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月王靜蕊
?
關于公立醫院集團化財務問題的探討
張新月王靜蕊
摘要:目前我國正在不斷摸索公立醫院改革的道路,市場經濟的不斷成熟,人口老齡化結構的加劇,醫療資源的分布不均,使得公立醫院在競爭中出現了強弱不同的發展態勢。公立醫院集團化發展成為改革探索的一個重要方向,整合優勢資源,提高醫療資源利用效率成為集團化發展的亮點。但是,面對整合后的醫療集團,是否有完善高效匹配的財務管理制度成為評價醫院內部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本文以某市三級公立醫院集團化過程為例,探討集團化進程中出現的財務問題及改革對策。
關鍵詞:公立醫院;集團化;財務管理;改革
自80年代起,我國醫療改革進入實質性的管理體制轉變階段,加大醫院自主權,將市場經濟與醫院發展相結合成為推動醫療改革的指導思想。在經歷了三十年的不斷修正和探索后,公立醫院集團化的發展成為探索公立醫院改革的新突破點。面對各地區各級醫院之間的醫療資源不均、發展速度不統一、人民群眾就醫需求增長與醫院服務治療水平相矛盾等問題,公立醫院集團化發展的確可以做到整合地方醫療資源,提高醫療資源使用效率,分流患者以解決看病難等問題。
以某市三級甲等醫院為例,于1981年建院,逐步發展成為一個以骨科為領軍科室,中西醫結合為特色的綜合性醫院。1995年在政府的指導下,合并了一所二級甲等醫院,作為該醫院的東院區。隨后又通過自主投入的方式成立了該市首家獨具康復特色的綜合性醫院。至此,該醫院形成了西部東部北部三足鼎立的醫院集團發展態勢。在臨床科室蓬勃發展的同時,主管醫院經濟運行的財務科室面臨新的管理難題。三院區布局分散,合并有先后,管理結構有歷史因素影響,醫院財務制度又歷經改革,于是在醫院集團化過程中突顯出一定的財務管理問題。
醫院的信息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醫院的管理模式,很多財務數據的提取都來源于HIS系統,所以擁有一套完善的、高效的及高準確度的HIS管理系統是提高醫院財務管理工作質量的保障。但是就目前該院的信息管理工作來看,三院區分別運行著兩套HIS系統,在數據采集方面存在著重復和交叉。同時,醫院還運行其他一些信息系統,例如醫保系統、自助掛號系統以及農合報銷系統等,這些系統與HIS系統的對接時常會出現紕漏,難以保證會計信息的準確性。
醫院的規模越來越大,但是對預算管理卻仍然缺乏科學的認識。延續傳統的管理模式,醫院的財務工作只是注重核算與監督,這已經無法滿足集團化醫院控制成本、調配資金的要求了。年初制定預算時,缺乏全局觀(即從下至上的預算編制流程),簡單的將預算定位為財務工作,未將各科室的收支預算納入總預算的范圍。甚至為了簡化預算工作,將一些成本預算直接用歷史數據加成百分比作為新一年的指標,導致該控制的項目沒有得到控制。這一點在辦公用品和低值耗材的支出預算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另外,年末醫院只是用一些財務年結指標來考核科室的發展,忽視了預算的制約作用。
出于歷史原因和醫院發展的原因三院區分別處在該市區的三個方位,相距較遠。在康復院區成立后,統一了財務的現金業務,實現財務集中化。這原本是符合集團化管理方式的模式,但是由于醫院財務人員崗位設置的問題,票據傳遞過程中出現了時差。諸多業務在發生后不能及時反映給總部的財務部門,由此造成會計核算與監督無法及時完成。并且集團化后醫院的管理結構更為復雜,管理層級增多,在一些涉及現金往來的業務上需要逐級簽字,審批流程復雜。
新醫院財務制度在2012年開始實行,其中非常重要的變化就是對成本管理有了更嚴格的要求。各種財務軟件也都根據新形勢新要求做出了重大改進,使得醫院的全成本核算具備了實施的技術基礎。但是,現實中三個院區的臨床科室、醫技科室、醫輔科室、管理科室涉及上百個,科室成本分攤很難做到細化,一些直接成本尚可分攤到各個科室,但是部分間接成本由于分攤的基礎設置比較粗糙,使得分攤的結果不具準確性。即使生成了全成本報表也會因為基礎分攤不準確而喪失分析的意義。
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難以匹配醫院的業務發展,財務管理的集中化、精細化、高效化成為公立醫院集團化進程中必須要達到的管理水平。公立醫院集團化是兩條腿走路的改革進程,行政管理水平的滯后最終會減緩集團化進程。
首先,打破信息孤島,構建財務信息化平臺。
集團化醫院應該從根本上統一醫院信息管理系統,并逐步擴展至臨床信息管理系統。單從財務的角度來看,雖然醫院各種信息系統由不同公司開發或者由醫院信息管理部門自行開發,但都應該匯同集團財務工作人員,讓其參與信息系統的整合,這是構建一體化信息管理系統的關鍵。從長遠來看,集團化醫院應該嘗試運用云技術等更為先進的方法對醫院的現有系統進行數字化提升,將財務軟件與其他業務系統銜接,建立更為平穩高效的運行機制。
其次,全面落實集團內預算管理工作。
預算編制工作應該注意三點:1.將全面預算工作目標具體化,每個科室配備專職人員編制自己科室的預算,然后將各科室的預算數據匯總至財務部門,再由財務人員編制全院的總預算。借此調動臨床科室降低成本、提高醫療資源使用效率的積極性。2.集團內部的預算編制既要統一又要細分,集團總預算目標與分院區目標呈總分結構,既有利于提高各院區努力完成總預算的積極性,也便于年終總結各院區的收支情況。3.總預算的編制要采用零基預算和增量預算相結合的方法,預算執行中發現的不合理因素應在下一年預算中提出,避免增量預算帶來的隱匿問題。
再次,精簡財務流程,實現電子遠程辦公。
集團醫院應該精簡戶頭,加大資金周轉速度,減少現金業務,做到統收統支。收,應該做到分院具體操作,總部監督核算,盡量減少紙質票據的傳遞,數據采集均在本部實現,附件內容經整理后定期送至本部。支,借助辦公信息系統的升級,或結合某些成熟的網上報銷系統,逐步實現電子審批流程,簡化審批過程,提高業務時效性。
最后,扎實基礎設置,精準實現全成本核算。
實現全成本核算的瓶頸是基礎數據的明確和分攤方案的合理性。前者需要物資管理部門、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等相關科室的配合,在集團化之初就應該把大量的基礎性數據核實清楚,錄入財務系統,例如準確的人員配置和科室辦公面積等。分攤方案的設置需要考慮眾多影響因素,分析成本動因,參考成熟案例,確定更為合理的適宜集團發展的分攤方案。在實現全成本核算的基礎上,逐步再考慮病種成本的核算,這也是符合集團化醫院發展的新趨勢。
參考文獻:
[1]張旭.醫聯體:公立醫院改革新路徑.中國醫藥報,2013.05. 13.
[2]詹焱.哈醫大二院全成本核算研究.哈爾濱商業大學碩士論文,2014.6.13.
[3]柏亞蘭.當前醫院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調查分析及措施探究.財經界,2013,(19).
[4]張智慧.新醫改條件下加強公立醫院財務管理淺析.經濟研究導刊,2012,(11).
(作者單位:河北省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