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山西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
幼兒家長擇園問題的思考與建議
李楠
山西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
幼兒園是幼兒離開家長獨立生活的第一步,是正式教育的開始。幼兒園選擇也就顯得至關重要。教育選擇是個人的權利。在學前教育領域,則表現為市場經濟的推進增加了幼兒家長教育選擇的機會,但是部分家長擇園能力的不足又在客觀上縮小了他們選擇的范圍。因此本文將視角聚集到家長方面,以期為家長更科學有效地進行擇園提出合理的對策與建議。
幼兒園;家長擇園;問題;建議
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從人的身心發展來看,3至6歲是人的一生中發展最為快速的黃金期,這一階段正是在幼兒園中度過。合理選擇幼兒園,對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有重要的意義。合適的幼兒園還能有效緩解幼兒與家長分離的焦慮感,有利于幼兒對社會生活的適應。幼兒園選擇對每個家庭和幼兒都至關重要。
近年來國家逐漸重視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幼兒園體制改革逐步推進。《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辦園體制。這促使民辦幼兒教育蓬勃興起,各色幼兒園層出不窮。家長面對這種選擇多種多樣的局面反而更加應對無力。
1、家長的育兒觀存在誤區
在知識經濟型社會和強大的升學壓力下,在“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這樣震撼人心的口號的召喚下,越來越多的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盡早接受文化知識的教育。家長的育兒觀念還有待進一步轉變,如一些家長過分強調幼兒園對知識的教授,或者一味地追求某些打著“雙語”、“特色”等名號的幼兒園。這種育兒觀念是違背幼兒身心的發展規律的。在幼兒園時期,游戲對幼兒是至關重要的,在幼兒的成長中有重要作用。幼兒通過游戲可以獲得趣味性體驗、自主性體驗和游戲性體驗。但是家長卻希望孩子在幼兒園盡早接觸到小學的知識,而不是做游戲。
2、家長對擇園的認識不夠
大多數家長對擇園的認識不深,不知道擇園是要“擇”什么,他們可能只考慮到師資隊伍或者課程設計與教學等某一因素。但是對于費用、個體需求等同幼兒與家庭的自身承受水平和需要息息相關的因素卻缺乏重視,很少能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往往顧此失彼,很難做到切合實際、面面俱到。在實際情況中表現為很多家長知道選擇幼兒園時要考慮幼兒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但在實際情況中,家長卻往往獨自做了決定,很少過問孩子的意見。即使有部分家長帶幼兒參觀了幼兒園,也只是表面上游覽了一番,并沒有深入考察到幼兒園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沒有詢問過幼兒的看法。
3、父親角色在幼兒教育中的缺失
一般擇園都是由母親完成的,很少會有父親的參與。在幼兒的教育問題上,母親承擔主要責任,父親一般只是一個“配角”。大多數父親表示孩子一般由孩子的母親管教,自己并不太在行。在家庭教育中,父親與母親的角色無論是在教育方式、內容和態度上,都是有很大差異的。父親在子女形成積極個性品質、提高社會交往能力和認知能力等方面有獨特的影響。父親角色的缺失對幼兒的個性品質形成、社會性和獨立性發展等方面都不利。
1、樹立正確育兒觀,理性選擇適合的幼兒園
幼兒家長應多讀一些科學的育兒書或學前教育方面的專著,了解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及規律,學習科學的育兒觀。以開放的態度,學會辨別不同的育兒觀,選擇適合自身的科學育兒觀。在此基礎上,多與幼兒交流,深入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和能力水平。根據孩子的自身特征和家庭的實際情況,理性選擇幼兒園。比如某些家長工作繁忙,沒有時間接送孩子,就可根據就近原則擇園,或者選擇設置全托班或提供留園服務的幼兒園。
2、全面深入了解幼兒園情況,重視幼兒的感受和想法
家長應從師資、環境、設備、課程內容等多方面全面了解幼兒園的實際情況,如幼兒園的一日常規和教師結構等。并在擇園后期對幼兒園進行實地考察,在考察過程中要特別關注幼兒園的實際情況與宣傳的是否一致。還可以與已入園的幼兒的家長進行交流,了解他們對該園的評價。并且最好在實地考察中帶上幼兒,讓幼兒體驗幼兒園的環境和生活,與教師進行交流互動,這樣可以直觀地看到幼兒的反應,以及教師與幼兒的互動模式。也可以請鄰居、親戚中已經上幼兒園的小朋友來家里玩,讓幼兒在游戲中熟悉幼兒園的生活,在交流中了解幼兒園的一些常規等情況。
3、提高父親的擇園參與度
要提高父親在擇園過程中的參與度,從根本上說就是要提高父親的教育參與度。幼兒父親應嘗試改變“女主內,男主外”的傳統觀念,認識到自己在幼兒成長中的地位和作用,協調好工作和家庭的關系,與孩子母親共同承擔教育孩子的責任。家庭其它成員也應鼓勵支持父親,尤其是母親,要給父親創造機會,比如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主動詢問父親的意見,經常與父親就孩子的表現進行交流等,讓父親從“被動”中逐漸轉變,從而主動參與到幼兒的教育中來。婚姻的和諧程度也是影響父親參與幼兒教育的因素。家長應盡力創立和諧的家庭氛圍,提高婚姻的質量。
幼兒園對幼兒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幼兒園的選擇行為不僅與幼兒的健康發展息息相關,而且關乎教育公平的問題。現今社會上充斥著各式各類的幼兒園,他們以各種方式宣傳,有的以豪華外觀為誘惑,有的以昂貴學費為噱頭,有的以特色教育為口號。對家長擇園進行合理指導,可以讓幼兒家長的擇園過程更加理性科學,又能形成良性循環,使幼兒園的優勝劣汰、良好發展。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2]李雪晗.“幼兒園選擇”問題的深層含義極其社會學思考[J].當代學前教育.2009(3)
[3]唐林蘭.從幼兒家長的擇園觀談擇園策略[J].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2)
[4]劉秀麗,趙娜.父親角色投入與兒童的成長[J].外國教育研究.2006(11)
李楠(1993-),女,漢族,河北省唐山人,碩士,山西師范大學,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