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靳炎 (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200000)
對中國當代寫實油畫的發展建議
孫靳炎 (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200000)
油畫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繪畫藝術表達形式。其中,寫實風格則是油畫領域的奠基石。但是在中國,油畫發展的時間并不長,大部分人對于油畫的理解仍然停留在“逼真”上,這似乎為當代寫實繪畫在中國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前景。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信息化多元與共享成為大勢所趨。中國藝術家開始關注國外藝術的發展趨勢,從而出現了許多高于大眾審美的新興藝術形式。這也迫使原本“安穩”的中國當代寫實油畫處在復雜的十字路口。當代寫實油畫如何才能繼續發展?如何認清自己,不盲目,闖出具有獨特個性和文化審美的新時代?本文將中國當代寫實油畫的發展現狀作為切入點。試圖通過對中國當代寫實油畫的藝術創作“環境”、創作方式與觀念等方面的分析,為中國當代寫實油畫的未來發展方向提供建議。
寫實;中國當代油畫;油畫創作;個性化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于“審美”需求越來越高,隨之而來藝術創作的“環境”也越來越開放。
1.審美標準
從審美角度來看,在傳統概念中,“美”是藝術創作追求的第一要義。然而隨著審美文化的發展,當代寫實油畫對于傳統“美”的定義產生多種新可能。當代的視覺藝術不單純是“審美”一統天下,審美標準變的更為寬泛。在傳統審美價值取向中“對稱、和諧、均衡”等形式被弱化,而“破壞性、失衡性”的審“丑”形式被廣泛采用。并不斷打破傳統的形式與主張,追求嶄新的視覺感受,從而拓寬傳統美的理念。高雅與低俗、美麗與丑陋、神圣與平凡,這些從前對立的關系被新的審美標準取代,都具有了相同的藝術價值。逐漸形成“泛審美”化、多元化的審美價值體系。這也為中國寫實油畫創作提供了更為寬松的創作環境。
2.創作空間
中國當代寫實油畫需要全面的發展。從美術創作者的角度而言,在當今寬松開放的藝術創作“空間”中,畫家的個性追求得到進一步發揮。藝術家們可以將不同的材料、媒介與傳統寫實油畫相結合,在繪畫創作方面嘗試新的視覺圖像實驗,利用多樣化的藝術創作手段。將傳統架上油畫以二維平面、或三維立體的形式呈現出來,開拓中國當代寫實油畫創作空間。在審美文化多元的大環境下,不斷突破、追求自由、堅持個性。打開中國當代寫實油畫的新格局。
3.創作理念
從創作理念的角度而言,在過去的十幾年中,中國寫實油畫藝術的發展更多依靠國外的創作理念發展,而非自身推動。有相當數量的油畫作品創作范圍不夠寬、藝術影響力不夠強。而今,隨著國際社會對中國當代油畫的關注與日俱增以及藝術創作“環境”的不斷開放,國內各界也越來越關注中國當代油畫藝術的發展。因此,我們要把握大好時機,為中國當代寫實油畫的發展蓄力。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各種門類的新藝術形式此起彼伏,對當代寫實油畫帶來了挑戰。但是挑戰往往與機遇并存。寫實油畫也可以將當代信息化技術與油畫創作結合起來。充分的利用科技與信息化媒介,幫助寫實油畫藝術發展與進步。
1.創作素材采集
