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丹丹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 610065)
淺析“無X不Y”的構式義
渠丹丹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 610065)
“無X不Y”結構是我們在口語和書面語中使用頻率都比較高的一種語法格式。本文從“無X不Y”構式的嵌入項“X”,“Y”之間的不同關系出發,分析了“無X不Y”的兩種不同構式意義。同時還對近年來流行語中出現的“無X不Y”構式及其意義進行了簡要的分析。
“無X不Y”;構式;意義
構式語法是由Fillmore、Lakoff和Goldberg等認知語言學家于20世紀70——90年代,在認知語言學框架中對喬姆斯基為首的“轉換——生成”語法學派進行反思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一個新語法。構式語法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Goldberg(1995:4)對構式的經典定義是:“當且僅當C是一個形式——意義的結合體
二十世紀90年代末,我國語言學學者張伯江、沈家煊、紀云霞等將構式語法理論引入國內。構式語法理論一經引入,便受到漢語學界的關注。中國的構式語法研究歷程至今雖然只有十幾年的時間,但是國內學者的研究已經涉及到構式語法的理論內涵、論元結構構式、特殊構式的形成、構式的多義性、詞義與構式的互動關系以及漢語詞類構式的研究等諸多方面。然而,關于構式語法的具體運用等方面的研究還處于探索階段,需要我們做更多相關的研究。
“無X不Y”式結構是較常見的一種結構。傳統的“無X不Y”結構,是指由“無 + X + 不 + Y”組合而成的一種語法格式。其中,“無”表示“沒有”,“不”表示否定意義。“X”一般為體詞性成分,包括名詞、數詞,如:“無話不談”、“無孔不入”、“無一不備”中的“話”、“孔”、“一”,但有時“X”也可以是形容詞。形容詞被嵌入到“無X不Y”結構中以后,由于受前面否定性動詞“無”的修飾,進而同化為名詞的性質,如“無堅不摧”、“無奇不有”,這里的“堅”表示堅硬的物體,“奇”表示奇特的事件或景象。因此,筆者在這里統稱“X”為體詞性成分。“無X不Y”結構中的“Y”一般為動詞或動賓短語。通常,嵌入項“X”、“Y”并不是可以任意組配的,它們在意義上總有某種聯系,如果意義上缺乏某種聯系,就不能夠進入“無X不Y”結構。
本文所分析的“無X不Y”結構既有四言結構如“無話不談”“無堅不摧”“無一不備”“無所不在”,也有多言結構如“無風不起浪”“無巧不成書”“無事不登三寶殿”等等。“無X不Y”結構是我們在口語和書面語中使用頻率都比較高的一種語法格式,它有自身特定的使用規律和表意功能。
根據構式的定義,任何語言表達式,只要它的形式、意義或用法不能從其組成成分或其他構式中推知出來,就都屬于“構式”的范圍。“無X不Y”的意義不能從“無”“X”“不”“Y”這四個組成成分的意義簡單相加得出,“無X不Y”具有相對獨立的意義,即它的各部分意義相加不等于整體意義,整體意義大于部分意義之和。根據構式理論對“構式”的界定,筆者認為“無X不Y”是一個構式,它具有構式語法所界定的“構式”的所有特征,可以運用構式理論來對其做研究。“無X不Y”構式的嵌入項“X”、“Y”之間的不同關系導致“無X不Y”具有不同的構式義,據此,我們可以將傳統的“無X不Y”構式大致分為兩類,具體如下:
1. 類型一:
第一類“無X不Y”的構式義為:所有的X都Y,沒有一個是例外的,有普遍、總括之意。如:
(1)(田)悅酒酣,自矜其騎射之藝、拳勇之略,因曰:“若蒙見用,無堅不摧。”
《舊唐書?孔巢文傳》
例(1)中的“無堅不摧”,指的是沒有任何堅固的東西不能摧毀,形容力量非常強大。
(2)況且上海辦捐的人,鉆頭覓縫,無孔不入。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
例(2)中“無孔不入”,意思是:是空隙就鉆進去,比喻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多指做壞事)。
(3)葫蘆藤上結南瓜——無奇不有
歇后語
例(3)中的“無奇不有”,指的是什么稀奇的事物都有。形容奇怪的事情或景象多種多樣。
“無堅不摧”、“無孔不入”、“無奇不有”這一類“無X不Y”構式中,嵌入項Y與X的關系大多可以解釋為動賓關系,Y均為及物動詞,X為動詞Y的賓語。Y與X的語義關系是“動作——受事”,即體詞性成分“X”是謂詞性成分“Y”所支配的對象。如:“無堅不摧”中的“摧”與“堅”、“無孔不入”中的“入”與“孔”、“無奇不有”中的“有”與“奇”的關系就構成“動作——受事”的語義關系,即“摧堅(堅硬的東西)”、“入孔”、“有奇(奇怪的事物)”。類似的結構還有很多,如:無一不備、無所不為、無惡不作、無微不至、無話不談等等。當“無X不Y”中的“X”與“Y”構成“動作——受事”的語義關系時,“Y””、“X”有時可以組成一個合成詞,如:作惡、談話等。
(4)電燈光死去時發出的凄慘的叫聲還在空中蕩漾,雖然聲音很低,卻是無所不在。
巴金《家》
上例(4)中的“無所不在”指的是到處都存在,到處都有。
類型一中Y與X的語義關系也可以是“動作——處所”,如例
(4)中的無所不在,類似結構還有無所不至、無往不利等等。
2.類型二:
第二類“無X不Y”的構式義為:X是構成Y的前提條件,如果沒有X,就不能Y。 如:
(5)他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來了總沒有好事情。
巴金《豬與雞》
例(5)中,“無事不登三寶殿”指沒事不上門,只要登門,必是有事相求。 其中,三寶殿指的是佛殿。
(6)無風不起浪,總有點因頭吧?
