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小娟
(中國華西工程設計建設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
城市總體規劃中的空間管制體系建構應用
萬小娟
(中國華西工程設計建設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
城市總體規劃的空間管制主要作用是為了城市規劃的轉型,在城市規劃的過程中,城市總體規劃中的空間管制發揮重要的作。因此,對于空間管制體系的構建,相關研究人員要深入探討。此外,在應用空間管制體系的過程中,要能及時的明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制定科學的應用體系,從而確保空間管制體系能夠發揮良好的作用。與此同時,在城市總體規劃中應用空間管制體系要能從三個方面開始,一是層次;二是階段;三是內容。只有明確其三個方面,才能構建一個完整的空間管制體系。本文則將對城市總體規劃中的空間管制體系構建的應用進行分析。
城市總體規劃;空間管制;體系
空間管制是從國外引進的一種體系,其核心在于有效的規劃城市建設,新成新興的城市運動。這種體系主要對于城鎮建設具有重要的幫助作用。因此,我國在進行城鎮規劃的過程中,可以合理的應用空間管制體系,并根據實際的規劃情況和空間管制體系的特征,完善規劃方案,從而加快我國的城鎮建設。我國需要明確傳統城鎮規劃存在的不足之處,利用空間管制體系對傳統的城鎮規劃進行調整,確保在未來的建設中能形成一個合理的體系,并有效的提升規劃效率和質量。
1.1 層次性、階段性的形成問題
空間管制是從國外引進的一種體系,其主要是應用于國外的城市規劃。由于我國正處于發展中,因此,很難一時間有效的融入空間管制體系,這樣我國在利用空間管制體系的過程中就要不斷的摸索,尋求與其體系匹配的城市,并制定完善的應用體系。然而,在不斷摸索不斷改進的過程中,我國對于空間管制體系的概念并沒有實際的了解,由于無法進行實踐,從而導致我國對于空間管制體系存在的認識偏差,這不僅不利于我國對空間管制的應用,也限制了城市規劃的發展。尤其是在當今社會背景下,如果我國不能加快了解和研究空間管制體系,則很難明確城市規劃的目標,這樣就會導致實際規劃與預定目標不符,在城市規劃不同層次、不同規劃階段,都會出現嚴重的問題。而要想解決這些問題,還需對后續規劃工作進行適當的調整和總結[1]。
1.2 城市規劃的方式存在問題
我國地大物博、人口較多,因此,我國在進行城市規劃的過程中就十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而且由于不同地區的生活形式不同,所以,在規劃時所采用的方法也應有所差別,這樣才能達到城市規劃的標準。但據調查顯示,我國在進行城市區域規劃時,經常會出現大量的問題,這主要是因為規劃方法不同,導致規劃效果也不盡相同,部分區域很難掌握正確的、符合當地的規劃方法,從而使得整個規劃過程缺乏邏輯性和秩序性。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區域劃分很難從層次上解決問題。這也就表明,一套完整的空間管制體系對于城市規劃的重要性[2]。
1.3 政策制度沒有發揮效果
在規劃一個城市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完善的空間管制提示,同時,也需要政策制度的配合,才能為城市規劃建設打下穩定的基礎。而當前,我國對于城市規劃政策的研究比較單一,我國僅僅從區域方面研究政策制度,而沒有從整體布局以及其它方面分析,這樣就使得所制定的政策制度在社會中無法發揮實際的作用,其次,政策制度也缺乏良好的靈活性。以上問題都嚴重制約著城市規劃,并且不利于我國對空間管制體制的研究。
2.1 明確空間管制體系的概念
