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玲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英才學校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創新做法
李洪玲
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英才學校
在新課標強調要以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作為培養重點,作為語文教師要注意在授課時創新教學方法,注意每個學生在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方面的發展,為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從這些觀點入手對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方法進行探究,希望為語文教學的創新之路添彩。
教學方法;創新;獨立思考
隨著時代在進步,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的受教育的程度越來越高,家長對于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社會觀都有著潛移默化影響,漸漸地我發現我們的教學方法對于新世紀的孩子來說,顯得越來越無力,時代還在進步,社會仍在發展,對于教育也應是全面創新的教育,創新已成為適應學生的發展要求,所以在義務教育中學階段,對語文教學的新要求是如何實施創新教育。首先應該明確中學語文教學創新教育的總體特征。語文教學進行的是母語教學,是一門基礎性、工具性的學科教學。因此,把創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機地滲透到語文教學中,并為語文學科教學服務就顯得至關重要,同時語文教學也離不開創新教育,它可以給語文教學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
其實語言是一門藝術,而語文是藝術的門檻,語文教學方法是藝術的創造者。我相信大家對傳統的教學方法應該都不陌生,常常因老師跟學生之間的主動與被動的關系,使得教學質量大打折扣。私下里我的一個學生問我:“您干嘛不跟有的老師一樣,一篇課文五個部分:時代背景、作者簡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寫作特點完事兒呢?”我并沒有明確回答他這個問題。其實我們都明白那樣是培養不出學生的創新能力的,也就談不上什么創新教育了。
我認為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創設情境,與學生的發生情感共鳴,從情感深處發掘創新能力,尊重并相信他們的真實情感,這對培養他們的思想創新能力起著很大的作用。教師創設自主學習的氛圍,創造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
第一適當的讓學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園,去真正體會文化氣息,自然的魅力,及作者的真實情感。努力做到創設直觀情境,與多媒體投放視頻、圖片和聲音等現代科學教學設備,觸發學生的心弦,讓他們發揮出真情實感,從而推動創新能力的培養,叨叨創新教育的目標。例如,我在對小說《背影》講解時,我就利用多媒體,以父親的三次背影畫面,并以多個畫面來創設學生受感染的情境,觸發學生情感的共鳴,使學生在感情的陶冶下,從心靈深處思考和認識父愛的意義。
第二是積極的創設豐富的問題情境,利用多方面,多視角讓學生去自我思考,從而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在講《皇帝的新裝》時,我讓同學試著找出幾個生活中的例子,以現實社會中人的情景來帶動學生去思考當時的情景,對比不同,總結經驗。讓他們充分利用課間時間與假日時間,去實施課外實踐自主學習、合作活動。在這樣的環境里,同學們可以充滿奇思妙想、愉快合作,不只能鍛煉學識能力還可以在合作學習中培養他們的團結精神。使用多媒體教學和豐富的網絡資源,利用多媒體信息集成技術,創設和展示有意義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可以在立體化、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中學習,可以利用校園局域網絡和互聯網絡技術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讓語文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喜聞樂見,充滿魅力,這樣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
一般傳統課堂教學教師一人是主要演講人,而提問問題成了教師的特權,那學生就只有回答的份兒了、這樣學生的思路都在老師手里攥著呢,框架是基本固定的,教學思想根本轉變不過來,更不用說什么創新了!
(一)改變課堂模式,從“一言堂”到“群言堂”
有一次我在與我的一個畢業生聊天的時候,我就問了他幾個問題,他的回答讓我很吃驚,他說;他們一開始對于老師的提問有些擔心自己的答案與老師的不一致,漸漸地就習慣了老師代勞一切,時間久了在課堂上就成了教師一人在說,這就不能培養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了。每一次提問他們總希望其他同學來發言,叫好,復合舉雙手贊成,所以在課堂上不管問題是什么答案總是唯一的。
然而事實上,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有很多問題他本身就沒有有固定的答案。對文章的整體的理解化分來說,遠近高低各不同,對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對它的理解是不同的,即使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對文章的把握劃分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只要學生的回答解釋合理就要通過表揚的方式去鼓勵,激發他們的創新精神。這樣學生漸漸地就會自己理解分析課文,踴躍回答問題,并能夠結合別的同學的想法,得出新的結論,久而久之學生就可以對語文在層次劃分,理解等等方面,做到游刃有余,看人,看事兒都能夠細致,全面,能更好的激發他們的創新能力。
(二)閱讀與作文的創新培養
在語文中閱讀與寫作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做為教師就應該實時進行指導和訓練。主要是對有一些學生有意見的話分歧較大的問題進行分析解答,閱讀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中出現問題和其他同學解決不了了,老師要著重指導。在語文課中另一個重點是習作,可以通過網絡,讓同學們去改自己不感興趣的文章,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要求他們自己創作一篇類似的文章,久而久之當他們看到一個題目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整理出思路真正做到下筆如有神。
初中語文教學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它有著其光榮的使命,同時它的責任和任務是重大而艱巨的,需要我們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隨著時代而改革,根據社會而創新,為語文教育實時注入新血液,是語文教學始終保持它活力。除此之外還應把教學中的個個工作都做好。這樣,語文教學才能推進整體改革,提高素質教育水平。
[1]王鐵.初中語文創新課堂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Z1).
[2]張志強.初中語文創新教學設計[J].科學中國人,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