在油畫創作前期,在信息時代,我們有了更高效的處理方式與采集創作素材的途徑。比如在外出采風時,藝術家可以用相機快速、精確的捕捉自然界中一些轉瞬即逝的奇觀,并將其保存。攝影使采集的素材在質與量上,得到了優化。而計算機與互聯網更將這種優化發揮到了極致。互聯網的應用使素材的采集不局限于本人,而是在全世界通過瀏覽網頁、下載視頻和圖片,搜尋最佳的創作素材,實現資源共享。
2.作品創作過程
在油畫創作過程中,計算機憑借更多的繪圖工具,讓“精準”不再是大師的專利。并對圖形進行設計,將圖像拉長壓扁,放大縮小、旋轉扭曲等呈現出各式各樣的特殊效果。任何人只要稍加訓練,就能熟練掌握并繪制出徒手難以勾勒的圖形。此外在顏色的渲染上,計算機也可以將藝術家想要的顏色高效、便捷地呈現在作品中,通過對比不同效果,選擇最佳的創作方案。并且利用一些特技修飾為作品畫龍點睛。當代信息化技術帶給傳統油畫更大的表現空間與更多的可能性。
3.作品呈現方式
在油畫作品呈現方式上,信息化技術輔助拉近了觀眾與油畫作品的距離,提高當代寫實油畫作品的影響力。計算機、網絡和電視傳媒為當代寫實油畫作品推廣提供了便捷平臺。當代信息化技術將更多展覽信息、藝術復制品與周邊產品呈現在觀眾面前。一系列的寫實油畫講座、展覽在信息化技術的幫助下與觀眾零距離接觸。只要對美術感興趣都可以從電視、網絡上獲得油畫的相關知識。在信息化平臺上藝術家還可以與觀眾對話、互動交流,使藝術家掌握最直接的反饋評價。從而進一步反思與推敲,提升中國當代寫實油畫作品品質。
可以看出,當代信息化技術能為寫實油畫創作和傳播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與便利,同時也向創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寫實油畫能否把握這個機遇,借助信息時代的驅動力,推動寫實油畫創作的新發展,我們將翹首以待。
繪畫創作的魅力在于每幅作品都具有強烈的個人色彩與獨特的個性風格。寫實油畫也是如此,在創作中,藝術家獨立的藝術觀念、創造思維、審美情趣以及個人藝術修養凝聚在一塊兒構成了自己的“藝術個性”,賦予寫實油畫作品生命。
1.創作情感的個性化
情感是人類在認識和改造世界過程中產生的精神活動。具有極強的主觀性與個性。當情感開始沖動時,會找不到適當的詞或言語來表達自己的心情,而產生強烈情感訴求。此時大腦皮層的興奮會激化情緒并推動想象能力的提高。這種生理現象為藝術創作中情感與個性的表達提供了幫助。為了抒發與宣泄這種情緒,寫實油畫的藝術語言應運而生。藝術家在寫實油畫創作時,需充分把握住這股情感沖動有感而發,將自己內心的情緒、感受與想法注入到創作中并且準確地表達出來,從而使作品充滿個性。當然,每個人的情緒記憶不同,主觀化的情感可能與觀眾的情感產生一定差異。觀眾想完全讀懂油畫作品所表達的藝術語言,需要先與藝術家的情感產生共鳴,那樣才能體會作品中表達的藝術語言。只有將情緒個性化抒發與油畫藝術語言水乳交融,才能使油畫作品賦予生命,傳承發展下去。
2.表達形式的個性化
在創作過程中,藝術家內心的情感與個性最終都需要通過油畫藝術的語言去表達,寫實油畫的表達形式與常規言語交流表達思想、認識的功能不同。主要通過藝術家由畫面構圖、色彩與筆觸等多方面組成。縱觀繪畫史,許多著名藝術家都是在長期藝術實踐中,具有了個性的藝術表達形式。比如梵高喜歡略帶孩童般的稚氣使用旋轉、酣暢的筆觸、鮮艷的色彩。用個性化的強烈色塊去表現星空、云朵、大地,訴說著他心中的世界。個性化的表達形式打破了藝術語言的局限性,使其更具魅力。因此,寫實油畫的創作就是將個性獨立的藝術觀念、表達形式、審美意識以及藝術追求融合、呈現的過程。當代寫實油畫藝術發展到今天,是依靠極富個性的藝術創造才構成了寫實油畫藝術的生命,而不是憑借人云亦云的表達作品中的藝術觀點。唯有注重個性,寫實油畫才能持續發展、歷久彌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