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藝穎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 100872)
《孟子》“深耕易耨”訓釋考辨
王藝穎(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100872)
《孟子?梁惠王上》中“深耕易耨”的各代訓釋存在分歧。“深耕易耨”意譯容易,比喻勤于耕種,精耕細作。但是,如果深入考證每字釋義,發(fā)現各家分歧之言,自有道理。本文將從歷時角度考證“深耕易耨”,引據文獻辨析其中字義,提出自我看法。
深耕易耨;《孟子》;語義;訓釋;考辨
東漢趙岐《孟子章句》、宋朱熹《孟子集注》以及清焦循《孟子正義》是對《孟子》注疏研究的經典之作,每部經典對《孟子》的理解存在各家之言,時有分歧爭辯。《孟子?梁惠王上》中言:“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此句意義并不難理解:孟子勸誡梁惠王,如果對百姓施以仁政王道,減少刑罰,少征收賦稅,百姓就可有時間盡心于農事,進行精耕細作。
東漢趙岐對“深耕易耨”的注為:“易耨,蕓苗令簡易也。”宋朱熹對“深耕易耨”的注疏為:“耨,奴豆反。易,治也。耨,耘也。”趙岐認為此處“易”的意思是簡易,使容易;“耨”意為除草。朱熹疏其注時,認為此處“易”當理解為“治理”,“耨”為雜草或泛指田間農活,意為:深耕細作,治理田間雜草或管理農活。焦循申趙岐注,與趙岐理解類似。目前學界多有學者贊同趙、焦注疏,認為此處“易”應釋為簡易也,趙注更為恰當(劉靚,2012)。下面將從古文經典中對其考證。
1.“易”兩種訓釋歧義考證
《說文解字》:“易,蜥蜴,守宮也。象形。《秘書》說,日月為易,象陰陽也。”《廣韻》羊益切,入昔以。“易”字歷代變化如下:。趙岐與朱熹的注疏分歧在于,到底理解“易”字為簡易還是治理。《漢語大字典》對此兩種釋義為:易,①簡易,簡省;《廣韻》:“易,簡易也。”《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欒、范易行以誘之。”杜預注:“易行,謂簡易兵備。”由此可知,古文中確實存在將“易”理解為簡易、使之簡易的情況。②治,治理。《詩?小雅?甫田》:“禾易長畝,終善且有。”毛傳:“易,治也;長畝,竟畝也。” 陳奐傳疏:“‘易’有蕩平之義,故《傳》詁易為治。”
2.“耨”字訓釋考證
“耨”,《廣韻》奴豆切,去候泥。《漢語大字典》對其釋義為:“①農具名。像鋤,用以除草。《釋名?釋用器》:“耨,似鋤,嫗耨禾也。”《國語?齊語》:“時雨既至,挾其槍、刈、耨、镈,以旦暮從事于田野。”可見,“耨”為農具一種。《呂氏春秋?任地篇》云:“耨,柄尺,此其度也。其耨六寸,所以間稼也。”《呂氏春秋》對其詳細描述可知“耨”的尺寸以及其用于禾苗周圍除草的方便。高秀注云:“耨,所以耘苗也。刃廣六寸,所以入苗間也。耨、槈、鎒字同。蕓苗之器名耨,因而即稱蕓苗為耨。”高秀認為,“耨”由專用于除草農具的名稱,可以引申為用“耨”指代“耘苗”一事,即“耨”由于是長期與除草相關的農具,后來人們提起“耨”便用其指代除草一事。高秀的理解很有道理,因為耨的第二個義項可由此解釋。
1.趙岐所注“易耨,蕓苗令簡易”考
按趙岐所注“深耕易耨”,意為使耕深,使耨易,其將“耨”注為“蕓苗”。“蕓苗”考證如下:蕓,從艸,云聲,古同“耘”。耘,《廣韻》王分切,平文云。從耒,云聲。《詩經?小雅?甫田》:“今適南畝,或耘或耔。”此句中可理解為到南邊田地,除草、培土。毛傳曰:“耘,除草也。”《墨子?三辯》:“農夫春耕夏耘,秋斂冬藏,息于聆缶之樂。”《文選?張衡<東京賦>》:“兆民勸于疆場,感懋力以耘耔。”
