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繼元
(松桃苗族自治縣盤石片區水務服務中心)
農村飲水工程管理的現狀及發展方向分析
歐繼元
(松桃苗族自治縣盤石片區水務服務中心)
水利部在“十三五”期間提出了新的目標:到2020年,全國農村飲水安全集中供水率達到85%以上,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0%以上;水質達標率整體有較大提高;小型工程供水保證率不低于90%,其他工程的供水保證率不低于95%。健全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管護機制,逐步實現良性可持續運行。政府部門要堅持“安全、優質、高效”等原則,做好飲水工程鞏固提升工程建設與管理,切實維護好、鞏固好農村飲水安全已建工程成果,強化水源保護和水質保障,為農村地區提供更加多樣化的管理體系,確保農村用水達到“水質安全、水量充足、取水方便、供水保證”的安全目標,促進農村地區飲水安全化發展。結合農村飲水工程建設現狀,介紹了飲水工程改造發展趨勢,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造對策。
農村;飲水工程;現狀;對策
“飲水工程”建設關系著區域用水效率,對生態環境改造建設具有保障性作用。基于傳統資源規劃模式下,農村水資源利用率偏低,降低了區域戰略發展水平。按照“十三五”規劃改造要求,各地要在全面總結評估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規劃實施情況的基礎上,按照鞏固成果、穩步提升的原則,結合脫貧攻堅、推進新型城鎮化、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等工作部署,堅持城鄉統籌,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建管并重,科學確定水質、水量、方便程度和保障程度等規劃指標,合理確定“十三五”期間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目標任務,以健全機制、強化管護為保障,充分發揮已建工程效益,綜合采取改造、配套、升級、聯網等方式,進一步提高農村飲水集中供水率、自來水普及率、供水保證率和水質達標率。因此,掌握飲水工程管理發展趨勢,對提高飲水資源利用率具有指導性作用,實現了區域資源分配與利用最優化。
(1)目前,國內尚有不少農村人口飲水達不到“人人喝上安全水”的目標,主要有幾方面的原因:①水質不達標,如水源保護不到位、環境污染等;②水量不達標,達不到60L/人/d的要求;③取水不方便,取水往返時間超過15min;④供水保證率小于95%。
(2)人飲工程重建輕管的現象比較普遍。如松桃縣“十二五”期間投資資金1.574億元,修建飲水工程449處,解決人口32.9萬人,由于工程建成移交后管理不到位,導致多余處飲水工程不鞏固、易反復,全縣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不到80%。
(3)“三無”現象嚴重。①縣級政府重視不夠,沒有建立健全人飲工程管理機構,有些工程建成移交后出現無人管理的現象。②無飲水工程管理配套養護經費。如水質檢測工作,根據水質檢測建設相關規定,縣級財政每年必須為檢測中心正常運行提供必要的支持,但縣級財政薄弱,撥付到水檢中心的財政經費無法到位,嚴重影響水質檢測工作。③無專業的人飲工程管理人員,對水質檢測、水質凈化與消毒處理不能滿足管理需要。
(4)農村耗水率高。據松桃縣農村水利站統計,2014年全縣農村用水量為0.058億m3,全縣農村生活耗水量為0.052億m3;2015年全縣農村生活用水量為0.066億m3,全縣農村耗水量為0.0593億m3;大多數農村耗水量大,達不到“節水、高效”的目的。
2.1 安全化
長期以來,農村地區飲水安全問題比較普遍,由于地質環境特殊及周邊環境污染,導致水質標準降低,嚴重影響了飲水群眾的安全問題。例如,我國西部地區水質標準低,各種污染物含量超標,導致群眾患病率上升,每年有上萬人因水質問題患上疾病,且各種疾病隱患均有發生。“安全飲水”是工程改造要點,做好安全飲水項目建設是極為關鍵的,這對農村飲水工程改造也是必然要求。
2.2 優質化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人們對飲用水質量標準要求更高,如何做到優質供水與飲水,也是工程管理改革中必須考慮的問題。基于農村飲水機制改革趨勢下,做好資源規劃與分析工作至關重要,管理部門要從可持續發展角度考慮,對飲水項目進行綜合分析及處理,減小外在因素對飲水工程產生的破壞作用。例如,水質檢測中,多次篩選樣品進行測試,提高水質分析與控制指標,確保農村飲水質量。
2.3 生態化
“生態化”是優質水源的一個硬性標準,也是農村飲水工程管理不可缺少的,按照生態化標準進行優化調整,實現水質指標優化升級,這對于飲水管理工程建設具有戰略性意義。面對傳統資源利用模式存在的不足,要從生態角度考慮問題,做好水資源收集及分析工作,把握優質水源及控制體系,從而實現了水資源生態規劃與發展。此外,生態化建設管理中,要為飲水工程管理實施生態技術整頓,倡導生態用水機制。
3.1 參照標準
