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 謝堅(海南省高級體育運動技術學校 海南海口 570203)
?
再談提高帆板競技能力的教學與訓練
李康謝堅
(海南省高級體育運動技術學校海南海口570203)
摘 要:運動隊不僅要訓練運動員增加體能,提高技術操作能力,還要有能力建造運動員積極的專業(yè)心理結構,使運動員理解風和水變動規(guī)律,力量恰到好處地發(fā)揮能力,駕馭技術得心應手地穿梭于風和水的空間里,產生理想的速度效果;如果欠缺內化能力的提示,外化操作極可能情急之下無的放矢,任性作為,發(fā)揮效果大打折扣。調研說明,隊伍能力的結構越完善,越有條件培養(yǎng)出穩(wěn)定的高精尖水平的運動員。
關鍵詞:帆板運動隊 競技能力 專業(yè)結構 發(fā)揮能力
目前專業(yè)帆板運動隊由教練、領隊和運動員組成,領隊負責隊伍的人員管理、紀律作風、后勤保障等工作;教練員負責訓練,數年以后,運動員專業(yè)心理結構會是怎樣呢?
筆者調研某隊運動員訓練日記,日記時間跨度從2011年1月6日到2016年1月6日,日記除了記錄體能訓練量外,海上技術訓練多有以下幾種表述:“搖帆比較累”“效果不好”“沒有感覺”等,占日記總頁數2/3。
海上技術訓練在摸索中進行,有失誤,也有收獲,期間閃現技術精華,但是運動員總在問“為什么做不好?”大篇幅記錄技術訓練中的失誤,意味著困惑擠滿大腦,迷失方向;“精華”不作為主要內容寫進日記的時候,技術能力沒有及時鞏固和提高,隨著時間推移,毫無疑問,漸漸模糊、淡忘。
當筆者問到:如圖1,風將貼在墻面上的紙張吹得飄起來,風是從紙的正面橫吹而過,還是從紙的背面橫吹而過。
打鉤選擇:
A:紙的正面橫吹而過;
B:從紙的背面橫吹而過。
顯然風要從紙的正面橫吹而過,形成低壓,紙片才飄起來,應該選擇A;但是運動員選擇B。可見運動員認識并非建立在科學的理論基礎上形成起來,而是根據個性化想象解讀自然現象,由此推斷,在外化的訓練比賽中存在不吻合自然規(guī)律的操作,顯然,產生的速度效果要打折扣。
帆板運動是能力+力量的競速項目。其復雜性在于每場比賽風和水的條件不同,訓練形成的模式化操作套路不能處處照搬不誤地應用;在高水平的競賽中,技術操作只有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迎刃有余,才能彰顯價值,提高競賽效果。訓練練成的高水平運動技術操作系統固然重要,但是競賽結果是排名,要獲得理想的排名,技術發(fā)揮起決定性作用。經過10年以上封閉強化訓練后,運動員技術操作水平相差不大,競賽獲勝與否取決于切合風和水規(guī)律的恰到好處的技術發(fā)揮。因此,需按如下層次培養(yǎng)運動員(見圖2)。
訓練使技術操作更加熟練,但是不明“之所以然”的操作在不同時空的競賽中產生的效果起伏不定,競賽效益大打折扣;運動員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必須要“知其然”,學習風和水變動的原理和定律,心里構建專業(yè)知識結構,助力技術發(fā)揮,競賽效果大大提高。
備戰(zhàn)工作做得越完善,越能賽出登峰造極的成績,為使運動員在該出好成績時就出好成績,運動隊還需要扎扎實實做好以下工作,環(huán)環(huán)相扣,環(huán)環(huán)助力。
(1)塑造高品質心理能力。
訓練過程促進心理發(fā)展,促進運動員的專業(yè)心理構建,增進風和水的理解力,但遠遠不夠,個體經驗需要提升到理論的程度,需要對變幻莫測的風和水環(huán)境有充分的認識,只有反復學習風和水的變動原理,反復領會,內化于心,直至精準記憶和理解,在科學原理的提示下領悟技術操作,用科學的原理檢驗匡正技術操作,才能得心應手地發(fā)揮技術于訓練和比賽當中。

