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寶祥遼寧省鐵嶺縣腰堡九年一貫制學校
談怎樣消除初中生數學學習的心理障礙
劉寶祥
遼寧省鐵嶺縣腰堡九年一貫制學校
消除初中生數學學習的心理障礙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有利于全面系統的反思和回顧數學教學活動,總結經驗,找出問題,對問題進行糾正,發揚成績;二是有利于對中學生學習數學的狀態加以把握,更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活動,增強數學教學的質量及效益。本文對此進行了詳細的探究。
初中;數學學習;心理障礙
1、急躁心理
盲目下筆,急功近利,急于求成,進而造成解題失敗。出現這種狀況主要有下面幾個原因:(1)沒有搞清楚題意,沒有仔細審題、讀題,沒弄明白到底哪些條件是已知的,哪些條件是未知的,哪些條件是直接給出的,哪些條件是間接給出的,需要回答的問題是什么等等;(2)沒有對條件進行選擇,沒有對問題需要材料加以篩選和對比就盲目的去猜測解題的方案并盲目的去嘗試解答問題;(3)受到題設的假象所蒙蔽,沒有用多層次的判斷、概括、抽象以及準確的邏輯進行推理;(4)在解決問題以后忽視了整體的反思、回顧和思考,其解決方案的正確與否,是不是最好的,還有沒有其他的解決方案,這一方案的獨到之處是什么,是否值得推廣等等。
2、依賴心理
在初中的數學教學當中,學生對于教師普遍存在著依賴的心理,不愿主動進行鉆研,缺乏創造精神。主要體現在(1)將期望放在教師身上,指望教師可以將數學問題歸納概括并為其分門別類的進行講述,直接告訴其關鍵點和重點難點是什么,而不會自己進行歸納總結;(2)期望教師可以給出問題的詳細解答過程,好方便其進行模仿硬套。實際上,我們很多初中數學教師也比較習慣這種方式進行教學,課前不會要求學生進行預習,課中不要求學生對教材進行閱讀,課后也不要求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復習,單一的習慣于課堂中的一道例題、一塊黑板以及幾道練習題的模式進行教學。這必然會壓抑了學生的鉆研精神,扼殺其創造潛能,學生就無法達到學習的最佳狀態。
怎樣引導中學生消除自身對于數學學習的心理障礙,讓數學學習變得更有吸引力是數學教育當中一項非常重要的課題。
1、做到“三到”,即人到、情到、心到。教師應當真正的明白學生的思維方式,了解他們心里想什么,了解他們在疑惑什么,了解他們在什么地方覺得困難,了解他們容易做錯的地方,了解他們容易忘記的地方,進而運用自身比較嫻熟的教育技巧,帶領學生自由自在的穿梭于知識的海洋,引導他們的思路,啟迪他們的智慧,激發他們的情感,調節他們的意志,影響他們的個性,讓師生之間形成一種默契。讓課堂不單單是課堂而是一個微妙相容的世界,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輕松。
2、做到“四重”,即重視基礎,重視實際,重視過程,重視方法。(1)重視基礎要求教師對數學教材及大綱進行認真的鉆研,要嚴格依據標準對知識點進行提取,突出難點和重點,使學生可以清楚地明白教學內容的知識體系自己這些體系在各自的結構當中的作用以及地位;(2)重視實際要求教師應當進行深入的研究調查,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這里的實際情況包括學生的家庭環境、生活環境以及學習環境,學習水平、學習策略、優勢特長、興趣愛好等;教師在課堂教學當中還應當盡可能的與生活、生產實際相關聯。(3)重視過程要求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要注意揭示數學的過程,這是人類認識規律的需要,也是提升學生能力的需要。某種意義來說,相對比掌握知識,通過學習過程掌握訓練技能以及學習方法更加重要。在這一過程當中需要揭示的主要有:解題規律、解題方法、解題思路的總結和概括;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與思維過程;新舊知識間的區別、聯系以及銜接。(4)重視方法。具體的解決問題的方式、途徑、手段統稱為數學方法。重視方法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是重視學法的指導,也就是重視教學方法;二是重視教法的研究,訓練學生充分動手、動口、動腦,掌握數學過程和數學知識,掌握解題的方法。
3、做到“八引導”。即方法引導,榜樣引導,環境引導,競賽引導,目標引導,興趣引導,愛心引導,價值引導。進行學科價值引導的目的是讓學生懂得自己到底是為什么要學習數學知識和數學的學科價值。(1)讓學生了解數學在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建設、工農業生產中的地位及作用;(2)讓學生了解數學和其他學科間的關系,尤其是在自然學科中它的作用及地位;(3)讓學生了解到數學的悠久歷史;(4)讓學生了解到學習數學和自己自身的能力有著密切的關系,讓他們自覺主動的去克服學習數學的心理障礙,積極投身于數學學習。初中數學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理解學生、愛護學生、關心學生,幫助他們和他們一起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尤其是那些成績不好的學生,教師更應當主動對其關心,努力讓他們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興趣引導主要是通過問題激趣和情景激趣,問題激趣這種方式的所提出的問題不應當是那種特別難,大多數學生解答不出的,應當選擇那種只要經過努力就能夠解答出來的,但是又不能輕而易舉的解答出來;情景激趣是將學生的實際和教學內容結合起來,創建直觀典型、生動形象的情景,以此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選擇活動激趣、遷移激趣、新異激趣、變式激趣、語音激趣等方式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1]李軍素,陳小娜,黃辛隱,孫大強.中美15歲中學生數學自我概念和數學焦慮的比較[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2]唐紹凡.如何引導中學生克服數學學習的心理障礙[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3]韋黔湘,肖紹菊.民族地區學生眼中的數學學習、數學教材與數學教師——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學生調查分析[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五卷)[C].2005年
[4]邸同蓮.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學習成績兩極分化的原因及對策[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2006年
[5]陳永明,阮夏麗.運用語言正確流暢是數學教學雙基之一[A].全國高等師范院校數學教育研究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劉芬.中學生數學學習的心理障礙及其消除[A].首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暨頒獎大會論文集[C].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