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祥
(福建大唐國際新能源有限公司)
初探風力發電場生產作業過程中的風險分析與辨識
陳志祥
(福建大唐國際新能源有限公司)
伴隨經濟的快速增長,風力發電產業也隨之發展起來,風力發電產業的興起不僅節能環保,而且為我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風力發電場在生產作業的過程中卻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如不能發現其中存在的風險,則會給人們的生命安全帶來威脅。因此,風力發電管理人員要能做到風險分析,及時找到危險點,從而為其工作人員提供安全保障措施。本文將會對風力發電場生產作業過程中的風險進行分析與辨識,并提出科學的技術解決風險措施。
風力發電場;危險點;風險
作為風力發電場生產作業的基礎準備,對風力發電場進行風險分析和辨識十分關鍵和重要。通常情況下,人們都是在自己熟知的環境下發生危險。而這就說明,人們的安全防范意識較弱。因此,為了避免風力發電場在生產作業時出現安全事故,在展開生產作業之前,發電場的管理人員就應深入檢測發電場的環境,并發現危險點,之后加強安全管理。與此同時,發電場的管理人員要對生產人員加強培訓和指導,從而提高他們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識,使其按照相應流程的操作、維護發電設備,進而減少危害的發生頻率。
1.1 高空墜落
通過對風力發電機組高度統計,可以得知風電機組高度均在70m以上,最新的海上機組更是達到125m。如果風力發電檢修人員在使用機械設備時沒有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則在攀爬的過程中容易出現意外,進而危害自身的生命安全。而通常出現意外環節為防墜器失去其使用功能;安全通道穩定性較差;因此,對于這兩方面的維修和鞏固十分重要,如安全設備不牢固,則會發生高空墜落的事故。此外,維修人員內在的因素也是影響風力發電場作業出現問題的原因之一,如在維修檢測時,工作人員沒有系安全帶、使用防墜掛鉤,這都是導致高空墜落的因素。
1.2 物體打擊
在風力發電場中存在許多檢修維護過程存在這物體打擊的危險點,風機檢修人員登塔檢修,但在攀爬的過程中則需要攜帶檢修的工具和備件,一旦攜帶的工具或備件在登塔時墜落,則會對下面的人員造成傷害。而且,檢修工具擺放、使用不正確,也容易造成物體打擊事故。尤其是在冬季,如果葉片覆冰,維修人員要打擊冰塊,才能使葉片正常運行,如果周圍工作人員不慎遭到下落的物體打擊,則會造成人員傷害。
1.3 電傷害
風力發電場的組成結構較為繁瑣復雜,每一個構成部分都是一個獨立的體系。而組成風力發電場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則為發電系統。一般情況下,發電系統會將風力所產生的電壓輸送出去,風電場普遍輸出電壓達到110kV及220kV等級。如果無法保證發電系統各個環節設備正常,設備存在放電、漏電的危險會對生產維護人員帶來嚴重人身威脅。其次,由于風力發電場的工作人員較多,一旦發生觸電事故,則很難繼續生產作業[1]。
1.4 火災
風力發電場所存在的火災隱患主要有電纜火災、變壓器火災、風電機組火災、生產場所火災。電纜火災主要產生的原因是設計存在問題,并在制造的過程中發生失誤,進而導致電力面積縮小,這樣在使用電纜時就會出現發熱的現象,造成電纜超負荷工作,引發火災;而變壓器火災則是因為變壓器對質量存在問題,在使用時發生油泄露,這樣一遇到火源就會發生火災;風電阻火災則是因為發電機的問題,通常情況下是因為發電機內部故障而引起火災。此外,生產場所火災則是因為風力發電場沒有妥善保管設備,從而使得生產秩序混亂,這樣就十分容易引起火災。
1.5 車輛傷害
在建設風力發電場的過程中,需要選擇面積較大的場地,這主是因為風電發電場的設備分布較為廣泛,其設備之間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這樣才能保障風力發電場正常的進行生產工作。但風力發電場在生產工作時需要車輛進行巡視和運輸相關的工具,如果駕駛員的不了解風力發電場的路徑,并且缺乏熟練的駕車技能,則會出現安全事故。例如:車況不好導致剎車失靈;路況不好導致路面斜度過大,這些都是風力發電場存在的安全隱患。此外,司機的職業素質較為低下,在形式的過程中缺乏責任感,從而對工作人員帶來威脅。