據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將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建立農村飲水安全保障行政首長負責制,加大投資力度,強化項目管理。從水利部定點扶貧工作座談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水利部以飲水安全鞏固提升、農田水利、水土保持等項目為重點,累計幫助定點扶貧縣解決全國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有力地推動了貧困地區發展。開展農村因素工程建設需要再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的前提下根據地方實際情況開展工程建設,同時需要做好工程建設之后管理工作,使飲水工程發揮應有的作用。
3.2 資金支持
認真落實節水政策和措施,促進節約用水。五要堅持政府主導,農民參與。農村飲水安全建設管理由地方政府負總責,中央給予指導和資金支持,群眾投入以投工投勞為主。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投入。按照相關規定科學規劃農村飲水工程建設。針對當前農村飲水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地方政府要本著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采取有力措施積極去解決問題,比如針對資金緊缺的問題,需要加大投資的力度,做好建設資金的使用監管,確保資金用對、用到位。
3.3 明確細節
落實工程用電、用地、稅費等優惠政策,加強縣級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質檢測能力建設等,確保工程長久發揮效益,農村群眾長期受益。根據地方具體實際情況開展建后管理工作,使農民得實惠。在飲水工程建設只是一個步驟,要想飲水工程真正發揮作用還需要做好減后的管理工作,立足為人民服務的原則,根據地方居民的生活水平來進行水費征收工作,加強對工程的有效管理,明確管理中每一個環節責任歸屬。
3.4 飲水規劃
①統籌兼顧,分步實施。優先解決嚴重影響居民身體健康的水質問題、涉水重病區的飲水安全問題以及局部地區嚴重缺水問題。②規模發展,注重實效。有條件的地區發展規模化集中供水,不具備條件的地方可以采取分散式供水或分質供水。③防治結合,確保水質。加強水源地保護和水污染防治,完善水質檢測與監測制度。④建管并重,促進節水。建立健全縣級供水技術服務體系。積極推行用水戶全過程參與建設和管理。
4.1 資源保護
生態化發展是國家戰略中心思想,對給排水環境改造工程建設起到了指導性作用。提升城市生態系統功能和減少城市洪澇災害的發生。“生態化發展”是城市建設戰略轉型的新思想,以生態化發展為引導擬定給排水與利用計劃,這是當代資源利用與保護體系不可缺少的。因此,面對飲水工程給排水環境,要進一步堅定走生態化發展的線路。生態飲水安裝施工要考慮后期管護問題,對供輸水結構、供輸水結構等進行綜合管護,降低各種因素造成的病害風險。
4.2 生態改造
相比于傳統飲水結構,現代城市倡導生態飲水模式,利用鋼筋與供輸水之間的相互融合,塑造出更加穩固的飲水結構空間。生態飲水是飲水工程規劃建設重點,能夠為供輸水調配與加工活動創造有利條件。施工單位在編制供輸水結構優化管理過程中,要綜合考慮實際供輸水調配及安裝作業條件,避免供輸水結構承載過重而引起安全問題。同時,安裝施工過程中做好安全管理措施,以“生態施工”為指導思想,提出切實可行的飲水管護機制。
4.3 供輸調度
結合飲水工程發展趨勢,可提出切實可行的優化管理及操作流程,為飲水現代化建設提供指導意見。我國城市經濟快速發展趨勢下,生態飲水成為循環化供輸水調配不可缺少的設施,利用供輸水結構組建供輸水調配空間,實現了供輸水效益的最大化。城市生態飲水改造是一項復雜性的工程活動,也是對地方生態化建設的綜合性指導。為了解決傳統供輸水整治模式的不足,對現場改造設計提供正確的指導,保證供輸水改造設計后期達到預定的環保狀態。
新農村建設與改革指導下,做好農村飲水工程鞏固提升與管理工作,有助于實現資源利用率最優化發展。按照區域生態管理指標要求,不斷調整飲水項目規劃標準,提出符合農村地區建設標準的生態管理機制,這樣才能實現資源利用與改革效率。同時,全面實施生態化飲水管理效率,為農村地區飲水管理機制建設提供了合理化建議。
[1]穆麗麗.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問題及策略分析[J].內蒙古水利,2016(07).
[2]劉麗.川匯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淺議[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3(11).
[3]劉初.夏邑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中的問題及建議[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4(16).
[4]王小平.調研鄭州市水功能區管理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工作[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3(17).
[5]崔國鋒.聊城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模式的調查與思考[J].地下水,2015(05).
S277.7
A
1004-7344(2016)32-0155-02
2016-10-17
歐繼元(1977-),苗族,貴州松桃苗族自治人,工程師,本科,水利水電工程專業,主要從事農村水利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