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軒
(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410006)
現代園林設計中對于園林建筑的應用
鄭文軒
(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410006)
園林建筑對于現代園林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針對園林建筑在現代園林發展中的作用進行分析,并對現代園林的發展趨勢進行探究,提出了一些建議。
園林建筑;現代園林;作用
園林建筑是建造在園林中的小橋、樓閣、亭臺、圍墻、花池等等,供人們游憩和觀賞而用,現在園林形式豐富多彩,是一道靚麗的景觀,設計成功的園林建筑可以實現自然環境與人工環境的有機融合,充分的體現出其美學作用。
從宏觀角度上來說,園林建筑景觀性方面有一定的建設意義,可以為人們提供觀賞、娛樂、休息的場所,比如某些旅游中的風景區,周圍的公園等,這些園林規模雖然不大,但是對于景觀要求卻非常高。此外,一些小型的建筑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十分常見,如亭子、走廊、花架藤架等景觀類的小建筑。園林建筑是促進現代園林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在園林建筑當中,巧妙運用山水以及綠色植物,進行綜合性的交融建設,可以構建出一幅讓人身心愉悅的風景畫卷。我國園林建設水平一直處于世界前列,我國園林設計遵循遵循自然的原則,靈感源自于自然。此外,園林建設中處處體現著人類的創造性。設計師的設計方式不同,園林建設的意境也不同,或深遠,或明凈;或樸素,或活潑。
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園林建筑走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代,中國歷史豐厚的園林建筑為園林建筑的設計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支撐,各類大型生態園林相繼出現,在城市中為人們呈現一個個美好的園林生態景觀景觀,這對于我國園林文化的發展也有著深遠的意義。而將這些園林生態建筑設置在城市中,不僅可以促進園林建筑的發展,對于城市也起到了維護生態平衡、美化城市環境的作用。
建筑被譽為“凝固的歷史”、“文化的直接載體”,而園林建筑則無疑是體現園林歷史、人文、意境的主要載體和最佳形式。建筑是園林的主要物質構成要素,并且是園林精神和審美釋放的主要載體。有無建筑是區別園林和自然風景區的重要標志。在園林景觀中起“畫龍點睛”的作用。在古典的園林建筑當中,我國北方一般都是參照古代皇家園林陳設進行建造,使用圍欄,紅柱,大量運用彩繪,色彩艷麗明快。而江南園林大都是素凈的設計,像是白色的墻,灰褐色的裝修,簡潔樸素的圍欄窗框。現代的園林建筑十分強調視覺效果的呈現,其設計過程要運用自然中的元素,之后再利用人工深度的塑造方法呈現出人文與自然相互融合的園林生態建筑,這也是現代園林建筑的最終目的。柔軟而茂密的綠地草叢、假山細細流水,樹葉隨風擺動可以給人們的身心帶來愉悅的享受,內心也會變得寧靜和開闊。在現代社會,人們的工作與生活壓力非常大,園林正是人們休閑放松的不二之選。
無論是傳統園林建筑,還是現代園林建筑,其建設目的是相同的,即通過具有藝術的手法,對各種素材和條件加以深度塑造,建設出豐富多彩的園林建筑,人們可以一邊觀賞園林風景,一邊觀賞建筑,園林風景與園林建筑共同組成了有機整體。為了保證園林的和諧性,在設計時需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地區的地域特點,融入地域元素,布局上要采取分散卻不混亂的方式,在院落設計上,可以巧妙運用走廊圍墻來打造,這樣就能夠將這些分散化的小型景觀,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使其分散但是并不突兀,同時能夠帶給人們一種層層變換,交錯流動之感。利用整個園林建筑的和諧色彩,來滿足人們身心上的享受。
對于現代園林建筑的設計,在選擇技術與材料時,需要以具體的需求作為出發點,關于技術的選擇,需要考慮到園林建筑所在地區的文化傳統、自然條件以及經濟發展狀態,注重技術應用的適宜性。采用新技術在一個方面可以有效減少建筑的造價,又可以賦予建筑物新的生機,因此,關于現代園林建筑的設計,需要積極提煉新技術,融入當代園林建筑設計方式,創新技術。在另外一方面,需要關注園林建筑技術的發展與創新,避免在外界因素的影響下致使園林建筑設計成為狹隘封閉的活動,喪失了原有的本色。
總的來說,對于現代園林建筑設計,這既是一門學科,又是一門藝術,人們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往往忽視這種藝術的重要性,而面對這樣一個時代,園林建筑設計很可能由于人們的覺醒獲得質的發展,也可能在人們的忽視中繼續沉睡。園林建筑對于現代的園林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園林建筑通過細微化的描述性雕刻,結合具有自然風情的建設,巧妙營造出富有中國特色的建筑模式,彰顯了濃重的中國歷史文化涵義,也讓這種文化代代相傳。此外,還可以結合西方建筑學的新穎創造,互相融合共同發展,讓人們繁忙的都市生活之余,可以將自己置身與大自然一般的環境,寧靜身心,休閑娛樂。現代園林的推廣既可以滿足人們的視覺享受要求,又可以讓人們得到身體上的鍛煉和放松。因此,園林建筑處理的好壞,不僅影響其自身功能的發揮,而且與整個園林的作用影響深遠。
[1]張立軍,楊東峰,王俊霞,胡耀輝.園林建筑在現代園林中的作用分析[J].現代農村科技,2013(24).
[2]張施琪.嶺南元素在廣州江南新苑住區硬質景觀中的應用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
[3]劉衛偉,玉有欽,陳瑾.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文化傳承在園林建筑設計中的體現分析[J].門窗,2014(05).
TU986
A
1004-7344(2016)32-0333-01
2016-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