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煥文 中國圖書館學會副理事長 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院教授
?
全面評價《廣州市公共圖書館條例》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Guangzhou Public Library Regulation
程煥文中國圖書館學會副理事長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院教授
剛才國新已經講過,《廣州市公共圖書館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要比國家的《公共圖書館法》先進,而我的基本評價是在國家《公共圖書館法》頒布后直到再修改的時候,《條例》可能還會比它先進。從目前的情形來看,《條例會在較長一段時間內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在現有的6部地方性圖書館法規中,它是最好的法規,我不相信其他的地方圖書館立法會達到《條例》這個認識水準,請大家接受我的這種自我吹捧。
在2015年5月1日《條例》正式實施之前,廣州市政府召開了一次實施工作會議,陳建華市長和王東副市長親自參加,召集了全市各個職能部門和各個區的負責人,一共有四個人發言,一個是我本人做的發言,一個是廣州圖書館館長方家忠,還有一個是越秀區的區長,最后是陳建華市長的長篇講話。我的這個講話其實很簡單,題目也是非常明確——《全面履行政府的圖書館責任,充分保障市民的圖書館權利》。《條例》的制定和《公共圖書館法》的制定是彼此關聯的我們在制定《公共圖書館法》時必須非常清楚公共圖書館最普遍的價值觀念是什么,這個是第一重要的。中國公共圖書館有個特點,那就是它踐行的是世界公共圖書館的普遍價值,這個是必須要去考慮的事情。第二個需要我們去把握的重點是公共服務普遍均等,惠及全民,這是新世紀以來黨和國家關于公共文化發展的最基本政策,第三個才是我們公共圖書館發展的實情。
在《條例》開始實施之前,潘燕桃教授對所有相關的政策進行了解讀和說明,因為這是地方的圖書館條例,所以它可以規定得很具體。《條例》和現在的《公共圖書館法(征求意見稿)》最大的不同是,《條例》開章明義地寫清楚其目的是“實現與保障民眾的基本文化權益”。怎么去實現和保障?我們在《條例》中間用了很多最基本的概念,如常住人口,原來我們用的是服務人口,后來經過博弈改為常住人口。《條例》的精髓是都把所有的規定都界定為“人均”,如館舍面積人均多少,藏書量人均多少,年增長量人均多少。如果一個地方的圖書館面積按照人均算完以后,只有零點幾平方,政府應不應該盡這個責任?一年的人均藏書增長量零點幾冊,七八年后,全市人均才增加1冊,政府不應該盡這個責任嗎?所以《條例》充滿了智慧,是很了不起的。沒辦法規定的內容,《條例》就從具體的量上進行規定,那么政府就要按照規定給予資金支持。《條例》對館長的規定也是很清楚的,“館長負責制”是一個很超前的說法。現在的政府官員調動的太快,圖書館館長輪崗更快,有很多不懂專業的人擔任圖書館館長,大學也是一樣頻繁的輪崗。我的基本觀念是,圖書館就是一個專業技術部門,它不是一個行政管理部門,所以《條例》特別規定必須“具有五年以上圖書館工作經驗”的人員才能做館長,就是說如果有專業技術但是沒有從事過圖書館工作的人員,也是不能做館長的,這就保證了圖書館的發展品質,保障了民眾的基本權益。《條例》給大家描繪了一個公共圖書館的藍圖,就是建立四級的公共圖書館管理體制及這個體制如何運行下去。廣州的公共圖書館總體而言落后于北京和上海,我想未來十年或二十年,廣州的公共圖書館一定會趕上去,甚至要超過它們。這種文化的競爭是一種良性的競爭,你做得好,我比你做得更好,然后你比我做得更好。所以我們對《條例》是比較滿意的,但不是最滿意的,其實還有好多想法沒有放進去,但是我們完成了一個公共圖書館法規的基本任務,那就是可以實現和保障民眾的基本圖書館權益,讓他們享有平等地和自由地利用圖書館的權利。
