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艷包頭廣播電視大學
現代遠程教育環境下漢語言文學服務包頭市社會發展的研究
羅艷
包頭廣播電視大學
漢語言文學在世界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從服務社會的視角來討論現代遠程教育環境下漢語言文學的作用是十分有意義的。知識社會的進展,高等教育走向大眾化和普及化,終身教育的實踐發展是我們考慮現代遠程教育社服務社會會的時代背景。研究現代遠程教育和漢語言文學服務包頭社會的必要性及其中可能遇到的困難以及包頭電大開展現代遠程教育和漢語言文學為包頭市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不斷探索都是值得研究的課題。
現代遠程教育;漢語言文學;服務包頭社會;創新性研究
黨的十八大提出積極發展繼續教育,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加快發展繼續教育、統籌擴大繼續教育資源、建設遠程開放繼續教育及公共服務平臺,辦好開放大學、構建人人皆學、處處可學、時時能學的學習型社會。這是從國家層面首次對繼續教育進行系統規劃,通過建立健全體制機制、搭建終身學習“立交橋”,促進各類教育縱向銜接、橫向溝通,為社會成員提供多次教育選擇機會,滿足學習者多樣化、個性化和非職業化的學習和發展需要,在現代遠程教育環境下漢語言文學如何增強遠程教育服務社會發展的能力,推動學習型社會的實踐進程,推進遠程教育的持續健康發展。這是需要我們進行探索研究的問題。
包頭市“十二五”期間將全面實施“科學發展、全面轉型、富民強市”的發展戰略,圍繞經濟、社會和生態全面轉型這條主線,把“實施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勢工程”作為戰略重點,擺在突出位置。因此依靠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科技進步、推動管理創新、建設創新型城市,將是最關鍵的動力因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培育具有創新力的人力資源根本在教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培育具有創新力的人力資源根本在教育。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一次性的學校教育已不能受用終身,傳統教育方式也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學習,終身教育是必然的選擇,現代遠程教育是終身教育的重要的手段。而漢語言文學作為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母語,我們每個人都是漢言文學學習的實踐者,在潛移默化之中都接受著漢語言文學的熏陶。學校的義務教育階段,漢語言文學被列為獨立的語文學科,在全國統一高考中分數占的比例最大,國家開始越來越重視漢語言文學,而且在完成學校教育,人們在提高文化層次上的需求時還需終身學習。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在世界范圍內的提升,中國文化的影響力在世界范圍內都掀起了巨大的浪潮。研究漢語言的學習人數處于世界的第一位,且越來越多的國家在學校中開設了漢語言文學的科目。中國的很多文化已經走向世界,被世人所認知推崇,所以我們學好漢語言文學這對于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現代遠程教育和漢語言文服務的方向、視野擴大到面向所有社會成員的城市社區教育、農牧民教育、行業繼續教育等等,同時隨著社會經濟不斷地發展及人民日益增長得學習的需求,需要不斷地進行現代遠程教育和漢語言文學服務社會的創新性工作。
包頭市不斷發展使得社會成員終身學習成為內在需求,包頭人民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隨著“十二五”時期“富民強市”戰略的推進和民生工程的深入實施,人們對生活的要求將以“滿足就業謀生的民生型”轉為“追求生活質量的價值文化型”并逐步向“追求全面發展的自我實現型”轉變,學習正逐步改變著人們生活水平,教育和學習將逐步成為人們更高層次的需要。同時,遍及包頭市城鄉的各類社會培訓機構和現社區教育活動表明,人們的學習需求已不再拘泥于學歷教育,很多人不再把學習當做職業導向的,以“謀生”為目的的生存需要,而是為追求生活質量和價值,以“樂生”等非職業導向為目的的生活需要。漢語言文學凝聚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成果,蘊含著大量的精神文化和情感結晶,對于人們增長知識全面的發展自我、愉悅身心以及提高文化素質和文化素養發揮著重要作用。
包頭擁有豐富的優質教育資源,在發展繼續教育、促進全民學習有一定的工作基礎,面對“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繼續教育和全民終身學習的更高要求以及建設創新型城市的目標利用現代遠程教育和漢語言文學不斷促進包頭市社會的發展。一是,教育理念要不斷提高。重學校教育輕學校之后教育,重學歷教育輕非學歷教育。教育行政部門和教育機構要重視繼續教育、終身學習對整個教育體系的重大影響,把繼續教育、終身學習擺在整個教育體系改革和發展的戰略地位;各類教育資源的開放度有待提高,優質教育資源服務社會的能力不強。由于傳統教育中,學校教育都以“升學”為目的,關注教育縱向銜接,弱化教育橫向溝通,傳統教育各個領域之間相對隔離,要面向社會有效地拓展其服務功能,使其社會效應進一步放大,逐漸符合繼續教育,推進終身學習的時代要求;各類教育資源整合度有待提高,不斷滿足全民學習需求的多樣化要求。發揮大教育觀念,將學校的優質資源與社會的學習資源、文化資源、知識資源進行整合,拓展和豐富繼續教育資源,開發適合全民學習的多樣化、個性化的學習項目;漢語言文學專業根據構時代要求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將知識點講授和知識型人才培養為主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培養人們的文學審美、語言交際和寫作能力為主的能力型教學模式。二是發揮現代遠程教育優勢整合豐富資源,并把慕課、微課等資源利用好引進到教師講課內容中,使社會學習信息形成教育資源,向社會輸送多樣化的學習項目,現在慕課中清華北大等國內優質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授課都可以免費學習,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把資源整合到自己的講課內容中,充分整合利用好資源。三是促進教師的人文素養的自我提升。我們要培養出為社會服務的人才前提條件是我們的教師必須具有比較深厚專業、人文學養和精神風貌,這需要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師在統一思想,真正踐行“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在現代遠程教育環境下漢語言文學服務包頭市社會能力不斷增強,為推動學習型社會的實踐進程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馬良生,葉兆祥.從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看創建示范性基層電大的實踐意義.中國遠程教育,2009.9
[2]鄧齊平.將知識轉化為能力——談漢語言文學專業特色建設.懷化學院學報,2007.7
[3]包頭廣播電視大學社區教育研究
羅艷,包頭廣播電視大學,職稱:講師,學歷:大學本科,研究方向:現代遠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