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華牧業有限公司 王琪
?
對構建企業財務風險控制體系的探討
鄭州大華牧業有限公司 王琪
摘 要:從企業角度看,風險是公司損失,即實際規劃與預算結果出現偏離,未達到預期目標。而風險反映到財務上就是財務風險,財務風險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內部和外部、主觀和客觀等方面的原因。不同的財務風險形成的具體原因也不盡相同,從而造成企業未達到預期的財務收益。但企業無法掌控國家政策、稅收變化、銀行利率等外部因素。本文主要從企業內部來分析企業如何降低財務風險,以及如何管理和控制財務內控體系。
關鍵詞:企業 財務關系 控制
當前,國際經濟形勢復雜嚴峻,不穩定因素增多,企業發展面臨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明顯上升,特別是少數企業或其子企業存在著生存風險。我國企業已經進入了高財務風險時期,對于一個以農為主多元化發展的企業,時刻面臨著各種財務風險的威脅。預防和解決財務風險的任務日益緊迫,而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財務風險就成了企業財務部門一項重要的工作。
1.1 籌集資金的風險
一般而言,企業在籌集資金的時候,往往會選擇銀行、貸款、股票等幾種融資方式,雖然這一系列方式會受到資金供需市場以及宏觀經濟的影響,比如國家頒布的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等,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時候均會對企業的籌資造成一定程度的風險和影響,并且會導致企業的經濟利益受到損失,導致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面臨更大的挑戰。
1.2 使用資金的風險
企業在進行項目投資、項目建設的過程中所投入的資金均為使用資金,通常情況下,使用資金需要根據市場的變化而變化,并且對投資企業市場在生產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需要認真看待,加以重視。其中,在使用資金中期投資風險所產生的影響力是比較大的,可以劃分為兩種類型,分別是系統風險與非系統風險。投資風險往往與公司的投資比例成正比,但是如果不同風險的投資所獲得的投資利用率不同,則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企業的投資風險變大,并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成為財務風險中的主要風險類型。
1.3 資金回流的風險
我國企業在進行商品銷售或者其他經濟活動的時候均會獲得良好的報酬,這種行為便被稱為資金回流。從某一角度分析,資金回流是企業資金循環的一個過程,也是企業在進行各項經濟活動中的主要表現形式。但是,根據筆者調查,企業資金進行回流的時候,在市場變化因素的影響下很多資金并沒有及時收回,這種情況則會導致公司的賬面出現壞賬、死賬現象,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企業的償債能力下降、支付壓力上升,并從根本上影響企業的正常運轉。
(1)財務風險的內容變得更加復雜。企業財務風險的存在具有客觀性,就目前的情況分析,由于企業外部環境和企業內部應對財務風險的方法和處理能力共同作用、金融危機的影響、國際資本的不斷擴大、金融衍生的產品更加復雜化,全球經濟要在短時間內實現復蘇和在下一個周期實現增長還是很困難的。目前市場出現上交易混亂、產品價格波動大、國內需求沒有活力、通貨膨脹等現象,給企業的經營帶來很大困難。而企業沒有提高自身財務風險的意識以及企業不合理的員工結構,在復雜的內外部環境下,對財務風險的潛在發展沒有敏銳的嗅覺,采取片面的內部控制手段不能為現代化的財務風險提供預防和解決的有效方法。
(2)財務風險在復雜的成因下表現形式具有多樣化和復雜化。在金融危機多發性的時代,經濟的發展方向和狀態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全球化和一體化加劇了這一特征,國家針對這些情況不斷對政策進行調整,比如產業政策、投資政策和信貸政策等,但這些政策給企業帶來了融資難、資金鏈斷裂等財務風險。另外,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企業的財務風險表現得最為明顯的是市場風險,包括匯率風險、利潤風險、產品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股票價格浮動帶來的風險和企業在短期內資金缺乏流動性的風險,以及由國內需求疲軟導致貸款產生的信用風險、通貨膨脹等,所以在新形勢下企業財務風險表現出復雜化、多樣化,這些特征是企業必須重視的。
