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紹斌
(貴州省興仁縣林業局營林科技推廣站 貴州興仁 562300)
構樹的栽培技術
李紹斌
(貴州省興仁縣林業局營林科技推廣站 貴州興仁 562300)
構樹作為一種優良樹種,具有速生、適應性強、分布廣、易繁殖、熱量高、輪伐期短的特點。其根系淺,側根分布很廣,生長快,萌芽力和分蘗力強,耐修剪??刮廴拘詮姟T谥袊臏貛?、熱帶均有分布,不論平原、丘陵或山地都能生長,其葉是很好的豬飼料,其韌皮纖維是造紙的高級原料,材質潔白,其根和種子均可入藥,樹液可治皮膚病,經濟價值很高。本文就對構樹的栽培技術進行分析。
構樹;栽培技術
構樹(Broussonetia papyrifera(Linnaeus)L’Héritier ex Ventenat)為??疲∕oraceae)構屬(Broussonetia)木本植物,其樹皮、木材、枝椏、葉、花、果實、種子、根、乳汁等皆可綜合利用,經濟效益潛力很大。構樹的地理分布非常廣泛,我國黃河、長江、珠江、閩江流域均有分布。適應性強,耐旱、耐瘠。常野生或栽于村莊附近的荒地、田園及溝旁。因其分布廣、生長快、適應性強、經濟效益高等特性,日益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
構樹性喜光,耐脊薄干旱,能適應南方的濕熱氣候和北方的干冷氣候;同時喜鈣質土,可在中性土壤和酸性土壤中生長,是一種常見的鄉土樹種,在我國南北各省均具有廣泛的分布,能夠在山地、丘陵和平原等地生長,適應性極強[1]。
2015年,國務院扶貧辦將構樹扶貧工程列入精準扶貧十大工程之一。2016年,興仁縣將構樹種植納入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規劃。結合近幾年本縣構樹產業發展實際,總結如下栽培技術。
構樹又稱之為谷皮樹子、穀漿樹或楮樹,屬于陽性樹種,具有很強的適應環境能力,不僅耐干冷濕熱氣候、也耐瘠薄和干旱,在中性土和酸性土等都能良好生長。我國的構樹具有廣泛的自然分布范圍,如珠江流域、長江、黃河等,在長江和黃河上游地區及秦嶺南北坡,多垂直分布于海拔1600m以上。構樹的價值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①生態價值。構樹側根發達,具有極強的萌蘗力,在防風固沙、保持水土、盤結土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將其種植于工礦區,可以有效吸附二氧化硫,減少酸雨危害;將其栽植在城鎮和公路,可以改善環境、凈化空氣,吸收抵抗塵埃和污染物的能力;在低濕灘涂和石漠荒地種植構樹,可以綠化環境,實現生態平衡。②經濟價值:a.葉、莖、樹皮等含有鞣質,可以對栲膠進行適當提取;b.樹皮乳漿、根皮、果等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其中樹皮乳漿能治蟲、蜂、蛇等咬傷,根皮為利尿藥,果為強壯劑;c.樹葉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碳水化合物、維生素、氨基酸和蛋白質,是畜類飼料的純天然原料;d.樹皮含有較高的纖維量,品質優良,是造幣紙和宣紙的優質原材料。
2.1 種子育苗
(1)種子采收。構樹母樹可選擇具有超過10~15年樹齡的無病蟲且健壯的植株,在8~9月果實成熟期即可進行采收;然后在桶內放好采集的種子,并用清水浸泡2~4h,手搓揉使外種皮搓爛;在此基礎上沖水使種子下沉,通過多次分離獲得純凈種子,陰干之后即可播種;當然也可將種子懸掛在房屋內相對干燥通風的地方,來年春天進行播種。
(2)圃地選擇和整地。選擇土壤肥沃、向陽背風、地勢平坦的地方作為圃地;在播種前1個月進行施肥和整地,整地的深度應超過30cm,保證土壤的平整和細碎[2]。
(3)播種。在3月中下旬進行播種,播種之前應用清水進行浸泡,然后放于室內進行催芽,并對其進行定期查看,使其保持濕潤;在實際播種過程中,行距應為25cm,將細沙和種子均勻混合后撒到條溝后進行覆土蓋草,避免鳥害。
(4)苗期管理。幼苗出齊后應用細土進行培根護苗,適當除草松土,保持苗床的濕潤;適生期可進行2~3次施肥,對過稀的苗床及時補苗,保證苗木分布的均勻。
2.2 造林技術
