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龍成都體育學院
中醫對膝關節常見運動損傷的防治作用
張龍
成都體育學院
在體育訓練、體育教學、日常鍛煉中,由于不正確的方法及忽視對運動損傷的預防,膝關節經常發生急性扭傷、肌腱拉傷、骨折、關節勞損等多種運動損傷。常見韌帶損傷和髕尖末端病。為了尋找更有效的治療膝關節運動損傷的方法。文獻資料法、分析與綜合法表明:中醫傳統療法針灸、拔罐、推拿、中藥外敷等對各種運動損傷有良好效果。
針灸;推拿;中藥外敷;運動損傷
運動損傷指在體育運動過程中發生的各種損傷。其發生與運動訓練、運動技術、運動項目、運動環境和裝備等有密切關系,主要發生在人體運動系統,但也包括血管和神經系統的損傷,在祖國醫學中屬于骨傷科的范疇,是運動醫學的重要內容之一[1]。損傷又可分為急性和慢性損傷(包括勞損和陳舊性損傷)兩大類型。出現損傷的部位與從事的體育項目以及技術特點相關。所以發生損傷的主要原因是:訓練水平低下,運動員本身身體素質的差異,技術動作不規范,缺乏自我保護;運動前沒有充分的熱身活動,身體狀態欠佳,缺乏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同時還有教學、競賽組織工作不當,以及日常鍛煉中缺乏正確指導和相關專業知識也可造成運動損傷。
由于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對生活品質的訴求也越來越高。足球、籃球及各種球類運動、以及跑步健身活動等成為當下時尚,緊隨而來的便是各類的運動損傷,而膝關節韌帶損傷尤其常見。目前國內對膝關節韌帶損傷治療意見認為:Ⅰ度和Ⅱ度損傷以保守治療,Ⅲ度需手術治療[2]。國外有相關研究證明膝關節韌帶斷裂后經外科縫合與未經縫合修復的韌帶愈合修復性質相似,可以通過保守治療取得滿意的療效,而中醫特色療法在保守治療方而有著獨特的優勢和豐富的臨床經驗[3]。
中醫學理論將膝關節韌帶的損傷歸結為“膝骨縫傷筋”,當膝關節韌帶損傷時,多是受到風、寒、濕邪入侵,病邪阻滯筋脈,停滯于關節,而不能有效的發散,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本身機能的減退,導致這個階段很容易受到外邪侵襲,而發生筋傷、筋脈失養、濕阻筋絡等情況。從而造成膝關節韌帶發生損傷。
在膝關節運動損傷中還有一種很常見的髕尖末端病,又稱“跳躍者膝”。髕尖末端病隸屬于中醫學中痹證和筋傷范疇,是機體組織由于過度勞損或感受外邪而致血瘀、寒凝、濕滯等,產生疼痛、腫脹、關節活動受限的一種病理狀態?!端貑枴け哉摗分袑δ┒瞬〉牟∫虿C和癥狀作了詳盡的闡述。而《諸病源候論》則從內因、外因兩方面闡述了本病的發病機制:“虛勞損傷,不能營養于筋,故筋氣極虛”,虛勞為內,損傷為外。這使后人對末端病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隨著現代醫學技術水平的革新和后人對中醫學傳統理論的繼承和發展,使現代中醫對筋傷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治療方法也日趨成熟。如中藥、推拿、針灸等治療方法在治療筋傷方面積累了寶貴的臨床經驗。總結出以理筋活血,改善循環為主的治療理論,使患者減輕疼痛,改善膝關節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針對不同的損傷有不同的療法,如膝關節韌帶損傷可中藥外敷和針灸聯合治療。中藥外敷:外敷具有痛苦少,見效快,使用方便,避免肝臟的首過效應等特點,可有效解除膝關節的疼痛,促進局部腫脹的消退和韌帶的愈合,防止發生膝關節慢性不穩定及局部滑膜炎等。用白芷、乳香、血竭、紅花、骨碎補、自然銅、沒藥、血余炭各等分研磨。依據損傷的情況和部位取適量藥粉,加優質米醋適量攪拌均勻,熬至較稠且冒出大泡時取出平攤于棉布上,稍冷即貼患處,急性損傷將冰片10 g研末撒于膏藥表面外敷,每日換藥1次。許小三、湯憂民[4]運用中藥內服外敷治療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膝關節功能恢復良好,總有效率到100%。
針灸治療:患者仰臥位,將患側膝關節稍墊起,采用1.5寸毫針,用指切進針法直刺,刺入0.5一1.2寸,提插捻轉,得氣后,阿是穴、內外膝眼、鶴頂、梁丘、血海、陽陵泉等穴施以瀉法,足三里、三陰交等穴施以補法,留針15 mins。每日1次,一周為一療程。治療結果:患處疼痛減輕,功能良好。在運動量較大時,膝關節可能會發生腫脹,打軟腿的情況,但較治療前有明顯改善和好轉,膝關節屈曲時無不適感。
而針對髕尖末端病推拿是最優選擇,推拿療法在我國古代稱之為“導引”“按蹺”,古人對推拿的早期認識,歸納起來可起到疏通經絡、行氣活血、舒筋緩急等作用[3]。末端病多數人認為是長期大量的專項訓練,反復慢性的過度負荷引起的。手法治療可使損傷部位的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血流量增多,加快淤血的吸收和排泄,從而使髕腱末端病的癥狀得到改善。甕勇[5]運用手法推拿治療髕尖末端病32例,力度由小到大,由淺入深,疼痛腫脹明顯減輕,總有效率達93.4%,明顯高于對照組。
中醫作為我國的傳統醫學,流傳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是世界醫學史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多的領域在介入中醫療法后取得了很好的療效,其中運動醫學作為新型學科,其中不乏中醫領域的治療手段,而且有著重要作用。如針灸,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效果顯著、對人體無毒副作用等特點,由于顯著地療效和實用性,得到了越來越多國內外人士的認可,并得到了很高的贊譽;中藥治療則作為運動損傷恢復重要手段,在運動員疾病的治療與康復上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推拿作為最經濟,最方便的治療手段,在運動員參加比賽、康復、訓練中得到廣泛的運用,是保證運動員良好競技狀態的最常用方法。由此可見,中醫傳統療法有應用面廣泛,手法操作較簡單,安全性高的特點;對運動系統有提高人體運動能力、消除運動疲勞;對患者更有縮短療程、減輕痛苦、節省時間、節約經濟開支的價值。
[1]運動解剖學、運動醫學大辭典[M].人民出版社.2000-04.
[2]楊洪武.三步療法治療膝關節韌帶損傷[J].實用中醫藥雜志.2008-3
[3]曲綿域.于長隆.實用運動醫學[M].第四版.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2003.556
張龍(1989-),男,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人,在讀研究生,成都體育學院運動醫學系,專業:運動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