綜上所述,可以發現影響風力發電場生產作業的安全因素非常多,另外,機械傷害、起重傷害、坍塌、噪聲、高溫低溫、工頻電磁場、粉塵及有害氣體、有限空間作業也會對風力發電場生產作業產生不良的影響。而要想有效的解決影響風力發電場的危險因素,風力發電場則要深入探究引起危險的原因,進而根據實際原因解決實際問題,只有“對癥下藥”,才能提升安全保障效率。
2.1 分析風險點
在預防風力發電場所產生的危害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要能對生產現場實際情況進行調查和監測,進而結合人、機、環三方面準確的分析風險點,并設計出風險圖以供生產人員參考,這樣生產人員就能清晰的觀察到風力發電場存在的安全隱患,從而在生產作業的過程中,維護自身的人身安全[2]。
2.2 制定科學的安全管理保障方案
對于風力發電場而言,要想提升其風力發電的生產作業效率,就要形成一個完整的生產模式。因此,安全管理人員要制定科學的安全管理保障方案,從而依據其方案,進行安全管理工作。只有具備完整的方案,才能保持風力發電場生產運行的秩序,也才能在出現問題的時候,及時的解決問題,這樣就能提升其生產效率。而且安全管理方案也是對風力發電場的一份保障[3]。
2.3 加強監督管理人員
為了促使風力發電場正常生產運行,風力發電場的負責人則應加強監督管理人員,為每一崗位配置相關的管理人,將每一份工作責任落實到管理人員的身上,并實現權責統一,這樣就能提升管理人員監管意識和良好的責任感。與此同時,風力發電場的負責人也對監管人員加強指導,定期對其進行考核,這樣才能提升管理人員的監管技術,也可以使其監管人員認真負責自身的工作。
2.4 引進先進高質量的設備
風力發電設備質量對于風力發電場而言十分重要,如果風力發電設備的質量不過關,這不將會對風電發電場的經濟造成損失,也會失去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因此,對于風力發電設備這一方面,風力發電場要定期檢測風力發電設備,對于不符合標準的設備要及時的淘汰,以避免發生漏電、泄電的現象。此外,風力發電場要在節約成本的基礎上,引進先進的高質量的設備并配備安全防范設備,從而保障發電人員能安全的進行生產作業。
2.5 提升發電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安全防范意識
在加強風力發電安全防范的過程中,風力發電場的管理人員要加強對發電人員的培訓和指導,在培訓的過程中,提升發電人員的生產技能,并將新型的生產理念融入到發電人員的思想中;其次,要對其增強安全教育,使其意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和危險性,這樣發電人員就能遵循相關的發電原則操作發電設備,并做好自身安全的維護措施。另一方面,管理人員要采用合理的方法調動發電人員的積極性,使其在抱著自身人身安全的基礎上,主導的參與到工作中,這樣才能提升發電產的生產效率。例如:發電場的管理人員可以實行獎懲制度,對于表現積極的員工加以表揚分發獎品或者獎金,以此激勵其他員工,對于具有強烈安全意識的工作人員,管理人員也要對其進行表揚,從而使其他員工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感染。
總而言之,風力發電產的負責人員要加強對管理人員的監管,使其能堅守崗位,深入管理和監督風力發電人員,使其按照發電設備的規章制度操作發電設備。與此同時,管理人員也要根據實際的發電情況,分析風險,進而做好合理的安全保障措施。這樣才能維護發電人員的生命安全,也能提升風力發電場的效率,從而為風力發電場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
[1]姚志遠,姚慶宇.臺吉營風力發電場新建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與評價[J].中國科技信息,2012(08):12~34.
[2]楊金全.探討風力發電場微觀選址的重要性[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2(12):78~90.
[3]倪璐佳,官 云,胡漢梅.風力發電場經濟運行研究[J].電氣技術,2013(08):56~90.
TM614
A
1004-7344(2016)32-0100-02
2016-11-1
陳志祥(1988-),男,助理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變電運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