2.朱熹所注“深耕易耨”考
如按照朱熹所疏,“深耕易耨”:易,治也。耨,耘也。朱熹將“易”理解為治理,將“耨”疏為耘,除草。曾有人反駁朱熹觀點,認為此處“易耨”如果理解為治理的意思,不符合語法角度。其舉證為:“易”為動詞,意為治理;“耨”也為動詞,意為除草。上一節(jié)我們考證“耨”的語義時,曾提出,在歷時的角度中,“耨”由指除草的專有農具,演化出另一意義指人們用“耨”來指稱除草的農事,進而,在一定語境下,“耨”也進一步泛化代指田間農活,按古代治理田間策略來講,由于農業(yè)技術的限制,耕種之后的農活大部分就是“夏耘”,即用“耨”除草,“耨”泛化出田間農活之意完全有道理。
經過上述考證,本文否認趙岐對“深耕易耨”所注。學界有人從語法角度來分析“深耕易耨”的結構,認為“耨”意為除草,“易”如果按照朱熹所疏,理解為治理,便翻譯成了:治理除草,使語義出現偏差。我們否認這種觀點,贊同朱熹的觀點,將“耨”理解為治理之意,上文我們曾提到,“耨”歷時演變過程中,語義泛化,“耨”的語義,由一開始的鋤具名稱,演變?yōu)槌荩谔厥庹Z境也可歷時演變?yōu)橹赋莸霓r事,可解釋代指田間農活。
經過考證,我們也發(fā)現:前人在主張將“易”理解為簡易,使其符合語法結構來解釋時,忽略了整句語境下《孟子》原文的意思。原句摘錄如下:《孟子?梁惠王上》:“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如果此處按照趙岐所注,不符合語義,原因如下:
孟子的目的在于讓梁惠王對百姓施以仁政,減少刑罰賦稅,國泰民安狀態(tài)下,讓百姓可以有時間進行田間的深耕細作。我們可以從對立面分析,如果,梁惠王連年征戰(zhàn),百姓流離失所中,可能導致百姓相反結果:“淺耕而無暇顧及除草。”我們從“深耕易耨”的反面來思考此句更易理解,如果將“易”理解為“簡易”,則不符合整體語境,孟子原義是指讓農民可以有大量時間進行深耕,有時間經常去田間除草整理農活,“深耕、勤除草整理”使田間農活復雜精細化,而不是趙岐所理解的使田間農活變得簡單、簡易,如果百姓的農事想要變得簡單,完全可以“淺耕”,甚至不除草,古人常崇尚勤勞,贊揚辛勤勞作,況且農事本就不是簡單之舉,將“易”釋為簡易,趙岐的理解有所偏差。
查閱文獻進行考證“易”時,發(fā)現“易”字的另一義項為“疾;迅速”。本文認為,從意譯角度是可以翻譯出“精耕細作、勤于除草”的意思,前人也未曾有此種提法。上文我們在考證“易”的《漢語大字典》意義時,也考證了此義。《國語》言:“擊草除田,以待時耕;及耕,深改良而疾耰之,以待時雨。”此句中,“深改良而疾耰之”意同“深耕易耨”。
[1]邱闖仙.預期標記“瞧”[J]. 語文研究,2010(2).
[2]鄭娟曼,張先亮.“責怪”式話語標記“你看你”[J]. 世界漢語教學,2009(2).
[3]盧英順.“這樣吧”的話語標記功能[J]. 當代修辭學,2012(5).
[4]史金生,胡曉萍.就是的話語標記功能及其語法化[J]. 漢語學習,2013(4).
[5]張金圈.“別看”的連詞話及話語標記功能的浮現[J]. 漢語學習,2016(2).
王藝穎,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讀,主要從事漢語語法研究,漢語國際教育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