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劍鋒(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丹城中學,浙江 寧波 315700)
?
學校體育運動傷害的成因分析與對策
屈劍鋒
(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丹城中學,浙江寧波315700)
社會上目前有比較典型的“醫鬧”,現在“校鬧”也有時有發生,一些校園體育傷害事故甚至對學校的體育教學工作帶來了沖擊。體育教師應該時刻銘記安全責任意識,切勿因少數校園體育安全事故而“因咽廢食”,努力使我們的學校體育工作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
由于體育活動都帶有一定的危險性,有時難免會發生一些傷害事故,學生家長對此很在意,學校領導也錯誤地吸取教訓,提倡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減少競技運動性技能的教學任務,特別是新課程實施后更有人說“寧可讓學生坐死,也不能讓學生跑死”。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體育老師受到的壓力特別大,很多好的教材都不敢教了,讓學生簡簡單單活動就是了,這樣大家都沒什么意見,可是看似安全的活動課卻往往事與愿違,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表1 教師具備的技能
2.1運動場地原因
學校場地器材的檢查和維修不夠理想,場地設施器材不達標。學校的體育器材設施在人均數量、器材質量等方面都沒有達到標準,隨著時間的推移,學校場地器材長年失修,這些都成為了學生上課過程中的危險因素。在對教師的訪談過程中得知,學生重大傷亡事件或多或少都與學校場地器械有關,如踝關節扭傷很大一部份原因就是場地不平整。器材因素導致學生損傷的比例盡管不大,但是性質往往比較惡劣,一旦發生就是重大傷亡事件。
當學生發生運動損傷時大部分學校不能及時給予處理。當學生在學校內發生運動損傷時只能到就近的醫院進行診治或者選擇自理。在調查中發現很多學校未建立學生體質健康檔案,體檢只是一年一度例行公事,并沒有實現為體育教學所服務的目的。
2.2教師思想原因
準備活動缺乏針對性,在調查中顯示很多體育老師準備活動缺乏針對性,在課堂教學中準備活動的單一化現象比較普遍,準備活動為專項技術教學服務,在絕大部分課堂,運動損傷都與準備活動不足有關,缺乏基本的保護技能,在具體的教學過成當中教師缺乏保護的技能是學生運動損傷的直接原因。筆者通過對20名老師的問卷調查,從表1可知,大部分老師具備運動器材布置和保養的技能,分別有20人次和19人次表示同意。場地器械因素往往會引起惡性傷害事故,大部分老師都引起了足夠的重視。另外教師對緊急傷害事故進行正確初步處置的技能掌握還是有所欠缺的,大部分教師重視課堂中的預防,但是一旦出現損傷就歸校醫事了。筆者認為體育教師除了具有一定的體育技能外還要具備一定的保健知識,這對預防和治理學生運動損傷都是很有意義的。
運動負荷過大,沒有嚴格遵循“循序漸進”和“個別對待”的教學原則,有資料顯示50%的學生認為課堂運動損傷是由于運動負荷過大引起的。在訪談過程中,大多數教師認為學生體質呈下降趨勢,兩級分化嚴重。個別對待的教學原則規定的時間內很難完成教學任務。初三學生面臨體育中考,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會降低達標分數,影響學校的升學率。在實際的教育體制下看似合理的教學原則實際上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2.3學生個人原因
筆者通過調查分析發現,有70%以上損傷是學生身體素質較差,思想不重視也是發生運動損傷的一個重要原因。沒有良好的體育道德做基礎,部分學生就會違反體育規則,造成自己或別人的損傷。另外,調查顯示發生運動損傷次數多的學生也是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對于經常參加的體育鍛煉項目已經很熟悉,注意力下降,自我保護意識開始淡薄,技術動作不正確,或過于追求難度動作容易造成運動損傷。
平時沒有很好地積累此方面的知識。一部分學生對于體育教師已經講授過的運動損傷的預防和處理知識并沒有很好地進行記憶和掌握,有較大的盲目性,運動前不知道如何預防,損傷發生后不知道應該如何及時處理,也是造成運動損傷和沒能及時處理的重要原因。
男同學發生最多的是關節扭傷,而女同學發生最多的是挫傷和內臟損傷。(1)男學生更喜歡對抗性強一點的項目,而女學生多參加運動強度相對較小的項目。(2)身體因素和參加的運動時間、在運動中積累的經驗多少有關。調查顯示30%以上的女學生在運動中有恐懼心理,15%的女學生認為自己的自我保護能力很弱,增強自我保護能力是體育教師、女學生在體育與健康課上的一個重要任務。
準備活動因素是中學生發生運動損傷的一個重要原因。20%的學生在體育鍛煉前不做準備活動,其中15%的學生擔心影響鍛煉時間,5%的學生認為做準備活動麻煩,可見中學生還沒有認清準備活動的重要作用。13%的學生不知道如何做準備活動,對準備活動的時間、強度不能掌握,對于不同的運動項目不能區別對待。
3.1加強學生思想教育
在體育運動教學中,產生傷害事故的原因是一些學生思想上不夠重視,主要是由于準備活動不充分,違反運動技術原理,練習技術的方法有錯誤,運動量過大。應加強教師對運動損傷的重視程度,加強防傷意識,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科學、系統地安排教學計劃,循序漸進。通過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干預,可以有效預防運動損傷,降低體育教學中學生的運動損傷發生概率。
3.2提高安全責任意識
發生體育傷害事故往往是一些教師的安全意識不足,如課的組織不嚴密,場地、器材檢查不細致和布置。所以體育教師應加強學生的體育傷害事故的干預,減少學生體育傷害事故的發生。發生運動損傷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光從課堂教學中進行干預效果是片面的。體育和保健課除了體育技能的教學還應該教授保健知識。學校和教師應積極發揮想象,創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加強學校場地器材的管理,建立學生健康檔案,對學生進行醫務監督。學校領導應加強對體育的投入。應提倡小班制教學,增加體育教師的人數。
3.3規范體育教學行為
有些學生發生運動傷害事故大部分是身體疲勞、練習難度大、脫離學生實際、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和組織性和紀律性差以及學生的著裝(服裝和鞋)不合適等,從而造成自我傷害事故或被動傷害事故。教師應針對上述原因,采取積極的措施,預防傷害事故發生:(1)教師應把預防傷害事故發生的措施納入備課工作內容。在備課時,周密、細致地考慮田徑運動教學各個環節可能產生外傷事故的因素,把預防措施寫入教案,并在教案中嚴格貫徹執行。(2)教師應在上課前提前到達運動場,檢查場地是否平整、器材是否牢固以及場地、器材布置是否合理等。同時課前還要檢查學生的著裝是否有利于跑、跳、投動作的練習。杜絕由于場地、器材和學生著裝上存在隱息造成傷害事故。(3)上課時要充分做好淮備活動,隨時注意集中學生參加練習的注意力,嚴格要求學生按照教師的規定和要求進行練習。對違反要求和紀律、有發生各傷害事故的可能性時,要立即糾正,甚至暫時停止練習。
有體育運動就會有傷害,我們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做到規范、嚴謹、科學、合理,樹立高度的事業心和強烈的責任感,想方設法,克服因難,努力和創造性地去進行體育教學工作,減少學生發生運動傷害的概率,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曲宗湖,楊文軒.域外學校傳真[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1.
[2]邵湘寧.推拿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趙秀清.健康教育對預防中學生運動損傷的效果評價[J].中國學校衛生,2004,3(3).
中圖分類號:G80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51X(2016)05-053-02
收稿日期:2016-04-09
作者簡介:屈劍鋒(1968~),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初中體育教育。