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愷 張羽佳(.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 0009;.北京聯合大學 北京 000)
?
廣場舞對2型糖尿病患者干預的研究①
范愷1張羽佳2
(1.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100029;2.北京聯合大學北京100101)
摘 要:目的 觀察廣場舞干預前后Ⅱ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的變化。方法 對研究對象進行每周不少于5次,每次40~60分鐘,為期1年的廣場舞訓練,采集不同時期血液標本,進行前后對照,分析廣場舞對血糖、血脂的影響。結果 廣場舞干預3個月后實驗組的血糖、血脂有良性改變。結論 廣場舞訓練對糖尿病患者改善血糖、血脂水平、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有積極作用。
關鍵詞:廣場舞 2型糖尿病 干預 研究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運動的減少,糖尿病悄悄走進人們的生活,成為了一種常見、多發的代謝系統疾病,發病率逐年增加,并有年輕化趨勢,而且一旦發病需終身治療。糖尿病晚期并發心、腦、腎等多器官病變,致殘、致死率高,嚴重影響患者及家人的生活,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其列為十大疑難病之一。
治療糖尿病公認的原則是:教育和心理治療飲食調節,運動療法,藥物治療,病情檢測。由于運動對食物的動員和利用有明顯的作用,運動中肌葡萄糖的攝取可增加到20倍以上。因此,運動對糖尿病人就可能有巨大的治療價值[1]。
廣場舞是一項全民健身運動,老少皆宜,能作為一個終生運動的項目。該研究旨在對2糖尿病患者進行廣場舞干預,觀察其對Ⅱ糖尿病患者的影響。
選取臨床確診的糖尿病患者60名,隨機分為實驗組30名和對照組30,實驗組進行廣場舞鍛煉干預,每天早晨1 h,晚飯后1 h,分別在干預后1個月、3個月、6個月、12個月抽血,檢查血糖、血脂。(見表1,表2)

表1 一般情況

表2 體格檢查情況

表3 運動后血糖變化
廣場舞運動內容分為3個部分:首先熱身5~10 min,目的是活動關節、韌帶,之后;其次進行廣場舞運動30~40 min;最后放松調整運動5~10 min。廣場舞運動每周不少于5次。為期1年。
用SPPS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
可以看出通過廣場舞運動干預3個月后血糖水平明顯下降,12個月血糖水平改善明顯(見表3)。甘油三酯水平6個月后下降(見表4)。低密度脂蛋白和膽固醇水平6個月后下降(見表5、表6)。隨著干預時間的延長,血糖、血脂水平不斷改善。

表4 運動后甘油三酯的變化

表5 運動后低密度脂蛋白的變化

表6 運動后膽固醇的變化
長時間持續運動對身體產生積極有益的影響,交感神經在運動時興奮性上升抑制胰島素分泌與胰島素抵抗,II型糖尿病患者長期規律運動神經系統會持續穩定,抑制運動過后兒茶酚胺的釋放,兒茶酚胺分泌降低有助于肌糖原的合成,這樣就加快了葡萄糖的清除,對控制降低血糖起到積極作用[2]。運動還可促使肌肉更多的利用脂肪酸, 降低血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極低密度脂蛋白, 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增強脂蛋白酶活性,從而有助于延緩高脂血癥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血管病變的發生和發展[3]。
長期運動還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情緒,調節植物神經系統,使運動后兒茶酚胺分泌減少,從而增加肌糖原合成和細胞內葡萄糖
跑步、太極拳、快走、球類等運動也是II型糖尿病人可從事的運動,但是這些項目有的需要專業教練的指導,有的缺乏趣味性,有的還需要患者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進行,因此,很難作為終生運動來堅持。
廣場舞是近幾年興起的一項深受廣大群眾尤其是中老年群體喜愛的體育運動,特點是:不受場地和設備的限制,無論室內還是室外都可以進行,活動形式多樣,可以是三五成群,也可以是幾十人、幾百人都可以進行;活動量可以根據自身的狀況隨時調整;廣場舞簡單易學、音樂優美,節奏歡快,可以讓人們在運動中享受優美的旋律,即增強了體質,又愉悅了身心;廣場舞的運動負荷可大可小,廣場舞在鍛煉身體的同時,還能促進人們的社會交往。因此,廣場舞已成為一種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有氧健身運動,無論是在城市還是農村,街頭巷尾隨處可見這項運動,對預防Ⅱ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有重要作用,并可以作為一項可以終生從事的體育項目[4]。
參考文獻
[1]黎明華,歐陽江瓊.2型糖尿病的運動療法及其機制[J].湖北體育科技,2009,28(1):39-43.
[2]Szmukler G,Kuipers E,Joyce J,et al.An exploratory randor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a support programme for carers of patients with a psychosis[J].Soc Psychiatry Psychiatr Epidemiol,2003,38(8):411-418.
[3]欒濤,劉華水.運動療法對糖尿病患者的療效觀察與安全性[J].實用糖尿病雜志,2008,4(3):44-45.
[4]曹維艷.運動療法對2型糖尿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2,2(1):86-87.
中圖分類號:G80-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6(a)-0131-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6.131
作者簡介:①范愷(1986—),男,漢,山東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健美操,高級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