高陽《胡雪巖全傳?煙消云散》
例(6)中,“無風不起浪”意思是沒有風就不會起浪,比喻事出有因。
因此,第二類“無X不Y”中的嵌入項X、Y分別是獨立的成分,這里的Y一般為動賓短語,是由動詞和賓語兩部分組成的整體,如“無事不登三寶殿”中的“Y”是由動詞“登”和賓語“三寶殿”組成的,“無風不起浪”中的“Y”是由動詞“起”和賓語“浪”組成的。“無X不Y”構式中的“無X”與“不Y”構成因果條件,如“無事不登三寶殿”,如果沒有事,就不會登門造訪,“無事”是“不登三寶殿”的原因;“無風不起浪”,如果沒有風,就不會起浪,“無風”是導致“不起浪”的原因。類似的結構還有:無毒不丈夫、無鹽不解淡、無功不受祿、無巧不成書等等。
近幾年來,廣告中、網絡上出現了一些新的“無X不Y”構式,如:“無網絡不生活”、“無創意不廣告”、“無美女不游戲”、“無bug不劍三”等等。它們的構成、語義等方面與傳統的“無X不Y”構式有一定的區別,因此筆者將這些新出現的“無X不Y”構式稱為流行語中的“無X不Y”構式。
上文提到“無孔不入”“無所不在”“無話不談”“無風不起浪”、“無事不登三寶殿”,這些傳統的“無X不Y”構式中的“X”全部是單音節成分,構式中的“Y”也多為單音節動詞。部分構式中的“Y”,如“起浪”、“登三寶殿”雖為雙音節或多音節成分,但這種情況屬于少數,而且“Y”也僅限于動詞或動賓短語。
但流行語類中的“無X不Y”構式中,嵌入項“X”、“Y”大多為雙音節成分。例如:
(7)無網絡不生活,但你家的WIFI安全嗎?
(搜狐新聞)
(8)無兄弟不籃球
(Adidas廣告語)
(9)無衛衣不秋天,總有一款你的菜!
(淘寶某店鋪廣告語)
例(7)中,嵌入項“X”為“網絡”,“Y”為“生活”,例(8)中,嵌入項“X”為“兄弟”,“Y”為“籃球”,例(9)中,嵌入項“X”為衛衣,“Y”為秋天。所以,從構成特點來看,“X”、“Y”均為雙音節成分,是流行語類“無X不Y”的顯著特征。
傳統的“無X不Y”構式中,“Y”多為動詞或動賓短語,“Y”為體詞性成分的情況比較罕見。但流行語類“無X不Y”構式中,“Y”為體詞性成分的情況則占大多數,體現出顯著的體詞化趨勢。例如:
(10)無創意不廣告。
(微口網)
(11)無美女不游戲,那些為三國獻身的姑娘們。
(新浪游戲頻道)
例(10)、例(11)是網站的新聞標題,其中嵌入項“Y”,即“廣告”、“游戲”均為體詞性成分,“不廣告”就是“不能成為廣告”的意思,“不游戲”就是“不打游戲”的意思。
另外,“無X不Y”構式中的“X”、“Y”還可以是英文單詞。例如:
(12)無bug不劍三。
(百度貼吧)
例(12)中的bug是英文單詞。在電腦系統或程序中,隱藏著的一些未被發現的缺陷或問題統稱為bug(漏洞)。劍三全稱是劍俠情緣網絡版三,它是一種3D武俠角色扮演的電腦客戶端游戲。“無bug不劍三”就是形容劍三這個游戲中有很多漏洞。
Goldberg(1995)對構式的多義性做了專門的討論,她提出“構式并非只有一個固定不變的,抽象的意義,而是通常包括許多密切聯系的意義,這些意義共同構成一個家族。”她還認為“構式被看作是與語素相同的基本數據類型,因此構式自然像語素一樣有多個意義”。
傳統的“無X不Y”構式包含兩種形式,它們表面上看起來格式是一樣的,然而,嵌入構式中的詞不同,構式的意義也會不同。因而這兩種形式無論是從“X”、“Y”之間的關系上,還是從構式所表現出的意義上看,都有較大差異。當Y與X的語義關系是“動作——受事”或“動作——處所”時,“無X不Y”的構式義為:所有的X都Y,沒有一個是例外的;當X、Y分別是獨立的的成分,Y是動賓短語時,“無X不Y”的構式義為:X是構成Y的前提條件,沒有X,就不能Y。
傳統的“無X不Y”構式往往以成語或短語的形式出現,句法功能也主要以句中的動詞或動賓短語為主。而流行語中的“無X不Y”構式,其中的“X”、“Y”由傳統的單音節成分變為雙音節成分。“無X不Y”中的嵌入項“Y”也不再是傳統的動詞或動賓短語,而多為體詞性成分。另外,“無X不Y”構式中的“X”、“Y”還可以是英文單詞。
[1]Adele E.Goldberg.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吳海波譯).構式:論元結構的構式語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2]白燁.“無X不Y”構式探析[J].《現代語文(研言研究)》,2008.
[3]董燕萍,梁君英.走近構式語法[J].《現代外語》,2002.
渠丹丹,碩士,單位: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研究方向: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