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慧
傳統的寫字教學評價,教師是唯一的評價者,學生是被動的評價對象,評價的內容單一,導致學生素質得不到多樣性發展。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我們學校堅持從評價內容、評價方式、評價對象入手,在寫字教學中積極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導向功能,引導學生寫出一手漂亮、優美的漢字。
一、完善一套得力的評價體系,促寫字教學規范化
1.段位考級
學校共制定了寫字六段的小學生寫字評段等級標準,學生完成作品后,所有語文老師參與寫字段位評定,并頒給每位學生段位證書。以顏色區別不同段位的證書。
2.作業展覽
學校定期舉行小學生作業展覽,有全校的現場展;有推薦的,有抽調的,并組織學生參閱,學生觀看中比較、學習、交流,促進書寫水平的共同提高。同時我們還把作業書寫進步的學生張貼在展牌上,通過“曬曬我的作業本”的形式,時時給學生以激勵。
3.建立各種評價量表
學校制定了“書法課堂教學評價表”和“小學寫字教學學生寫字評價表”,并依據這兩份量表對教師的寫字課堂及學生的寫字水平進行評價,“書法課堂教學評價表”,我們從知識、技能、情感三方面的要求,從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要求,對照書法教材,分啟發、引導、示范、練習、講評五個方面,每方面制定了具體的評價細則,這五大方面既是評價的要求,也是上好一節寫字課所應具備的五個環節。
二、營造一個激勵的評價空間,促寫字成長漸進化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遵循“環境育人”的辦學思想,我校的校園文化由本校學生老師自己來設計、布置。校園的任何場所都是老師、學生展示書法等藝術才華的地方。校門口右側有師生書法作品的文化長廊;新竹樓面,有學生的書法作品,稚嫩又大氣;各中隊均有書法角設有“優秀作業欄”,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激發習字的積極性。
在寫字教育工作中,我們的目標是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寫一手漂亮的字,讓每一本作業本都成為優秀的書法作品,并值得讓學生一輩子珍藏。真正地做到“寫端正的字,做有節的人”。
1.寫字比賽“一條龍”評價
每年一屆的“墨韻杯”書法節是學校一直以來的傳統。通過每學年一次的寫字比賽,學校發現了一種現象:學生字寫得比平時漂亮,但是書寫速度很慢。為了幫助學生平時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書寫時既重速度又重質量,學校又采用了考評試卷書寫的辦法。因為考試時學生既要認真書寫又要快速答題,兩者必須兼顧。所以,每學期的期中、期末考試后,學校都會對學生試卷中的書寫應用情況進行評價,并作為考評班級寫字教學的一項重要依據。
2.寫字目標分項評價
對于學生寫字的評價,學校主要從情感、習慣、技能三個維度進行分項評價。并且結合各個年級的寫字教學三維目標分別制定了五個年級不同的評價標準,每學期末對學生的書寫情況進行段位評價。
3.“成長檔案”全程評價
為了及時記錄學生的寫字足跡,學校還為每位學生建立了“寫字成長檔案”,讓學生把每個月的寫字比賽作品及平時自己認為滿意的寫字作品隨時放入成長檔案中,讓它一直見證著自己小學階段寫字的成長與進步。
經過多年的執著努力,良好的書寫習慣給竹西的學生帶來了一系列可喜的變化:經過多方面的努力,學生的書寫姿勢呈現了逐年遞增的趨勢,僅以今年和去年的“雙姿”數據統計為例,提高了近十個百分點。
三、聚焦一節有效的寫字課堂,促識字寫字評價量表化
課堂教學作為小學識字寫字工作中的一個核心環節和關鍵因素,它包含著教學結構、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等一系列內容,包含著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師生之間的信息交互和生與生的知識交流內化等諸多因素。
因此,課堂教學評價歷來受到人們的注意和推崇,其中,關鍵的問題是如何對識字寫字教學進行評價,用什么標準來進行評價,如何看待評價結果。
課堂教學評價量表是評價的主要工具,一份科學的識字寫字教學發展性評價量表作為衡量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標準,其主要功能有甄別課堂教學質量的檢測性功能;對教學手段的運用及教學方法設計的調控性功能;促進學生、教師、課程發展的激勵性功能;改進教學的導向性功能。這四個功能最終形成對識字寫字課堂教學質量的保證。
我們認為,寫字課堂教學發展性評價應堅持過程性評價為主,從微觀層面觀察課堂教學現象,注重“三看”、“六關注”。“三看”即一看教學目標;二看教學活動的過程;三看實際的教學效果?!傲P注”即關注教學過程的完整性;關注教學活動的目標性;關注教學內容的邏輯性;關注教師的主導性;關注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關注課堂教學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