(1)立地選擇。構樹造林不受地貌地形和條件的約束,可以將其種植在溪流兩岸、庫岸、石漠沙荒、干旱瘠薄等地區,或者是種植在房前屋后,當然構樹最適宜種植的地區為丘陵緩坡地帶或土層深厚肥沃的低山。
(2)整地方法。將構樹種植于“四旁”和散生位置,可以采取穴狀整地的方式,規格為深40cm、寬60cm;同時在石漠沙荒或干旱瘠薄地區種植構樹時,可以選用水平帶狀的整地方法,其中深度為50cm、寬度為1m;在立地條件好、土層肥沃地區造林,應該選用全墾整地方法,深度保持在25~30cm范圍內,這樣能夠取得良好整地效果。為了滿足種子出土要求,多將構樹種植在靠近水源、土壤肥沃濕潤、土層深厚的低凹潮濕地帶或河谷,在秋末冬初翻犁曬土,然后施堆肥,為構樹的生長創設良好條件。
(3)造林密度。構樹造林密度需要以經營目的為依據進行確定,如果作為飼料林,密度可設計為333株/畝(2.0m×1.0m);如果作為紙漿林,密度可設計為666株/畝(1.0m×1.0m)。
(4)栽植技術。在構樹造林過程中,多是在春季進行種植,干旱地區可選用實地苗截干造林的方式,栽植樹苗之后在與地面距離為30cm處剪去。構樹新造幼林過程中,需要適實除草和松土,通過施肥來增強林地的營養;幼林栽植2年之后林地可全部郁閉,然后從主干基部30~50cm的位置進行截斷,使其萌發枝條,促進單位面積產量的提升[3]。當然幼林進入采皮期時,在采皮之后需要進行施肥和墾撫,促使構樹多發壯條。
(5)采皮。當樹液開始流動時可進行砍條取皮,其中2d取條1次即可,這時的構皮質量和產量最高;砍條時需要清除干凈基樁上的所有枝條,便于新條的萌發。同時對砍下枝條進行及時剝皮,整齊擺放好皮,便于打捆,并用2~3d進行曬干;其中可以將曬干的構皮打成小捆,然后打成大捆,在通風干燥的室內存放捆好的構皮,嚴防潮濕。
3.1 病害
常見病害是葉褐斑病。發病初期葉面有褐色斑點,隨著病情的發展,斑點逐漸增大并連接成片,最終導致葉片枯黃早落。此病在6~8月高溫高濕期為發病高峰期。發病期可用75%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6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施霧,每隔7d噴灑1次,連續噴灑3~4次可有效控制病情。
3.2 蟲害
蟲害有盜毒蛾、野蠶蛾、桑粒肩天牛。如有盜毒蛾發生,可用黑光燈誘殺成蟲,幼蟲期用無公害藥劑防治,5月上中旬是防治關鍵期,可選用20%除蟲脲懸浮劑7000倍液或1.2%煙參堿2000倍液進行噴灑。如有野蠶蛾危害,可用黑光燈誘殺成蟲,在稚蟲和成蟲期可用20%康福多濃可溶液3000倍液進行噴殺。桑粒肩天牛是構樹的主要蟲害,要想對其進行防治,可以在成蟲羽化盛期或7~8月間進行捕殺,同時再混栽樟樹與構樹,有效減輕病蟲危害[4]。另外,可以在產卵痕上用棉簽涂抹蘸甲胺磷乳劑,或者是將藥物用醫用注射器注入蛀食道,并用泥封洞,有效殺死幼蟲。
構樹幼林地易生雜灌,影響林木生長,為使林相整齊,生長健壯,提高樹林的產量和質量,因此,砍雜除灌是林地撫育管理的必要工作,每年要進行1~2次,必要時可進行林地中耕除草和施肥。另外,對散生和成齡老樹,要進行適時截干更新,促其抽發枝條,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同時也便于采葉取皮。
在構樹栽培過程中,需要準確把握栽培要點,采取先進的栽培技術和育苗技術,結合構樹的生長規律,做好種子采收、立地選擇、整地造林、撫育管理、采皮、病蟲害防治等一系列工作。這樣才能有效保證構樹的品質和產量,實現構樹的優質高產,達到良好的扶貧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1]楊秀淦,王洪峰.構樹繁殖與栽培技術[J].熱帶林業,2012,01:18~21.
[2]李建強.綏陽縣構樹栽培技術[J].現代園藝,2012,18:33~34.
[3]李黨法,李月鳳.構樹的價值與栽培技術[J].林業實用技術,2006,09:41~42.
[4]周 貴,田 雄,敖長友.飼用雜交構樹的栽培利用技術[J].農技服務,2016,07:148+147.
S792.99
A
1004-7344(2016)32-0210-02
2016-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