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河北港口集團物資供應中心
“互聯網+工會”模式下工會工作創新研究
李洋
河北港口集團物資供應中心
“互聯網+”的提出,標志著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正在從簡單的工具快速成為整個社會的基礎設施和核心理念。將工會工會和“互聯網+”融合是更好的為職工服務,提高工會組織履行工會職能重要手段,是提高職工歸屬感重要橋梁,是提高工會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一個重要課題。
從工會會員方面來說,近年來河北港口集團吸收了大批在新時期成長起來的具有較高學歷的80后、90后,這些職工已然成為了企業中的中堅力量,傳統的工會工作方式已經很難與他們活潑的個性相融合;另一方面工會工作人員也向年輕化發展,新思想、新方法也由于傳統的工作模式限制無法施展,導致工會工作留不住人才,無法為職工提供貼心的服務。這就要求新時期工會要全力探索“互聯網+工會”模式下如何創新工會工作,來適應時代的新要求、職工的新期待。
(一)互聯網+工會”模式給創新工會工作帶來的機遇
1、推動工會組織改革
工會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更好的為職工提供服務,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工會組織也只有不斷創新,才能為職工提供有效的服務?;ヂ摼W特有的開放、便捷、互動等優勢,為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工會組織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工會干部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上的各種資源,不斷學習不斷成長,通過網絡學習各地工會管理的先進經驗及思想,實現工作上的再創新。
2、豐富工會工作形式
互聯網現在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工會利用互聯網這個現代化的傳播媒介可以更廣泛的聯系職工群眾,發揮好橋梁和紐帶的作用?!盎ヂ摼W+工會”的工作模式完美的將傳統工作內容搭建在了新的平臺上,通過這一平臺可以便捷的辦理職工入會手續、為職工申請困難補助、幫助職工維護合法權利等。
3、提高工會工作效率
互聯網的廣泛運用加快了信息傳播的速度和廣度,“互聯網+工會”的工作模式信息由使傳統的會議傳達模式,轉變為了通過網絡傳播,職工群眾的思想動態也能夠通過網絡進行實時監控及反饋,大大的提高了工會工作的效率。
(二)“互聯網+工會”模式給創新工會工作帶來的挑戰
1、互聯網信息繁多,易導致會員思想走向極端
互聯網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信息存儲量大,這些信息未經過篩選,涵蓋內容十分廣泛,其中包括有很多虛假信息,這些信息容易使分辨力較差的會員信以為真,甚至有不法分子利用這一特點進行造謠生事,給工會管理工作帶來挑戰。
2、互聯網傳播較快,易促進會員群體性事件的發展
互聯網存在的明顯弊端是傳播方向難以控制,由于網絡活動的廣泛參與,每個職工對不同的事件有不同的想法,可能導致一群人通過網絡集結在一起,通過網絡進行不正當的利益訴求,激發社會矛盾,引發群體性事件對社會和諧穩定構成威脅。
(一)建立“河北港口集團工會網絡”平臺,加強思想宣傳、提高工作效率
通過建立“河北港口集團工會網絡”實現工會工作規范化、標準化管理,通過網上平臺職工可以便捷的完成入會手續辦理、職工醫療互助申請、“金秋助學”申請、各級工會間公文傳輸、先進集體個人的評選的工作,同時加強工會輿論引導作用,增強工會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眾對工會進行監督。
(二)建立互動交流平臺,為職工提供幫助
通過開通河北港口集團網上意見箱及電子論壇,擴寬群眾交流方式,為職工群眾提供發表意見、參與評論的平臺,同時在網上設置主席意見箱、投訴箱及信訪箱等板塊,開通主席談心室,通過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的互聯網,在網絡上為職工搭建一個平臺,使職工在遇到困難時能夠找到一個尋求幫助的方式。
(三)建立網校、網絡創新工作室等平臺,提高職工整體素質
河北港口集團全體職工就是工會的最大財富,在職工群體中人才濟濟,通過網校老職工可以將工作經驗“手把手、面對面”的傳遞給新職工,通過網絡培訓可以使職工掌握最新的學習資源,使自己與企業同步成長。近幾年來,各公司建立了職工創新工作室,以攻克工作中各類難點問題,通過網絡創新工作室能夠加入更多的人進行探討,集萬千人的智慧,能夠有效的進行技術上的創新。
(四)建立網絡崗位技能競賽平臺,提高職工技術水平
通過網絡崗位技能競賽平臺,要實現多層次、多類型、多渠道,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職工進行崗位與崗位、專業與專業之間的多層次碰撞,從而增強職工間的交流,倡導職工比技術講方法的工作方式,營造不進則退的學習氛圍,引導職工不斷追求技術上的熟練與技能上的提升。
新時期“互聯網+工會”的工作模式是時代的產物,工會工作與互聯網的融合還將體現在方方面面,歸根到底這種融合必須是接地氣的,實實在在可操作的,這種探尋既要利用互聯網方便、快捷等優勢,同時又要著力解決新時期工會工作中面臨的新情況、新形勢,只有這樣“互聯網+工會”工作方式才能夠使工會工作更貼近時代,貼近職工,才能使工會成為具有旺盛的生命活力的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