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爽
摘 要: 從2017年起,四川普通高考各科全部使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四川卷與全國卷在數學試題上存在一些區別, “解三角形”常常與三角函數、不等式、平面向量、解析幾何、立體幾何等相互結合,求解與三角形有關的邊、角、面積等問題。本文從2013—2015年四川卷和全國卷I、II分析解三角形的考點,以及四川卷與全國卷在“解三角形”試題類型上的差異與相同點.
關鍵詞: 解三角形 考點分析 三角函數 不等式 實際問題
2016年將是四川最后一次自主命題,隨著高考改革的推進,從2017年起,四川普通高考各科全部使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對于數學這門學科而言,解三角形一直是高中數學中的重要內容,它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如解三角形試題往往與平面向量、三角函數、不等式、立體幾何、解析幾何等相結合,題目靈活,能夠解決一些實際性問題等,因而成為高考試題的熱點和必考點[1].
1.解三角形的考點分析
解三角形就是求解出三角形的所有邊和所有角,正、余弦定理則是解三角形的一個有力工具,由于正余弦定理本身與三角函數相聯系,因此對于涉及解三角形中的求角、求邊的問題和判斷三角形的形狀等問題時,需要結合“正、余弦定理”、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數、二倍角的三角函數、誘導公式等進行三角函數變換,多者相互結合求解三角形.
從表1和表2“2013—2015年四川卷和全國I、II卷解三角形所涉及內容”綜合來看,二者對于解三角形問題大部分涉及利用正、余弦定理結合三角函數求解三角形邊、角、面積等,少部分解三角形問題涉及不等式及向量方面的知識.從分值來看,四川卷每年基本都有一道解答題涉及解三角形,全國卷也將解三角形納入重點內容.從出題意圖來看,解三角形可以考查學生知識的綜合應用和靈活應用的能力.
2.三角函數與正、余弦定理結合解三角形
利用三角函數與正、余弦定理結合解三角形,雖然題型相對簡單,但是所涉及知識面較寬,尤其是三角函數中兩角和與差、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等誘導公式的靈活應用是學生的一大難點,同時解三角形時還隱藏著一些條件,比如三角形內角和180°,三角形三邊滿足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等.
例1(2013課標全國Ⅰ,理17)(本小題滿分12分)如圖,在△ABC,∠ABC=90°,AB=,BC=1,P為△ABC內一點,∠BPC=90°.
(1)若PB=,求PA
(2)若∠APB=150°,求tan∠PBA.
分析:根據已知條件,在△PAB中利用余弦定理即可求解PA,利用正弦定理即可解出tan∠PBA.
解:(1)由已知得∠PBC=60°,所以∠PBA=30°.
(2)設∠PBA=α,由已知得PB=sinα.
在△PBA中,由正弦定理得=,
化簡得cosα=4sinα.
所以tanα=,即tan∠PBA=.
小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正、余弦定理的理解和應用及一些較簡單三角函數誘導公式.
例2(2013四川,理17)(本小題滿分12分)在△ABC中,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且2coscosB-sin(A-B)sinB+cos(A+C)=-.
(1)求cosA的值;
(2)若a=4,b=5,求向量在方向上的投影.
分析:利用三角函數和與差的誘導公式和二倍角公式對已知條件進行化簡,即可求得cosA,最后結合正余弦定理求解出c的值即可求得向量在方向上的投影.
小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應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三角函數中和與差、二倍角誘導公式及平面向量的投影等知識,所涉及知識面較寬,考查學生知識的綜合應用和靈活應用的能力.
3.不等式與解三角形結合
三角形中涉及求角、邊、面積范圍時,就會應用到不等式的相關知識,比如基本不等式等,在“解三角形”的過程中,要從研究角和邊的取值范圍開始,充分考慮三角函數值的符號和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三角形內角和180°,三角形的形狀等已知或隱含條件,盡可能縮小角和邊的取值范圍,只有這樣,才能避免產生增根或“擴大”所求變量的取值范圍[2].
例3(2014課標全國Ⅰ,理16)已知a,b,c分別為△ABC的三個內角A,B,C的對邊,a=2,(2+b)(sinA-sinB)=(c-b)sinC,則△ABC面積的最大值為?搖 ?搖.
分析:已知條件中(2+b)(sinA-sinB)=(c-B)sinC,既有邊又有正弦值,聯想到利用正弦定理,統一變量,再觀察化解后的形式和余弦定理相似,則可求出cosA,進而利用面積公式S=bcsinA求出面積的最大值.
小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理解和綜合應用,以及解三角形與基本不等式的結合.
總之,解三角形雖然涉及內容較多,需要結合“正、余弦定理”、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數、二倍角的三角函數、誘導公式等進行三角函數變換,進而求解三角形,但是從2013—2015年四川卷和全國卷I、II分析解三角形的考點來看,解三角形大部分涉及利用正、余弦定理結合三角函數求解三角形邊、角、面積等,少部分解三角形問題涉及不等式及向量方面的知識.學生需要靈活應用正余弦定理與三角函數的結合,才能真正掌握解三角形的相關知識.
參考文獻:
[1]楊衛劍,計惠方.2014年數學高考題大盤點——以“解三角形”為例[J].高中數理化,2015:3.
[2]馬俊華.例談高考數學試題中常見的“解三角形”問題[J].考試(高考教學版),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