昨天在《邁向權利保障時代——公共圖書館發展與廣州實踐》的主題論壇上,我發表了一通慷慨激昂的演講。剛才朱主任說我昨天的講話是刨根性質的,也就是把《公共圖書館法(征求意見稿)》要整個推翻掉,我覺得是有這個意思的,但是非我的本意,所以我現在要講一下《公共圖書館法(征求意見稿)》。對于《公共圖書館法》,大家期盼已久,剛剛劉司長也做了很多的解釋,這個過程確實很艱難,他們在此之前已經付出了非常艱辛的勞動,是經過各個政府部門、各種意見的協調、博弈、妥協的結果,多少年來心靈的折磨是我們無法領會的。但是我認為現在的草案會對我們的公共圖書館事業造成不良的影響,這話說得很嚴重。為什么?因為首先它對公共圖書館的定義是不清晰的,我甚至認為是錯誤的,剛才國新講到定義中的“非營利組織”,我們最清楚的OCLC就是非營利組織,可是它每年要賺10幾億美金。非營利性就是指圖書館的人員可以賺錢,服務可以有償,但是不能以營利為目的,只能為了保本,這個定義是很要命的一件事情,和后面的免費服務完全是沖突的。第二,政府設立的圖書館是公共圖書館,可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設立的圖書館都是不可能成為公共圖書館的,公民設立的圖書館是私有財產,法人或公司設立的圖書館是公司的財產,憑什么要它們成為公共圖書館呢?在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清楚公民、法人、其他組織設立的圖書館都是公共圖書館的補充方式,永遠不可以成為主流,如果圖書館界有一個聲音要讓民辦圖書館成為公共圖書館的主流,那么這就是在坑害我們的事業,想毀掉我們的事業。所以任何時候,公共圖書館都是政府的責任,如果到今天還不能明確公共圖書館是政府的責任,那么就罔顧了一百多年來的中國公共圖書館發展歷史,就是倒退,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第三,在第37條第5款有一條懲罰措施,即公共圖書館“所舉辦活動的主題、內容造成惡劣影響的”,我認為其影響是極不好的,這違背了圖書館的基本精神,草案中涵蓋了太多的審查內容,在國際上圖書館舉辦活動是不應該受到干預的。這個草案如果翻譯成英文版后,在國際圖書館界是會被所有人攻擊的。還有第4款規定“入藏來源不明或者來源不合法的文獻信息資源的”也會受到處分,可實際上圖書館就是收藏了很多來歷不明、來源不明的東西。
肖 燕(中國圖書館學會法律與知識產權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研究館員)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我們的程煥文主任,大家都知道他是研究圖書館史的。我國的圖書館立法啟動于2001年,中圖學會的圖書館法律知識產權委員會成立于2002年,程煥文是該委員會的第一任主任,李國新是副主任,我是委員,我們在一起合作已經十幾年了,為了我們國家的立法,為了圖書館事業,確實一直在努力。我的問題是你在《廣州市公共圖書館條例》中,你是智囊,是操刀者,還是其他的角色?
程煥文:昨天陳建華市長說我是始作俑者。因為他當年要建立廣州圖書館的新館,他希望在新館建成之前,先有人才的儲備,所以他就委托我幫他來開辦公共圖書館員的培訓班,于是我就按照廣州圖書館的要求,把所有相關的圖書館界的朋友們、專家們、大牌教授們請過來。他當時也去聽了幾次課,我們中午在學校的飯堂吃工作餐時,談到了未來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我說你重視圖書館是讓我們很開心的一件事情,但是如果下一任領導對這個沒興趣,那么這件事情也就做不下去了。他問我怎么可以把它做好,我說趕緊出臺圖書館方面的立法,在制度上給予保證,那么下一任領導就會把這件事情繼續做下去。他說那好,我們制定一個圖書館條例。因此,我們就開始進行立法調研、法規起草,所有的起草、立法說明都是我和潘教授兩個人親自完成的,調研是由廣州圖書館負責完成,后面全程的修改,直到交到人大法工委,劉洪輝、方家忠一直參與其中。
肖 燕:剛才你對征求意見稿提出了很多意見,請問你是否想把你的思想寫成文字,寄給國務院法制辦?
程煥文:我說過你寫再多的文章,不如把這個意見直接在政策中表達,在征求意見期間,也許越多人發表意見,越會促進草案的進一步完善。今天比較好的是,朱兵主任和劉小琴司長都在這里,他們是草案的重要參與者,我們已經表達了一個聲音,接下來我也希望自己抽出時間,針對具體的條文寫出建設性的意見,并做理由說明,而不是說直接改成什么樣子。這是我們圖書館界的大事,而且是關系到未來幾十年公共圖書館發展的大事,大家都應該放下你的著述和寫文章的筆,把焦點集中在這,我也會抽出時間,把意見表達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