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學院 趙亮
?
組織行為學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
石家莊學院 趙亮
摘 要:組織行為學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有助于提升企業管理效率。企業要善于運用組織行為學理論,促進行為與組織的協調性,確保組織目標的同一性;有效發揮激勵機制效能,提升員工職業幸福感;搭建公平公正的競爭平臺,努力營造良好職業氛圍;引導健康的組織價值觀,以促進企業穩定持續地發展。
關鍵詞:組織行為學 企業 管理
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企業面臨著更激烈的外部環境。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好的發展,必須要從自身內因著手,積極探索組織行為學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提升企業管理水平。
亞當·斯密在其著作《國富論》當中對組織行為學做了闡述,指出組織與社會都將會從勞動分工中獲得經濟優勢。組織行為學著重研究人與組織之間的各種關系,并將該理論運用于企業經營管理當中,通過觀察與分析企業中員工的心理及行為規律,觀察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并從中找尋激發企業員工奮進工作的因素,以此促進企業更好地發展。組織行為學重點是研究個體、群體以及組織系統對于組織內部行為的一門科學,研究他們之間的相互作用,以便提升企業組織業績。
無論哪個組織,都擁有其自身的內部要素和所處的外部環境,而能否更好地適應外部社會環境,則直接決定了該企業是否能夠長期發展生存下去。同樣,內部因素的協調與否也決定著組織能否適應外部環境,能否獲得最終的成功。由此可見,良好的內部組織的重要性。組織通常包括有目標、人員、技術和結構等因素。而對于一個企業而言,它所包含的主要因素有人力、物力和財力,企業發展得越好,其對于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視程度就越高,尤為重視企業人力資源的合理安排及其有效利用,充分發揮企業中人的最大潛能,做到以人為本,正確認知人在企業發展中的地位與價值。組織行為學對個體過程和行為的研究,使得我們對于人的認識經歷了一個由“經濟人”到“社會人”或“復雜人”的發展階段,隨著我們對“人性”的了解越來越全面,開發利用人的手段也就越來越豐富。
2.1 促進行為與組織協調性,確保組織目標的同一性
一個優秀的企業管理者,他不僅是優秀的設計家,更應該是掌握領導藝術的專家,善于協調員工與企業之間的關系,善于協調利益沖突。
2.1.1 目標協調
設定目標是凝聚人心促進行為與組織協調的重要手段,因此企業管理者要善于運用組織行為學,努力促進員工與企業目標的一致性,推進目標管理。“所謂目標管理,就是管理者通過目標對下屬組織和員工進行管理,它通過讓員工親自參加工作目標的制定,實現‘自我控制’,并激勵員工努力工作完成工作目標。[1]”企業在制定目標時,既要充分考慮企業的發展,還要將員工的發展納入企業發展規劃,使員工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實現自身價值。這樣才能確保企業員工與組織的高度協調,形成強烈的整合效應,在員工目標與企業目標的同一中提升企業管理。
2.1.2 利益協調
利益不均往往是激發企業矛盾的關鍵因素,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不會永遠保持高度的和諧,總會出現一些利益矛盾沖突,尤其是企業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沖突,員工個體利益與集體利益沖突。企業要立足于長遠,形成可持續發展戰略,將企業短期利益與長遠利益結合起來;在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之間,企業要根據員工的實際價值,完善組織行為,有效消除付出與報酬之間的不均衡性,完善薪酬機制,將薪酬機制與激勵手段結合起來,確保個人目標與企業目標的高度一致性。
2.2 發揮組織激勵機制效能,提升員工的職業幸福感
企業管理的對象是人,人都有渴望被肯定的心理需求。在企業管理中,要善于發揮組織行為學激勵機制效能,提升員工職業幸福感。“企業激勵機制用各種有效的方法去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發員工的工作潛能,使員工努力為實現組織整體目標而努力。”
2.2.1 精神激勵
