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露露浙江省天臺縣南屏學校
初中科學探索性實驗教學方案的設計與實現
陳露露
浙江省天臺縣南屏學校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教育工作者不斷的尋找最佳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以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重要轉折點,是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培養的關鍵時期,因此老師要充分發揮引導的作用。目前探索性實驗教學法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到初中科學的教學中,本文主要針對探索性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探究使用該方法時教學方案的設計和實現,以期能夠進一步提高初中科學課堂的教學效果。
初中科學;探索性實驗;教學方案;設計
在新課改大環境下,初中科學的教學改革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隨著教育改革的推廣,初中科學在教學方式和方法上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尤其是探索性實驗教學方法的運用,極大的提高了教學的效果[1]。但是要想更好的運用探索性教學方法,對教學方案的合理設計是保證發揮教學效果的基礎。因此對于教學方案的設計和實現的探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激發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和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同,探索性教學課堂學生變為教學的主體,都能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知識,通過自己觀察和思考學習知識,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個過程中,實驗將科學知識和社會生活實際相結合,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專注的投入到實驗中,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培養學習方式,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探索性教學需要對實驗進行設計、調查、探究,而這些具有很強實踐性的環節都是通過學生自主思考之后進行的,通過這些環節,不僅讓學生學到了知識,還極大的豐富了學生對實驗方法的設計能力以及對實驗資料的調查和收集能力,進而培養了科學的學習方式。
(一)加強和學生互動,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良好的教學環境是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老師在設計教學方案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教學氛圍的營造。可以在探索性實驗教學的時候,多和學生進行交流互動,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內敢于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不斷激發探索科學的潛力,不斷開拓自己的思維,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提高教師的實操能力改革探究性試驗的教學設計
在整個實驗教學當中,對教師自身的操作能力是有很高的要求的,教師相對嫻熟的試驗操作技能,既是對學生負責,同時也是對教學內容和質量負責,保證學生的人身安全是實驗教學的關鍵所在,探究性的實驗報告是教師需要給學生設計好的內容,主要包括:發現、提出問題,作出假設、方案設計、實驗操作、互相交流、總結歸納、得出結論,在這一系列過程之后教師再做演示實驗。例如,在探究鎂條性質的試驗課程當中,教師首先應該提出諸如鎂條這種金屬具備哪些特點?相較于一般的金屬,鎂條有哪些不同等問題,其次,在學生制定試驗方案的過程中,充分起到教師的引導作用,例如:化學課堂上在用手掰彎鎂條的時候去觀察鎂條的顏色變化;鎂條在被砂紙打磨前后有什么顏色變化;如果將鎂條放在酒精燈上燃燒,觀察鎂條燃燒的狀態、顏色、以及氣味的變化。最后,引導學生討論、觀察、記錄這些現象,并歸納總結,從而得出結論。實際上這種動手操作、自己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可以讓學生享受到化學實驗的美妙之處,激發學生對該學科的興趣和愛好,實際上這并不僅僅適用于化學課,在初中科學探索性實驗教學方案的目的就是打破傳統的理論教學的模式,為學生創造一種可以理論聯系實際的操作空間,這種方案不會只是依靠教師和課本的講解,這種一舉兩得,一箭雙雕的做法既能夠讓教師免去繁瑣教科書的講解過程,同時也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
(三)學生嘗試,教師做好引導輔助的工作
通常情況下,傳統的理論知識學生可能背過之后,隔一段時間就會忘掉,這種按索性實驗教學方案好的地方就在于,它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和延展性,這往往是一堂課或者是一個知識點的開始,學生在切身體會到探究性實驗課程的美妙之處后,自己動手操作的沖動就會大大增強,教師為了滿足學生的旺盛求知欲可以提供給學生更多的演示和操作的機會,既達到了學生學習知識的目的,同時也保證了教學質量和教學進度。例如,在空氣捕捉的課堂中,教師可以準備一些必要的工具讓學生自己主動發揮,教師提出問題:教室中的空氣如何捕捉進瓶子中呢?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做法,有的學生拿著空袋子,直至被壓到扁平為止;有的學生會把裝滿水的瓶子里面的水倒掉,蓋上蓋子直至空氣充滿;有的學生可能會用注射器來吸室內的空氣。這種各式各樣的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甚至會想到“我要用一個別人都想不到的辦法來捕捉空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一味的鼓勵或者一味的批評都是不可取的,正確的引導學生是至關重要的:將雙孔橡皮塞插進第一個集氣瓶上,在水槽中倒放。當中分液漏斗中加水的過程中,通過導管可以讓第一個集氣瓶中的空氣流入另外一個集氣瓶當中,集氣瓶當其中的水排盡的時候,另外一個集氣瓶就可以成功的捕捉到空氣。只有在教師正確引導的過程中,學生才能夠暢快的、獨立的完成探究性實驗,要知道一個成功或失敗的實驗過程對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是非常重要的,而教師的引導就是幫助學生成功完成實驗,獲取知識和成就感的過程,讓學生真正的在探究性實驗當中既學到知識,滿足求知欲,同時也能夠獲得樂趣。相較于傳統死板的教學方法,探究性實驗教學方案更符合現階段學生學習的需求。
綜上所述,探索性教學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不僅能夠提高教學效果,還能激發學生對科學探索的興趣,培養自主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而要達到這種教學效果老師必須要對教學方案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最大化的保證探索性教學的課堂效率,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并且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發揮自身引導作用等方式實現教學方案設計的內容,達到教學的目標和效果。
[1]葉再云.初中科學探索性實驗教學模式初探[J].關愛明天,2014,(11):215,216.
[2]葉軍.淺談初中科學探索性實驗教學模式[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8):49.
[3]余婷婷.淺談初中科學創新教育的教學模式[J].大觀周刊,2011,(48):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