①一個明確的概念能增加人們對于空間管制體系的理解和認可。因此,在進行城市規劃的過程中,我國要能從兩個方面分析空間管制體系的概念和意義。一是從哲學方法研究空間管制體系,站在哲學的角度分析,空間管制體系具有整體性、鮮明性等特征,在整個城市規劃中,空間管制起著指導作用,并且它是城市規劃的核心,也就是說在應用空間管制時會與經濟、文化、生態產生一定的聯系和影響,空間管制的全面性為城市規劃奠定了穩固的基礎。②層次性是城市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伴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不斷出現。而我國要想能將其進行分類,就要合理的利用空間管制的層次性,規劃范圍,逐步的完善區域規劃。社會是不斷發展的,因而,在進行城市規劃時要充分的考慮其動態性,不斷的結合時代變化的特征,及時關注城市規劃的變化。另一方面則是要站在法理角度分析空間管制理論。我國是一個法制國家,任何事物都受到法律的保護,因此,在進行城市規劃時,也要讓法律發揮良好的作用。以法律為基礎,構建一套完整的法規,進而能夠做到針對不同規劃問題提出合理的要求,這不僅是對我國城市規劃的保障,也能維護城市秩序,從而提升空間管制體系的可靠性和實施性[3]。
2.2 確定空間管制體系應用的平臺、核心
為了促進城市規劃的建設效率,確保我國城市規劃能較快的完成。在應用空間管制體系的過程中,我國需做到要以兩大層次為基礎、三個階段為平臺,三項內容為核心構建空間管制體系,針對當前不同城市的變化和發展速度,根據其發展階段,制定相同的管制目標,從而形成明確的層次性和階段性,這樣我國就能明確城市規劃的重點和核心,進一步對城市規劃加以指導和引領。與此同時,我國也能做到統籌兼顧,維護生態環境,這對社會而言具有良好的影響和促進作用。因此,我國需要確定空間管制體系應用的平臺和核心,提升城市規劃的速度和質量才是當前主要任務[4]。
2.3 加強對空間管制體系劃分方法的轉變
對于城市規劃方式的轉變,我國需要結合實際的規劃狀態對規劃方法進行相應的調整,既要考慮城市的容量,也要及時的明確其原則,對區域進行合理的劃分。尤其是在加強對空間管制體系劃分方法轉變的過程中,我國必須要加強管理和約束,提出明確的劃分要求,按照高中低強度進行劃分。此外,對于不同層次的空間管制體系,也要采用適當的方法進行尺度區分。只有這樣,才能加快規劃方式的轉型,也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規劃體制。因此,我國必須要深入研究和探索新型的城市規劃方案,并將先進的規劃方法融入到其中[5]。
2.4 制定完善的政策制度,大量支持空間管制體系
從整體對空間管制體系進行分析,我國需要采用適當的方法大力支持空間管制體系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因此,我國需要制定完善的政策制度,并將其政策制度劃分為兩個方面:①空間性政策;②非空間性政策。我國需要在這兩個方面的基礎,對空間區域進行細分,并形成一種特殊的兼容政策,進而在第一定程度上大力支持空間管制體系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6]。
綜上所述,在城市總體規劃中應用空間管制體系時,我國需要結合當前我國城市建設的特征,及時的采用合理的方法對城市建設進行轉型,并加強我國城市規劃的重要性,讓人們對此受到重視。另外,在此過程中,一個完善的空間管制體系結構十分重要,這也就說明,我國需要構建一個完整的體系框架,進而在規劃的過程中深入剖析城市規劃存在的問題,進而以層次、階段、內容為基礎,完善空間管制體系理論,并加大推廣力度,使其應用于實際的城市規劃建設中。
[1]林 堅.土地發展權、空間管制與規劃協同[J].小城鎮建設,2013(12):120~130.
[2]張玉嫻,黃劍.關于我國空間管制規劃體系的若干分析和討論[J].現代城市研究,2011(01):56~76.
[3]金繼晶,鄭伯紅.面向城鄉統籌的空間管制規劃[J].現代城市研究,2013(02):67~90.
[4]陳晨.試析當前我國空間管制政策的悖論與體系化途徑[J].國際城市規劃,2014(05):56~78.
[5]張玉嫻,黃劍.關于我國空間管制規劃體系的若干分析和討論[J].現代城市研究,2012(01):34~89.
[6]汪勁柏,趙民.論建構統一的國土及城鄉空間管理框架——基于對主體功能區劃、生態功能區劃、空間管制區劃的辨析[J].城市規劃,2012(12):88~99.
TU984.11
A
1004-7344(2016)32-0310-02
2016-10-25
萬小娟(1985-),女,工程師,碩士,主要從事城市規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