員工的精神質態直接關系著工作效率,因此,企業管理者要善于從企業員工的心理需求出發,深入分析企業員工的心理需求,尊重員工個體的勞動,對于勞動表現突出的員工要及時給予口頭與榮譽激勵,提升員工的精氣神,使員工在激勵中體會到強烈的職業幸福感。
2.2.2 物質激勵
物質報酬是體現員工價值的重要指標,一個員工獲得的物質獎勵越高,就越能體現出員工的價值。因此,企業管理中,企業要不斷完善薪資結構,提升績效工資的權重,要根據員工的實際付出給予相應的物質激勵,增強員工的職業幸福感。
2.2.3 事業激勵
事業激勵是更高層次的精神激勵,通過事業激勵有助于增進員工與企業之間的感情,使優秀的員工快速融入企業中。必要的激勵措施將有助于提升員工的主人翁意識,使員工對企業產生向心力,促進員工與企業的融合,提升員工職業的幸福指數。
2.3 搭建公正公平的競爭平臺,努力營造良好的職業氛圍
良好的職業氛圍對企業員工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一個優秀的領導者必然會竭力搭建公平公正的競爭平臺,努力營造良好的職業氛圍。
2.3.1 搭建平臺
員工的成長發展離不開展示平臺,因此,企業管理者要善于運用組織行為學知識,積極為企業員工搭建展示平臺。例如經常開展“大練兵”活動,不僅可以通過企業組織行為增進員工情感,還有助于在企業形成“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圍,員工也可以在活動中展示自身價值。
2.3.2 營造氛圍
公正公平的氛圍有助于員工形成健康的心態,因此在企業管理中,要形成“公平公正”的良好氛圍,企業的政策要多一些透明度,不論是工作任務分配,還是薪酬高低、學習機會、員工晉升等。只有做到公平公正,才能使員工滿意,才能發揮氛圍的熏陶作用,才能在企業傳遞正能量,發揮每一種管理手段的功效。
2.4 引導健康的組織價值觀,促進企業的穩定持續發展
文化價值觀是組織行為學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企業思想精神的集中體現。企業管理者要努力構建健康的文化,使企業員工形成高度一致的價值觀,促進企業穩定持續地發展。
2.4.1 文化建設
組織文化是一筆寶貴的資源,它是一個組織不同于其他組織的重要標志之一。管理者要在企業打造基于“學習型組織”為核心的組織文化,在企業員工中倡導學習,建設智慧型員工隊伍,提升員工自覺學習的意識,堅持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加強實踐反思,提升企業人力資源資本價值。
2.4.2 價值觀引領
組織價值觀是凝聚人心的精神催化劑。企業管理者要重視價值觀引導,深入開展基于企業與員工雙發展的價值觀教育實踐活動,提升企業組織的凝聚力。企業價值觀還要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將員工的個人價值與群體發展、組織發展有機融合在一起,構建組織共同價值觀體系。
企業要在管理實踐中積極探索組織行為學運用路徑,用組織行為學理論指導企業管理實踐,尊重客觀規律,提升企業管理的科學性。如此,企業管理才能更加有效,才能轉化為直接的經濟效益,推動企業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素云.淺談目標管理在現代企業中的應用[J].經營管理者,2013(13).
[2] 王婷婷.淺析企業建立有效激勵機制的必要性和途徑[J].經營管理者,2013(05).
[3] 潘小勇.組織行為在企業生產運作管理中的實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3(S1).
[4] 泰森,杰克遜.組織行為學精要[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5] 楊宇瀾.《福布斯》企業經營理念精粹[M].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3.
[6] 劉旋.組織行為學中“積極性”理論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J].天津市經理學院學報,2009(03).
[7] 鄢琰.組織行為學在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運用[J].人才資源開發,2009(05).
[8] 趙敏,王成科.從組織行為學視角看項目管理中的人力資源管理[J].項目管理技術,2008(06).
中圖分類號:F2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6)06(a)-0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