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潔瓊 羅帥婷 (青海師范大學 音樂系 810008)
互聯網音樂發展對大學生音樂教育的影響
杜潔瓊 羅帥婷 (青海師范大學 音樂系 810008)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普及,計算機網絡技術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尤其是在我國教學應用中,產生著深遠的影響。科技與音樂的結合,對當前大學生的音樂教育也造成了影響。但是由于我國對互聯網音樂的監管不全面,網絡音樂魚龍混雜,對大學生音樂教育的影響難以控制。因此,本文將重點分析互聯網音樂對大學生音樂教育的影響,同時也總結一些具體應對措施,營造綠色、健康的互聯網音樂。
互聯網音樂;大學生;音樂教育
音樂,作為文化的一種,在全球范圍內都是比較容易傳播和通用的一種文化模式,音樂不僅可以抒發人們的情感,體現人們的精神寄托,同時好的音樂還可以豐富人們的日常生活。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在新時代,音樂也有了新的傳播方式和表現形式,這就是互聯網音樂,互聯網音樂具有高效的傳遞性,但是由于互聯網是隱蔽性的,共享性的,同時由于我國對互聯網的監管不到位等原因,造成互聯網音樂魚龍混雜,低俗音樂、迷信音樂時常充斥人們的雙耳,尤其是對當代大學生音樂教育來說,產生了難以控制的惡略影響。
何謂網絡音樂?簡言之,以網絡為傳播媒介的音樂就叫做網絡音樂,主要是指運用數字化方式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絡,以在線播放和網絡下載等形式進行傳播,其音樂作品包括歌曲、樂曲以及有畫面作為音樂產品輔助手段的MV、FLASH等。網絡音樂,與傳統音樂的根本區別在于其傳播的方式不同,它是通過現代化的互聯網絡進行傳播,互聯網絡提供了一個公開的、開放式的環境,所有人均能通過網絡上傳或下載喜歡的音樂。它具有傳播速度快,受眾廣等諸多優勢,這也是網絡音樂出現以來得以迅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作為一種新的被傳播的文化,網絡音樂具有以下社會文化特點:(1)科技與藝術相結合,使網絡音樂更具有時代性;(2)音樂種類增加,品種更齊全;(3)官方資源占少數,非主流傾向為主;(4)傳播時空的多維性、實時性;(5)大眾化的音樂創作;(6)音樂傳播的便捷化和大眾化;(7)接受者隊伍的年輕化。網絡音樂的這些特征,使它為音樂文化的發展增添了色彩,同時也決定和影響了網絡音樂在人們,尤其是在青少年群體中的傳播、影響。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網絡音樂同樣也對大學生音樂教育產生雙面影響,既有積極影響,同時也有消極影響。
(一)積極影響:
1.為當代大學生學習音樂注入活力
大學生對音樂的熱愛主要來源于網絡,通過互聯網音樂,大學可以更好地接觸音樂,學習音樂,這也激發了大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和動力。尤其是網絡音樂具有開放性和共享性,滿足了大學生學習音樂的需求,實現了大學生學習音樂的自主性。
2.為大學生學習音樂提供了平臺
大學生學習音樂主要來源與老師的教授和課本的理論知識,但是對于大學生來說,這難以滿足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學習需要。互聯網的出現,滿足了大學生學習不同種類,不同類型,不同音樂的需求,為大學生更好學習音樂提供了平臺。
3.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音樂素養
眾所周知,由于我國應試教育模式扼殺了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尤其是在小學初中階段,家長和老師將學生牢牢捆綁在傳統文化知識學習上,放棄了對孩子音樂的教育,造成我國少年兒童音樂綜合能力偏低。而互聯網音樂融合了各種音樂類型,網絡音樂更能引起大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音樂涵養,完善大學生音樂結構。
(二)消極影響:
1.流行音樂不利于對傳統文化的繼承
網絡音樂類型多為流行類音樂,大學生過多的接受流行音樂以及外來音樂,不利于當代大學生學習傳統音樂,造成大學生對傳統音樂文化興趣的缺失,對于弘揚我國傳統文化也是十分不利,同時流行音樂也不利于大學生在音樂事業上的長遠發展,沒有文化基礎的音樂是難以長久發展下去的。
2.對大學生的思想有誤導作用
網絡音樂具有強大的包容性,因此網絡音樂類型繁多,魚龍混雜,有低俗的、膚淺的、淫穢的,也有正能量、傳統的、品位高尚的。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比較薄弱,同時也更加容易接受新的東西,但是他們缺乏辨識能力,抵抗能力差,那些低俗音樂可以影響大學生的學業,沖擊大學生的道德思想,對大學生有誤導作用。
(一)政府部門應加強對互聯網音樂的監管
隨著科技的進步,互聯網音樂在當前迅速走紅,成為大學生深受喜愛的一種音樂文化,為了盡量減少互聯網低俗音樂對大學生的消極影響,我國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于互聯網音樂的監管力度,同時國家相關部門應該健全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制定一套可行性的監管策略,規范互聯網的音樂類型和內容,同時政府部門應該加強網絡音樂行業的引導,營造綠色、健康和諧的網絡氛圍。
(二)提高大學生對網絡音樂的鑒賞能力
為了減小網絡音樂對大學生音樂教育的影響,高校應該加強對大學生辨識能力以及自我修養的教育,加大對大學生傳統文化的教育,積極引導大學生接受和學習我國傳統音樂文化,幫助他們建議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對音樂的美感,高校可以專門開設網絡音樂鑒賞課程,每節課都拿出一些網絡音樂來進行鑒賞,從而提高大學生對網絡音樂的鑒賞能力。
(三)正確進行網絡音樂的相關實踐
網絡是開放性的,網絡音樂也是對所有人都開放的,因此當代大學生可以自主下載、欣賞以及創作網絡音樂,為了完善網絡音樂,豐富網絡音樂的內容,提高網絡音樂的文明程度,避免網絡低俗音樂對大學生的影響。當代大學生可以進行網絡音樂的相關實踐,比如可以自行創作傳播正能量的音樂,上傳到網絡上供大家欣賞,也可以專門搜集低俗、淫穢的音樂,然后舉報給相關部門,避免這類音樂的傳播。
[1]楊松濤.淺析網絡音樂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J].通俗歌曲.2013(11).
[2]屠錦英.網絡音樂的文化學闡釋與思考[J].藝術教育.2013(04).
[3]郝永光,朱曉娜.基于多元文化下當代網絡音樂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群文天地.2012(03).
杜潔瓊,本科生,青海師范大學,講師,研究方向:音樂教育。
羅帥婷,本科,青海師范大學,講師,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