圖1 風橫吹圖示

圖2 運動員培養(yǎng)階段圖示
教學構建專業(yè)的心理結構,內化成心理能力,提高訓練比賽效益;高品質心理能力表現出來的特征是精準記憶、正確理解和恰當操作。記憶越精準,規(guī)律和技術細節(jié)記憶越清楚,力量發(fā)揮越到位。
(2)轉化最新研究成果。
近些年,國家投入經費,經過專家教授不懈努力,得出包含帆板項目在內的許多水上運動項目的研究成果,極大提高認識,但并不意味可以毫不費力就能應用到訓練環(huán)節(jié),運動員接受研究成果需要具備基礎,需要循序漸進、溫故知新。
事實證明,先教學,后訓練,是很好將研究成果融入技術訓練中的方式。教的內容確定后,教的方法起決定性的作用;同樣的技術內容,采用不同的方法,效果差異很大,許多突出的成就,大都受益于工作方法的創(chuàng)造性運用。
有些奧運金牌得主訓練不出奧運金牌運動員,問題多出在“教”這個環(huán)節(jié),利用短時記憶,運動員模仿到技術操作,但不明白產生效果的技術機制,隨著技術記憶模糊,記憶遺忘和記憶前期干擾等因素的影響,技術模式在訓練之中淡化、變形,最終事倍功半。
(3)提煉訓練精華。
每日訓練,反反復復,也閃現出技術精華,是精華就要鞏固下來,不斷提煉,寫日記是留下精華的最好方式。日記反饋一天的訓練狀態(tài),是在困惑中訓練,還是在理解中訓練,字里行間一目了然;記錄下好效果的操作過程,日積月累,便形成進步的鏈條;腦子里多些精華的映像,訓練就有方向感,是“精華”不斷引領運動員進步,一步一步攀登技術高峰。
日記核心反映訓練的收獲,教會運動員從枯燥的訓練中,記錄技術進步的細節(jié),運動員要多問“為什么做得好?”將閃現的精華不斷強化成自身的優(yōu)勢,成為日后進步的臺階,每一點進步都來之不易,都帶來愉悅的情緒。盡量多地記下恰到好處的操作,便可以減少迂回曲折的探索,進步促進運動員熱愛并更投入到艱苦的訓練工作之中。隊伍要有能力從日記中看出運動員的心態(tài)變化,看出運動員積極主動訓練還是消極被動訓練,意念里面有意記憶儲存有效的成分還是任由印記無益的情緒,并給予正面引導。
運動隊按照“體能+操作”訓練運動員,在訓練中領悟操作并內化成技術能力,沒有錯誤,但還不夠;進入專業(yè)化高水平競技發(fā)展階段,運動員更要講究門道,講究一招一式的科學性,講究一招一式的適用性;多角度培養(yǎng)運動員,完善運動員專業(yè)心理結構,運動員摸索的時間就減少;反之,耗時費力,拉長成長的時間。筆者長期同運動員打交道,認為高水平競技能力不能脫離風和水規(guī)律的認識而只靠訓練孤軍奮進,應著力構建有理論支撐嚴謹的競技能力系統,助力運動員因地制宜、迎刃有余地在競賽中展露鋒芒。
參考文獻
[1]張華,曹建民,佟強,等.搖帆訓練對男子帆板運動員身體機能影響的初步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6):777-780.
[2]丁祖榮,胡文蓉.帆船運動及受力分析[J].醫(yī)用生物力學,2008 (3):248-251.
[3]吳強.淺談帆板運動員在運動訓練中如何培養(yǎng)專項意識[J].當代體育科技,2014(7):31.
中圖分類號:G86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6(a)-0036-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6.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