(3)由于財務風險的復雜、多變、多樣等特征導致企業控制難度大。當前的財務風險不只是傳統的、跟錢有關的財務活動,它滲透在企業運作的每個環節,相互連成一個整體和系統,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將殃及整體。每個環節的財務風險相互作用,使整個系統的財務風險加劇且變得復雜,增大了企業對其進行控制和預防的難度系數,不僅存在于企業的內部環境,也存在于企業的外部市場。在經濟危機多發性的時代,市場更是處在一個動態的、多變的、復雜的環境,每個角落都存在財務風險。同時,企業經營者和管理者以及各層員工對新形態下財務風險的事態和趨勢沒有正確認識、正確預算、正確預防的經驗,所采取的片面的措施往往是事半功倍,甚至更混亂,特別是對新經濟下衍生出的各種財務問題措手不及,比如匯率風險、利率風險和期權等,風險交織在一起,無疑大大加大了企業對財務風險防范和掌控的難度。
(1)優化財務風險控制環境。企業經營者和管理者以及各層員工必須對財務風險的預防和認識有一個積極的態度,加大對員工進行財務風險相關知識的培訓力度以及投資力度,對待此問題的態度很重要,企業從下至上、從上至下共同一致很關鍵。一個組織的內部控制,包括控制主體、控制客體和控制關系三個部分,主體與客體兩者發生的關系而產生的控制制度,反映在企業上就是企業各個管理層對財務風險的認知與對策。企業全員都必須具有風險意識,要建立企業財務預警系統與管理系統,通過預測、分析等過程,及時發現漏洞,找出問題,做出規劃,提出對策,系統全面地降低財務風險。
(2)確保靈活及時的財務風險信息溝通狀態。在互聯網經濟時代,企業財務風險的發生方式、速度、途徑等都與傳統經濟存在很多不同,同時企業經營的內外部環境也同樣發生著動態復雜的變化,基于這些狀況,企業的員工和管理者之間在對財務風險的控制上必須要保持信息及時、靈活地溝通和傳遞,避免企業遭受大面積、大幅度的創傷和損失。特別對出口型企業更要及時關注相關的國際法律條例、監管政策、相關匯率和供求等,并根據情況及時作出信息反饋。構建靈活及時的信息系統,確保企業各項活動的順利運行和健康發展。
(3)建立企業財務預警系統。財務預警系統是基于財務報表的分析和相關信息的管理、及時的財務數據和相關的數字化管理模式,將企業所面臨的危險情況提前告知企業經營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同時分析企業財務危機的原因和企業財務操作系統隱藏的危險,有助于及時采取預防措施。研究發現,現金流量預測財務風險的作用比較大,并有利于分析和管理現金流量過程。現金流量的財務風險機制:首先對風險進行分析,包括企業管理風險、融資風險、投資風險。然后對風險進行歸類,對財務影響小的風險因素可以暫時擱置,而對財務影響大的風險因素要盡快處理,要集中主要精力去解決和控制。
(4)提高對財務風險控制的監管力度。對企業來說,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時時刻刻都是不容忽視、任何環節都不能出現紕漏,這就要求企業對財務風險控制的各個環節和層次進行嚴格的監督。對此,企業管理者必須疏通、完善財務風險信息的溝通渠道和信息反饋系統,對員工和管理者之間建立明確的權責分明制度,對每個環節的審核、授權審批和報告等開展合理嚴格的監督。在西方資本市場上很多投資失敗的案例證明,關于財務風險控制的監督不能只存在流程形式,只有在科學的、合理的、有氛圍的、有制度的環境下進行監督,才能保證企業各項戰略順利運行,幫助企業立足長遠。
企業財務風險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由于自身的不成熟性和對市場定位的不準確,導致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諸多風險。但是風險就是利益的象征,希望企業能正確找到市場定位,建立健全財務風險監管機制,發揮企業的主觀能動性,在可行性指導的基礎上,實現對企業財務風險強有力于預調控,為我國市場經濟的不規律發展奠定良好的財務運作基礎。
參考文獻
[1] 劉國峰,郝春雨,馬麗巖.論企業內部控制運行中的風險防范與價值創造[J].商業會計,2012(12).
[2] 趙息,蘇秀花.企業內部控制經濟合理性分析基于企業風險和成本效益原則[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3(3).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6)06(a)-0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