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崇潑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電海中學
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教學的思考
梁崇潑
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電海中學
教學的有效性是高中歷史教師最應該關注的內容,但是有的教師沒有把握住新課程改革的理念,造成理論和實踐分離的情況,因此我們必須要采用有效的措施,保證高中歷史課堂的有效性,才能與素質教育的要求相符合。
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教學
1.1導課過于華而不實
歷史課的過去性是其一個重要的特點,如果教師沒辦法將歷史情境重現一遍的話,學生就必須依靠自己的豐富的想象來進行歷史表象的還原。所以必須在歷史課一開始就形成懸念,引起學生的注意。但是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模式都比較平淡,每堂課的開頭都差不多是一個模式,導入語言非常的平淡和死板,學生也就沒有欲望參與進來進行探究了。
1.2提問勞而無功
從某種意義來說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的學習就是不斷將問題提出并進行解決,所以教師要從各種角度對學生進行引導,教師提問的時候要注意難度以及方式,逐步推進問題的深度。但是目前歷史教學中提問的效果太低,一是提問的知識沒什么含金量,例如“抗日戰爭是不是在1937年爆發的?”這樣一來學生只能回答是或否;二是提問內容僅限于課文顯性知識,例如“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意義是什么?”這種問題對學生來說沒什么難度;三是提問都是教師在進行,學生幾乎不會提問,很多人都認為教師就是負責問,而學生就是負責回答,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學生已經沒有意識進行提問了。
1.3教師沒有到位的進行指導
新課改要求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對學生的學習方式進行了改變,但是教學實踐中教師組織學生學習的時候幾乎做不到這點。學生也沒有習慣去進行自主學習,不會主動的進行資料的搜索;也沒有什么硬件資料,不管是圖書館還是電腦教室都是比較匱乏的。
2.1對教學內容進行活化
如果是死板的、抽象的教學內容,自然很難引起學生的注意力,他們會覺得枯燥乏味,教師在講述這些內容的時候如果也是機械化的照本宣科,課堂氣氛自然非常沉悶。如果想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活潑,教師首先應該將教學內容變得更加靈活且具體,盡量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并且有效的揭示其中蘊含的思想和情感。例如《羅馬的起源和發展》這節課,在對“從習慣法到成文法”這方面的內容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引入一個具體的案例,羅莫洛是一個生活在早期羅馬共和國的貴族,人非常善良并且率領著一支羅馬軍隊,他雖然生前有遺囑要捐出一半財產給那些軍隊中受傷或者戰死的士兵的家人,但是在他死后他的家人卻并沒有遵照其遺囑,于是這些士兵的家人因此訴諸法庭來得以解決。那么法官最終的宣判結果是什么樣的呢?這樣一個問題就立刻調動起了學生的興趣,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具象了教學的內容。
2.2情境教學策略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還可以使用情境教學法,進行具體的場景的創設,不僅可以使學生的態度體驗得到激發,還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刻的對教材內容進行理解,從而發展學生的心理機能。例如在講解“新文化運動”的時候,學生們都生活在民主時代,封建社會到底有多么黑暗和專制是他們很難理解的。我們可以借助學生們都看過的巴金小說《家》來開展教學,其中覺新結婚、瑞玨之死等情節都可以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讓學生感受到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們,是如何在民族危亡之際進行民主科學思想的宣傳的,并且后期進行馬克思主義學習帶來了什么樣的效果等。
2.3問題教學策略
問題教學策略是指在教學中教師提出那些有針對性的問題和任務,對學生進行引導從而主動發現并解決問題,對知識有更深刻的掌握并且知道如何運用來解決問題,真正從能力到人格都得到發展,最終幫助學生成長為具有創造精神的人的一種教學法。
提出的問題必須具有層次性以及一定的難度,問題層次越高就具有越大的開放性和真實性,可以更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等高層認知能力。例如評價型問題,學生在得出答案的時候要以一定的標準來判斷那些任務、歷史現象、制度等的價值。例如教師提出一個問題:“西方民主政治的優點和局限性分別是什么”,這種問題不僅具有很大的開放度,并且和現實世界具有緊密的聯系,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歷史認知水平和抽象思維能力。同時要注意問題的難度適中,并且面向全體學生進行提問,不能總集中在幾個學生身上,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來說都要得到符合其層次需要的發展。
2.4保證課堂教學評價的有效性
如今實施了新課程,教師們也具有更強的意識來調動學生活動,并且主動將其納入教學評價體系中,但是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流于形式、過于簡單等。應該從學生的發展出發進行教學評價,將其對教學的改進作用充分發揮出來,而不只是為了調動學生的活動熱情。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新時代教師應該不斷更新教學觀念、不斷改變教學的方式,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教學中把現實生活與歷史有效的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把歷史課堂變得豐富多彩、生動有趣。
[1]林甲軍.有效史料有效信息有效思考——也談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科技信息,2011,No.36913:616-617.
[2]劉后玉.關于高中歷史課堂如何有效創設探究教學情境的幾點思考[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2,No.19401:122-123.
[3]郝緒兵.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思考與教學實踐——以人教版《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為例[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v.30; No.10904: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