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磊遼寧醫藥職業學院
高職高專公共英語課程建設與改革之我見
董磊
遼寧醫藥職業學院
我國對高職高專英語課程的建設和改革有著廣泛的關注,針對高職高專英語的特點和屬性以及對課程的分析與討論,并且在對大學新生問卷調查和市場調查的基礎上,進行了專業英語能力的培養和對我國英語基礎課程的改革探索和研究。政府在高等職業學校和高專中采取的支持態度非常明確,雖然高職英語的建設還不是很完善,但是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高職高專;創新服務;基礎英語
高等職業教育以培養“高級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為基礎并且以“緊跟產業,依托行業、融入企業”為目標,在近十年間蓬勃發展。21世紀,《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被教育部親力頒定,“應用是目的,實用是主旨”的教學思想也毋庸置疑的成為其理念核心,這一理念充分體現了高職英語改革未來發展方向。根據崗位和職業的需求和特點,并瞄準本地區熱點行業和新興產業,為人才市場提供并培養大批優秀適用人才的基礎英語教育的方式。
我國從服務廣大的人才,為國家培養優秀的干事這兩方面大大入手。對在校大一新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的內容是在專業英語和基礎英語學習的基礎上,分析了高職公共英語的優勢與劣勢所在。用人單位對高職高專英語人才的培養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1、公共英語課程的特點和屬性
課程是一個既復雜又多樣的概念,高職教育課程不僅體現了職業教育的特征,而且具有我國高等教育的一般特征。高職高專公共英語課程,作為高職教育體系的一部分,要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職業能力,專業水平以及應對能力。其一般被看做英語教育的基礎課程和基本教育等。其主要特點是培養有文化,有素質的人才。所以,高職高專英語課程與單一的英語教育課程相比,具有特色性。
特色一:就業特色之鮮明。教學課程除了兼顧專業性和職業性,還強調了培養英語素養與技能。課程的內容在公共英語與應聘時的表現和專業能力相結合的要求方面大大增加,意在培養有專業技能的優秀人才。以更好的應對國內外的市場發展和變化。
所以,在公共英語課程的設計和執行中,更多的體現專業英語的特色和用詞環境,將英語語言技能與行業的實踐相結合,更多的體現專業英語的語言功底和特色。專業英語發展的學習環境氛圍的營造對此很有利。
特色二:系統性之特殊。高職高專課程與學科型教育相比,其并不過分強調學科知識的系統性與專業性。但這并不代表高職高專課程沒有統一性和專業性。高職課程的統一性,系統性和專業性集中體現在針對工作任務和工作崗位的需求上,對知識進行重新組合和重新排列結構,最后形成了具有高職高專的模式和專業體系。因此,高職高專的課程是不同的教育價值觀,教育要求,和教育理念的體現,而不是本科課程壓縮版或精編版。因此,高職高專英語課程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組合和重新構建。以滿足不同職業和專業的需求。
特色三:實踐之廣泛。作為一門實踐性極強的高職公共英語課程,它秉承學做合一的理念,重點強調訓練中的重要環節,把學習和實踐更好的結合起來。不僅把公共英語教育的重心放到了實際的實踐中,還在語言的運用上重點運用了它。
2、高職高專英語課程的定位與分析
《職業教育課程論》中談論到,在普通文化課程方面職業院校與普通學校有很多相同點,但在普通文化課程方面職業院校具有自身的特色,在很多方面都有體現,例如:教育對象,教育性能不同。徐國慶把普通文化課程分成五大類:德、體、美育課程;工具類課程;公民生活類課程;生涯心理類課程;專業準備類課程。高職高專英語課程培養和創造目標應定位為:第一、高職英語課程主要是擴寬知識,了解世界復雜文化的綜合素質的重要渠道,其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力代表。因此說其不僅是一門語言基礎課。第二、以專業技術、優質服務為主的高素質人才被高等職業院校所培養,所以,突出職業性與實際性應在高職英語中被充分體現?!督逃⒄Z課程教學任務基本要求》也明確表明高職英語課程是以一門基本課程中的必選課程的形式而存在。第三,對高職英語教育學生學會用英語向全國各地傳播中國文化和文明有著深遠的幫助。因此,高職學校應加大公共英語課程的開設力度,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
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高職高專英語課程對基礎重視非常嚴重,缺乏英語的靈活性與簡便性記憶在職業運用和專業領域的通盤考慮。2、錯誤的教學目標和課程模式,未能充分體現高職高專課程的教學特點和教學模式。高職英語教學分為行業和基礎兩個重要階段。目前的被人們廣泛認可的高職英語課程體系中,卻未能開出順應社會進步和學生需求的行業英語課程。絕大多數院校都過分地注重基礎階段。3、職業水平和研究科學的能力需要進一步提高。高職高專很多師長缺乏企業工作履歷和職業履歷??创蒲?,國家教育政策在多半師長心中不敏感,教學理論與講堂教學之間的合作關系處理的并不是十分完美。4、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應用性操作性不強,未能全面施展英語應用能力測驗的正面反撥效應,反而受牽于它,導致門第高分低能。
顯而易見,專業特色應該在高職高專英語課程中極力發揚和提高,英語口語能力,英語運用能力,實際交流能力應在教育中有層次的突出出來,調配好基礎英語、公共英語以及專業英語三者的關系理解其因果的聯系,擬定完善的教學教育內容以及評估檢查體系,促進了英語課程的發展和進步。
我國高職高專起步很晚,并且多半是由其他兄弟院校或中專半路轉型而來的。在高職沒有參考的情況下,系統性和完整性沒有在其中有效的展現。因此,高職學校需要豐富內容,全面教材。我們應該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交流能力和責任意識。只有有了強大的知識儲備才能能力為個人乃至國家貢獻自己更多的力量,高職學生應將所有的知識系統化、專業化,學生應該增強對英語課程的應用性,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和科研能力,教師應提高對國家政策的敏感程度,對教育理念充分理解,提高教育理論和講堂教學的合作關系。在傳統理念教育教學和現代理論教學相結合的前提下,積極創新,形成特色。
[1]劉曉珍.《亞太教育》,2016年02期
[2]鐘淑.《科技信息》,2015年09期
[3]張振學.《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