻肺認知情況堪憂,慢阻肺患者對自身疾病、診斷、治療的認知情況更不容樂觀,加強對民眾關于慢阻肺疾病的認知水平,降低慢阻肺的發病率、提升診斷治療質量,減輕家庭及社會的負擔,刻不容緩[7]。
參考文獻
[1] 江梅,馬錦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對急性加重認知的調查[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3,34(10):1030-1034.
[2] 趙松林,聶秀紅,張威,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認知缺陷[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8,22(1):32-36.
[3] 張桂玉.認知行為干預應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4):22-23.
[4] 馬靜,劉先勝,趙建平,等.湖北省浩口地區農村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認知情況的調查分析[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42(3):356-358.
[5] 張桂玉,劉小平,郭冬梅,等.認知行為干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護理中的應用[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4,30(7):541-544.
[6] 馮淬靈,徐麗英,于會勇,等.北京城區社區醫生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認知及管理狀況調查[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34(3): 213-216.
[7] 錢紅玉,林紅英,李毅,等.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認知功能評價及其影響因素[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4,37(10): 769-773.
中圖分類號:R563.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02-01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